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社会医学.ppt
《弱势群体社会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势群体社会医学.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医学,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1.生理性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和长期患病者等;2.社会性弱势群体:社会原因引起,如流动人口、城镇下岗职工、社会的低保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社会医学,儿童青少年(children and adolescents):从出生后的婴儿直到发育成熟的青年这个范围内的人群。婴幼儿期(0-3周岁)学龄前期(3周岁-6,7周岁)学龄期(6,7周岁-12(女),13(男)周岁)青春期(女:1112周岁-1718周岁)(男:1314周岁
2、-1820周岁),一、概述,儿童期的特点,学龄期开始,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全面发展,有意注意延长,观察力提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想象占主导地位,但在绘画、手工、游戏中都有大量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社会化的丰富性促使儿童进一步加深对自我、他人的认识和了解,使其个性和社会性有了新的发展。在情绪发展方面,高年级小学生的一些高级情感、社会道德感等开始落实在行为表现上,而且远比低年级时深化。性心理发育开始萌发,比如开始注意自己的性别。,青少年期的特点,自我意识增强。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人际关系出现变化。情感发展日益丰富、稳定,独立意向显著,具有闭锁性。性意识逐渐成熟,促使
3、青少年的性意识极具发展。,二、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特点婴幼儿期:感染性疾病为主,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小儿佝偻病、营养不良等。学龄前期: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呼吸系统疾病、龋齿、沙眼等与生活习惯有关的疾病增加。学龄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占主要地位。视力不良、龋齿率和意外事故上升。青春期:近视、月经异常、痤疮多见。风湿病、肾炎、肝炎、结核病、胃病等有所增多。心理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儿童青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死亡率儿童青少年死亡率:0岁组最高,5-14岁死亡率降到最低,15-24岁组,死亡率有所增加。性别分布:男女城乡分布:农村城市死因分析经济水平高:意外死亡、先
4、天异常、恶性肿瘤经济水平低:感染性疾病为主,三、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社会因素,营养:肥胖;营养缺乏或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体育锻炼生活作息方式家庭因素: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格、育儿方式、家庭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社会经济状况:儿童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性发育提前。与营养、经济、卫生、教育文化水平密切相关。环境污染:,四、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的社会卫生措施,儿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保健目的: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根据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
5、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后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保健措施:心理卫生的三级预防;建立卫生措施;建立安定而愉快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改变对儿童有害的教育方式;开展心理行为指导。,定义: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条件和规范,在学校阶段,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传播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信息;提供各种训练机会,帮助受教育者确立有利于机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各种心理卫生问题,促进心理发展;开展青春期教育;提高学生卫生科学知识水平,提高生长发育水平。改变学生对个
6、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各种危险因素。,学校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定义: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健康问题:营养不良、心理健康问题、意外伤害、传染性疾病的威胁。社会措施消除城乡差别,从根本上解决其产生的条件;发挥社会综合教育功能,调动社会力量,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弥补学生心理孤独感,对安全也是很好的保障。,网瘾与青少年的卫生保健,定义:在无成瘾物质的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
7、,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具体症状:产生心理依赖;从上网行为获得愉快和满足;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否认过度上网造成的实际损害。危害:情绪低落、无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餐饮量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吸烟、饮酒、滥用药物。,网瘾与青少年的卫生保健,依法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青少年进入网吧的有关规定。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引导工作;鼓励青少年多参加社会活动,上网时间控制要合理有度,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重
8、视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我调节;积极帮助早日摆脱网瘾,必要时辅助药物治疗。,妇女:15岁以上的女性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2。分为性成熟期、育龄期(结婚、怀孕、分娩、哺乳)、围绝经期、老年期。,一、概述,二、妇女健康状况,青春期:青春期月经病;青春期发育所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生长发育与营养问题;性行为与性活动的问题。生育期:计划生育;母婴保健;妇女地位的不平等;性健康和性传播疾病的控制。围绝经期(45-55岁):围绝经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心血管病;骨质疏松症;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糖尿病;感染;肿瘤等。老年期:生理(肿瘤、感染)、心理(
9、抑郁、痴呆)性疾病,1.就业:2.文化习俗:3.地域:农村偏远地区妇女的健康状况较差4.受教育程度:全世界文盲男女之比为1:25.经济因素:有独立经济收入的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较高,对健康有保护作用,孕产妇死亡率低。6.社会地位:全球范围内妇女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有些甚至处于受歧视的地位。,三、影响妇女健康的社会因素,四、提高妇女健康状况的社会卫生措施,明确妇女保健卫生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坚持妇女保健机构的公益性质加强妇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妇女卫生信息系统提高妇女的地位和权力,老化的概念衰老(个体老化):身体各器官在成熟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包括形态、功能、代
10、谢等,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表现。人口老龄化(群体老化):一个国家或地区,年满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年满60岁以上者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一、概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老龄化发展不平衡城乡老龄化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老龄化将使劳动力资源减少;老年扶养比和总扶养比上升;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的支出加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严峻。,二、老年人的健康状况,1.两周患病率:65岁以上(338.0)组为65岁以下年龄组的3倍。2.慢性病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弱势群体 社会 医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