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ppt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早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人们注意休克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尔后在平战时多发伤、复合伤危重病患者常首先发生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接踵而来心、肾、肝、消化道、脑和造血等器官衰竭,故在七十年代提出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概念,亦称“70年代综合征”(70S Sydrome),并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有学者分析ICU中经过长期复苏和支持治疗后仍然死亡病人的尸解报告,发现非原发损伤部位及病理特点都有着类似改变,说明死亡的原发疾病不同,但最终导致死亡的病理生理改变基本是相同的。,鉴于此病征既不是一个独立疾病,又不是单一
2、脏器演变过程,乃是涉及多个器官病理变化,是个复杂综合病征,但为了方便临床诊治,采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较合适。,表 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与累及脏器数的关系,累及脏器数 死亡率()0 3 1 30 2 5060 3 72100 4 85100 5 100,MODS为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在概念上强调:1.原发致病因素是急性而继发受损器官可在远隔原发伤部位,不能将慢性疾病器官退化失代偿时归属于MODS;,2.致病因素与发生MSOF必须间隔一定时间(24小时),常呈序贯性器官受累;3
3、.机体原有器官功能基本健康,功能损害是可逆性,一旦发病机制阻断,及时救治器官功能可望恢复。,表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各种不同的命名,中文命名 英文命名 作 者 年 代1.序贯系统衰竭 sequential system failure Tilney等 19732.多发、进行性或序贯性系统multiple,progressive,Baue 1975 器官衰竭 or sequential systems organ failure3.多器官衰竭 MOF Eiseman等 197619774.多系统器官衰竭 MOSF Border等 19765.远隔器官衰竭 remote organ failur
4、e Polk等 19776.急性器官系统衰竭 acute organ-system failure Knaus等 19857.创伤后脓毒综合征 post-traumatic septic Cerra等 1986 syndrome,表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各种不同的命名,中文命名 英文命名 作 者 年 代8多器官系统不全综合征syndrome de insuficencia multiple Schieppati,1986 organo systemas(SIMOS)Bumaschny9多器官损害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injury syndrome Hyers 198710创伤
5、后多系统器官衰竭post-traumatic multisystem organ Demling等 1988 failure11创伤后器官系统感染综合征post-traumatic organ-Baue 19871988 system-infection syndrome12介质损伤性器官功能不全 mediator injury organ dysfunction 盛志勇等 19911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ACCPSCCM 1991 syndrome,一、病因,1.组织损伤 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深部烧伤及病理产科。2.感染 为主要病因,
6、尤其脓毒血症、腹腔脓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功能紊乱肠道感染和肺部感染等较为常见。,3.休克 尤其创伤出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凡导致组织灌注不良,缺血缺氧均可引起MODS。4.心脏、呼吸骤停后 造成各脏器缺血、缺氧,而复苏后又可引起“再灌注”损伤,同样可诱发MODS。,诊疗失误,在危重病的处理使用高浓度氧持续吸入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应用血液透析和床旁超滤吸附中造成不均衡综合征,引起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在抗休克过程中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药,继尔造成组织灌注不良,缺血缺氧;手术后输液,输液过多引起心肺负荷过大,微循环中细小凝集块出现,凝血因子消耗,微循环障碍等
7、均可引起MODS。,表 诱发MODS的主要高危险因素,复苏不充分或延迟复苏 营养不良持续存在感染病灶尤其双重感染 肠道缺血性损伤持续存在炎症病灶 外科手术意外事故基础脏器功能失常(如肾衰)糖尿病年龄55岁 糖皮质激素应用量大,时间长嗜酒 恶性肿瘤 大量反复输血 使用抑制胃酸药物创伤严重度评分25 高血糖,高血钠,高渗血症,长期禁食 高乳酸血症,二、发病机理,机制复杂。最近学者们认为MODS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进行性加重的结果,SIRS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者)T38或90bpm,R20bpm
8、或PaCO212109/L或10%。,SIRS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循环不稳定:多种炎症介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导致高排低阻的高动力循环状态。CO可达10L/min以上,外周阻力可很低,并且造成休克,需升压维持。,持续高代谢:持续高代谢:基础代谢率达正常的1.5倍以上 耗能途径异常:通过大量分解蛋白质获取能量;糖利用受限;脂肪利用早期增加,后期下降;Cerra称之为自噬现象(auto cannibalism)从而导致低蛋白血症、负氮平衡、支链AA、芳香族AA、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外源性营养底物反应差:即补充外源营养不能有效阻止自身消耗。,组织细胞缺氧:DO2,VO2,VO2对DO2依赖,系高代谢、
9、循环不稳定造成氧供与氧需不匹配所致。,1.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的白细胞粘附造成广泛微血栓形成,组织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溶酶体酶活性升高,造成细胞坏死。,图 补体激活在系统和内脏血流动力学的作用,补体激活,器官损伤,微循环缺血阻塞,血小板激活:血管内凝血,内皮细胞损伤,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激活,炎性刺激物,2.“缺血再灌注”损伤,当心脏骤停、复苏、休克发生时器官缺血,血流动力学改善,但血液对器官产生“再灌注缺血”,随之而来细胞线粒体内呼吸链受损氧自由基泄漏,中性粒细胞激活后发生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氧自由基(O2),此外“再灌注”时将次黄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分解为尿酸,在此过程中生成大量氧自由基和毒性氧
10、代谢物。,继尔造成细胞膜或细胞内膜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损伤。当细胞蛋白质受自由基攻击表现膜流体性丧失,促酶功能损害继尔细胞器或整个细胞破坏,引起Ca2内流,细胞进一步损伤。,3.炎性反应,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直接损伤细胞外,主要通过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1,6,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花生四烯酸、白三烯、磷脂酶A2(PLA2)、血栓素A2、-内啡呔和血管通透性因子等作用下,机体发生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通透性增加,凝血与纤溶,心肌抑制,血管张力失控,导致全身内环境紊乱,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常是MODS的前期表现。,4胃肠道损伤,胃肠道是细菌和内毒
11、素储存器,是全身性菌血症和毒血症发源地。现已证实: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其病原菌多来自胃肠道;胃肠道粘膜对低氧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最为敏感;小肠上皮的破坏会使细菌移居和毒素逸入到血流;,重症感染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和厌氧菌数量下降,当创伤、禁食、营养不良、制酸药和广谱抗生素应用更易造成粘膜屏障功能破坏。正常小肠蠕动是防止肠G杆菌过敏繁殖重要条件,胃肠粘膜易受炎性介质的攻击而损害。,5基因诱导假说,缺血再灌注和SIR能促进应激基因的表达,可通过热休克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紫外线反应等可促进创伤、休克、感染、炎症等应激反应,细胞功能受损导致MODS发生。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由细胞
12、内所固有程序所执行的细胞“自杀”过程,表现细胞肿胀、破裂、内容物溢出并造成相邻组织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如胸腺细胞ICE基因在伤后1小时开始表达,6小时最高,与细胞凋亡增强相一致。在MODS发病过程既有缺血再灌注、内毒素等攻击细胞受损形成“他杀”而死,亦有细胞内部基因调控“自杀”而亡。,6“两次打击”假说,MODS的发病机理中Deitch 等提出“二次打击”假说,认为早期创伤、休克等致伤因素视为第一次打击,此时非常突出特点是炎性细胞被激活处于一种“激发状态”(preprimed),如果感染等构成第二次打击即使强度不大,亦可激发炎性细胞释放超量释放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形成“瀑布样反应”(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器官 功能障碍 综合征 mod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