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ppt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一)什么是测量和测验 1、教学过程中的测量,是用数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主要是借助于测验来进行的。2、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的测量。,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2,第一节 概述,(二)什么是评定 1、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2、评定与测量有密切的关系,但也有区别:评定是在测量的基础上作出的,测量是一种客观的描述;评定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但主观判断要以客
2、观描述为依据,否则就是武断的判断。,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3,第一节 概述,二、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一)诊断功能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分辨优劣,诊断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上的不足及问题所在,以便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二)反馈与鞭策功能 1、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贯穿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各阶段。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4,第一节 概述,(三)管理功能 1、编班分组和升留级的依据 2、职业指导作用 3、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四)教育心理功能 1、激发动机,影响自我意识、情绪和意志 2、影响师生的人格形成,
3、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5,第一节 概述,三、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测量与评定的知识和能力 1、理解与清楚地表述教学和管理目标,懂得怎样通过教学和管理活动达到目标,全面了解测量与评定的涵义及评定对教学及管理的意义。2、理解有效测量和评定条件,明确自己在编制、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时所扮演的角色。3、能编制、选择与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6,第一节 概述,4、能自行编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能适当地主持测验并有效地使用测验的结果,以为改进教学和管理之用;能选择适当的标准化测验。5、能综合解释测验的分数和非测验式测量的结果,作
4、出评定。明确各种测验的用途及限制。6、能根据评定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7,第一节 概述,四、学习评定的分类(布卢姆:Bloom)(一)配置性评定 一般是在各学年、各学期开始时或开始前实施,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准备状态。(二)形成性评定(诊断进步评定)一般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8,第一节 概述,(三)总结性评定 一般是在学期末进行,目的在于了解学生通过一学期的
5、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此做出较全面的评定,具有对以后学习的预测作用。普遍采用成绩报告单形式。五、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一)效度,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9,第一节 概述,1、测验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如果一致性高,说明这个测验的效度高,反之则低。这是测量有效的首要条件。2、效度通常是利用该测验的结果与一个反映测量目标的参照标准(效标)之间的相关来表示,所求得的相关系数即为效度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效度越高。般要求这类测验的效度值应当在035至0.60之间。,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6、,10,第一节 概述,(二)信度 1、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只有信度高的测验才能够作为一个稳定可靠的测量工具加以应用。国外一般要求学科成绩测验的信度值要在090以上。信度值是用相关系数来表示的,又称为信度系数。2、计算信度系数的方法主要有:,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1,第一节 概述,(1)再测法:我们用某一个测验对相同的学生前后施测两次,计算出这两次测验成绩的相关就可得到再测信度;(2)复本法:这种方法需要编制出两套以上内容、形式、数量、难度等方面都等值的测验,然后根据同一组学生接受两次复本测验的得分计算出相关系数,就
7、可得到复本信度;,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2,第一节 概述,(3)分半法:当一种测验没有复本而且只能施测一次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分半法来估计信度。这种方法是将一套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根据每个人在这两半试题中的得分所求得的相关系数即为半分信度。在学科测验中,较多的是应用分半法和复本法来计算测验题的信度。,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3,第一节 概述,(三)难度 1、难度是指套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这是用来进行题目分析和评价试题的主要指标之一。2、难度的计算可依据试题形式的不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其公式为:,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
8、的测量与评定,14,第一节 概述,(四)区分度 1、区分度是测验题目对考生水平鉴别能力的指标,是测验题目能够鉴别受测者水平的程度。2、区分度的计算多采用相关法,即以考生在某个题目上的得分与总分的相关作为该题的区分度值,相关越高,区分度越好。国外应用在教育上的标准化测验要求优秀题目的区分度在030以上,否则就需加以改进或淘汰。3、区分度和难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5,第一节 概述,(五)可用性 即测验在解释学生的能力、知识等方面有多大用处;测验的形式与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测验所花的时间和人力是否合适;以及评分是否客观,主持测验是否要经过
9、特殊训练等。如果在这些方面使人不能接受,测验的可用性就低。,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6,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一、论文式测验(一)论文式测验的涵义及其试卷的编制和评分 1、所谓论文式测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择其较重要者出几个试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地以书面解答问题。2、至于试题的深浅,则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程度而定。回答可以是一个短句,也可以论述一个问题,还可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文章。,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7,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一)论文式测验的利弊 1、优点 命题省时容易 有利于测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10、写作能力 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 减少学生情境压力2、缺点 评分的主观性 试题缺少代表性,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8,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问题涵义太广泛 易受其他因素干扰(三)论文式测验的改进 问题要明确。采用一些可用较短篇幅回答的问题,以求取样适当。事先拟好指导评分的规则和标准,其中包括可以接受的答案,并规定出这些答案的比重。,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9,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不要因错别字或语法有错误而扣分,除非考试是为测试这些方面而特别进行的。先要阅看几份考卷,以便对考查的性质得到一个一般的观念,并用来检查与修改评分的规则和标准
11、。在评定一份考卷时不要知道答卷者的姓名,同时尽可能在几乎相等的条件下评卷定分,或采取两三个教师合评的方式。,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20,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二、客观测验(一)客观测验的涵义及其与论文式测验的区别 1、客观测验是用一些非常简单或机械式反应来回答的测验。其中最为人们听熟悉的是填充、正误、多重选择和配对等形式。2、论文式测验与客观测验在学生学业的评定方面的比较:,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21,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22,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2023/10/7,第十一
12、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23,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二)客观测验项目的形式及其编制 1、编制客观测验的一般原则:测验要测试学科中的重要内容。要降低测验项目的阅读难度,除非测验的目的在于测最阅读能力。一个项目不要为另一个项目的答案提供线索,回答某一特定项目的能力也不依靠前一项目的回答的能力。,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24,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必须避免引人上当的问题,诡诈性和欺骗性问题既可能损害测验的真正目的,又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测验项目的措词应适当,以便使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而不回答问题的形式。2、客观测验项目的形式及其编制 填充 正误 选择 配对,20
13、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25,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三)客观测验的利弊 1客观测验的优点 试题涉及教学内容的全部范围。试题简明扼要,易于回答。评分客观迅速。2客观测验的缺点 命题费时且困难。偏于零星知识的记忆。不能确知学生的学习程度。,2023/10/7,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26,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三、标准测验 1、标准测验也称标准化测验或标准化考试,是目前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测验方法。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2、标准测验一般由专门的考试机构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外教师普遍运用标准测验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结果 测量 评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