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pt
《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姜长青,心身疾病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心身疾病,概 述 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在其发生、发展及病程转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同时包括那些在发病上心理社会因素起主要诱因的躯体疾病。,据粗略估计,在综合性医院初诊病人分类中,略高于1/3的病人是躯体疾病,不足1/3的病人是心理疾病,其余1/3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可见心身疾病的患病率是很高的。,心身疾病的分类:,1、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肥胖症等。2、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过缓,雷诺氏病。3、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心因性
2、呼吸困难等。4、内分泌代谢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症。5、神经系统:偏头疼,紧张性头疼,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6、泌尿生殖系统:神经性多汗症,激惹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7、骨骼及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肌痛症,颈臂综合症。8、皮肤科: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斑秃,慢性荨麻疹等。9、眼科:原发性青光眼,低眼压综合症,眼肌疲劳症。10.耳鼻喉科:美尼尔氏综合症,咽喉部异物感,晕动症,口吃。11.妇产科: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失调症,心因性不孕症等。12.其他:癌症。,心身疾病的病因(1),社会因素 人在一生中,周围环境变化是很大的,如领导、家庭、邻居、同事间关系及矛盾接踵而来。而人
3、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被动地适应和主动地适应都是不可抗拒的。适应良好,身心健康;适应不良,以致产生心身疾病。,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指个体的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发育和心理反应。而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是以心理因素为中介作用于个体的。不良的心理刺激常可导致机体的心理或生理反应。一般而言,引起人们产生损失感和不安全感的心理刺激最易导致心身疾病。而患者的个性特征也与某种心身疾病的罹患有关。,心身疾病的病因(2),生理因素 生理始基与生理中介机制是产生心身疾病的两个重要方面。生理始基是指心身疾病患者患病前的生理特点。例如在溃疡病发病中,由于胃蛋白酶增多,刺激了胃的黏膜,易发溃疡。溃疡病人病前
4、胃蛋白酶的前体-胃蛋白酶原含量高,就是溃疡病的生理始基。生理中介机制主要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些系统影响内环境平衡,使各靶器官产生病变。,心身疾病的病因(3),心身疾病的诊断,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两个方面: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躯体诊断的方法与原则因疾病不同而异,这里不做介绍。在此仅提供心理诊断的标准。1、发病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2、具有明显的躯体症状或体征,并好发于植物神经支配的器官和系统,如内脏、血管和腺体。3、与人格因素和情绪因素有关。4、与生理性素质薄弱有关。5、用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效果不好。6、它不包括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如心理矛盾所致的癔
5、症性转换障碍、疑病症等。,心身疾病的治疗(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方法很多,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治疗的目的在于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和情绪。其中生物反馈技术是靠自我意识调整身体内部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过度紧张已达到异常水平的生理活动降低下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偏头疼和紧张性头疼。,精神药物治疗当患者负性情绪水平很高或已持续很长时间,认知能力很差时,可选用某些改善情绪的药物来控制过度的心理生理反应。当患者的情绪通过药物作用变得较为平稳后,他们接受医生所给予的正确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主动纠正自己原来的认知偏差的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6、。,心身疾病的治疗(2),环境治疗在治疗中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整。如果是家庭因素所致发病者,需要对家庭成员进行治疗。同样有时需与单位领导交换意见,必要时让病人更换环境或住院。,心身疾病的治疗(3),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和性功能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进食障碍,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情绪障碍为特征,伴有显著的体重改变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概 述 神经性厌食是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特点此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特征为故意限制饮
7、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隙发作的暴饮暴食。,神经性厌食的病因,1、社会文化因素:与追求苗条的审美文化有关。2、心理因素:该症患者性格多具追求完美性、不成熟性、依赖性强、追求与众不同、自我估价差等特点。也有人认为厌食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向儿童期退行的表现。3、生物学因素:患者的同胞中同病率6%10%,高于普通人群,提示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另有研究认为神经性厌食可能存在神经内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功
8、能异常,并和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相伴发。,神经性厌食的诊断,1、自己有意控制进食量,和/或采取过度运动、自我诱吐、导泄、服用药物等方法以减轻体重。2、体重明显下降,与其年龄和身高的标准体重值相比,减少了15%或以上;若以Quetelet体重指数(体重千克数身高米数的平方)计算为17.5或更低。3、担心自己发胖,甚至明显消瘦仍认为自己太胖。4、女性表现为闭经(至少持续3个月未来潮),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青春期前的患者性器官呈幼稚型。5、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节食也不是任何一种精神症状的继发症状。,神经性厌食的治疗,1、心理治疗:首先要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配合
9、,并了解其发病的原因,然后给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和家庭治疗。2、躯体治疗:包括躯体支持治疗、促进食欲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神经性贪食,概 述 神经性贪食是指发作性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行为,一餐可摄入大量食物,食后以呕吐、导泻、利尿、禁食或过度运动等方法来抵消体重增加的进食障碍。,特点发作性暴食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暴食发作时,食欲大增,吃得又多又快,甚至一次吃进常人食量的数倍,直到难以忍受为止。暴食后出现厌恶、内疚、担忧,有的为此而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发作间期食欲多数正常,但少数食欲下降。发作频率不等,多数为一周内发作数次。此病可与神经性厌食症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及性别、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 相关 生理 障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