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设计与分析.ppt
《心理实验设计与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实验设计与分析.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实验设计与分析,主讲 周路平,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实验设计概要,一、实验及其特征,1、定义-一种在控制条件下的有计划的观察,2、特征,主动性(实验的),可验证性(过程的),可信性(结果的),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实验设计概要,3、实验分类,从研究目的上,从变量控制上,探索性实验,鉴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真实验,准实验,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实验设计概要,4、心理实验及其特点,定义-采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特点,对象复杂,研究难度大,需要使用“指导语”,被试的代表性(抽样),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实验设计概要,5、实验设计及其内容,定义-实验者研究之前制订的有关实验进程的计划和
2、策略,心理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研究问题和目的的确立,选择变量与操作方法,实验变量及其呈现方式,反应变量及其测量方式,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方式,实验对象的数量及其取样方法,规划实验程序及结果的推广应用,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实验设计简史,1、R.A.Fisher的田间实验(fields experiment),2、世界上第一部专著-实验设计(Fisher,1935),3、和的研究中的统计方法,4、发展趋势-生态化运动;系列化设计(综合与整体),精细化测量,第一章 绪论,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作用,1、作用,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关键环节,是正确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有利于科学的研究与管理,避免科研中出现一些常见
3、错误和问题,2、学习要求,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实验设计过程简介,一、概要,什么是问题?,获得问题的途径(四种),表述作为研究的问题(H过程),1、问题的提出,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2、实验研究的假说,(1)假说的作用,为实验创新提供雏形,为实验设计提供方向,为科研发展提供焦点,(2)假说的特性,来源的科学性,说明的假定性,预见的可验性,发展的螺旋性,(3)假说形成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实验设计过程简介,3、因素和水平的确定,4、反应指标的选择,因子类型(两种),因子状态(水平),水平组合(处理),一、概要,5、
4、实验设计的选定与执行,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实验设计过程简介,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三、实验对象的选取,统计学原则,各自作用,原则:,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条件:对被试因素敏感;有较稳定的反应性,方法(抽样),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实验变量,一、变量概述,1、变量定义,2、变量的主要类型,自变量与因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中间变量,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实验变量,一、变量概述,3、变量之间的关系,原 因中 介结 果,自 变 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中间变量,因 变 量,4、变量选择的原则(三个),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实验变量,二、操
5、作定义,1、由来(Bridgman于1972年提出),2、定义(心理学意义上的),3、构造定义的必要性与作用,4、操作定义的特征(可测性和独特性),5、构造操作定义的方法(三种),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三节 变量的操作与控制,一、自变量的操作,1、自变量的主要类型,2、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二、因变量的控制,1、好因变量的标准,2、主要控制手段(指导语),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三节 变量的操作与控制,三、无关变量的控制,1、定义及来源,2、控制的意义,3、常见的控制方法,4、几种特殊的心理效应,5、教育实验中的控制技术(控制组),第二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第四节 信度与效度,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实验设计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5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