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设计理论.ppt
《冶金机械设计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机械设计理论.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冶金机械设计理论,1、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及方法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2,1、机械系统设计,1.1 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及方法一、机械系统的组成 机械系统主要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及控制系统组成。1 动力系统:即机械系统的驱动装置,是机器的动力源,如电机、液压马达等。作为冶金机械其动力源一般采用电动机。2 执行系统:即机械的工作机构或执行机构,利用机械能来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与位置。如起重机的吊钩、轧机的轧辊等。,3,3、传动系统:,在动力源与执行机构间传递运动与动力的中间环节,如减速机;其作用是改变运动形式(转速)或力(力矩)的大小。
2、4、操纵与控制系统:使机器的各个系统能协调地进行,一般通过人工操作实现操纵功能,如离合、制动、变速等。,4,二、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机械系统设计的目的:提供质优价廉的机械产品。一般而言,产品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设计;产品质量事故大多由设计不当造成的,产品的成本60-70%取决于设计。1、合理确定系统功能:机械的功能是最重要的,用户购买的就是机械的功能。机械的功能F越高,价格C越低,说明产品的价值V越高(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值不值的问题);这就是价值工程的原则:Value=Function/Cost。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以提高产品的Value。2、提高可靠性:,5,任何产品均有其无故障工作时间,可靠性
3、与失效概率等设计指标,使机械产品具有合理的(不是越长越好)生命周期。,3、提高经济性:经济性指产品低的制造成本以及高的性能指标。所采取的措施:确定合理的安全系数及可靠性指标。产品设计标准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不断改进产品。从设计上改进产品的结构工艺性,采用新的加工工艺,降低制造成本。不断提高产品的效率并确定合理的更新周期(设计使用寿命)。,6,4、保证安全:,指机械本身的安全与人机环境的安全。5、提高可循环利用、环保性: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排污(如开发环保产品无氟冰箱),废弃零部件可再生性等。,7,三、机械系统设计类型与步骤,近年来,机械设计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4、;对于复杂产品而言,这一方法尤为重要,可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并使产品更加安全可靠。1、机械产品设计类型开发性设计 全新设计。适应性设计 改进原产品的某一结构,而功能、原理不变。变参数设计 改进原产品的结构参数,而功能、原理不变。组合选型设计 选用标准零部件组合成新的产品,如液压系统设计。,8,2、机械系统设计过程,选型设计 根据生产需要,直接选用标准产品及零部件:如减速机等。以上五种类型中开发性设计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但在机械设计中不多见。而适应性设计则是较多的。,机械系统设计一般包括计划、外部系统设计、内部系统设计和制造、销售4个阶段。具体见教材表1.1。作为本专业的要求,主要是第
5、3步内部设计。,9,1.2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关键,方案设计应从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入手,分析其中的技术过程并寻求解决的途径。一般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止一个,要加以比较优化找出其最佳方案;并将复杂的设计要求分解、转化为简单的功能模块,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一、设计任务抽象化 将各类产品的工作目的和特征总结为三个基本要素:能量、物料与信息。这三个要素在整个工程中形成功能流、物料流与信息流。对于复杂机器,应采用黑箱法进行抽象,与环境的关系采用输入/输出量表示,如图1.1即为顶吹氧气转炉的黑箱模型。由此可确定工艺原理。,10,黑箱模型图,11,顶吹氧气转炉设备模型,12,二、确定工艺
6、原理,由上述黑箱模型打开后得出实现作业对象转化所要求的工艺原理并可得出实现这一工艺原理所对应的设备模型,如图1.2 所示。这也就确定了相应的作业顺序及机械系统。三、确定技术过程 确定了工艺原理以后,即可确定转化所需的程序及顺序。一般用方框图表示,如图1.3所示。图中工艺原理构成了技术过程的主流程(即图中的中间模块),而主流程不断地得到物料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补充。,13,技术过程的一般形式,14,五、确定功能结构,功能是系统的属性,它表明系统的效能以及可能实现的能量、物料、信息的传递与补充。总功能可以逐级分解成子功能,最终不能分解的基本功能单元又称功能元。子功能组合而成机械系统总体的功能。功能
7、的分解与组合关系称之为功能结构。如轧钢机可分为互相平行的工作机座与主传动两个子功能系统;而子功能系统还可再加以细分直到轧辊、齿轮座等功能元。,四、引入技术系统并确定系统边界 所谓引入技术系统就是根据技术过程的要求确定机械系统的具体的任务,并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子系统。而子系统的构成又取决于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程度以及系统边界的划分。,15,六、确定设计方案,1寻找实现分功能的载体:技术物理效应即物理学原理在工程上的应用,也就是实现其功能的载体。应用物理学上的力平衡原理可导出滑轮,滑轮就是一个功能载体。分功能与技术物理效应是对应的,找到了并确定了实现分功能的载体,就可以组成具体的设计方案。2功能载体的组
8、合:从原理上讲,每一个分功能均可找到其对应的技术物理效应与功能载体,后者的组合则可得到实现总功能的各种不同的总体方案。可能的功能与其载体的组合构成形态学矩阵,如表1.2所示,就是轧机压下的形态学矩阵。3确定基本结构布局:前述每一种组合只是一种功能性的概念,其功能载体在空间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对于每一种组合可能有不同的结构布局,由此可加以选择并得出一种基本的结构布局。,16,1.3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一、初步总体设计及总体设计 每一种机械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与外界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设计机械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使所设计的机械与环境相适应,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1、初步总体设计:即绘制机械布置草图
9、,确定各部件及相对位置、主要尺寸。对整机进行必要的工作能力与性能预测。特别要注意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消除薄弱环节,提高可靠性、经济性。2、总体设计:对初步设计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完善,对所设计结构作完整的描述,并以此作为下步零部件设计的依据。要严格按比例画图,并表示出相关的细部结构与重要尺寸。,17,二、机械系统的总体布置及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总体布置必须有全局观点,一般先布置执行系统,再布置传动系统,操纵系统等。总体布置不可能一次到位,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反复修改方可确定。1、基本要求:保证工艺过程的连续与流畅。即保证前后作业工序的连续与流畅,物流合理,各部件的运动不发生干涉。降低质心的高度、
10、减小偏置。目的是提高机器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保证精度、刚度及抗振性。主要是为了提高机械的传动精度以保证机器正常工作并确保产品的制造精度。如飞剪,锯切等。,18,操作、维修简便。应给维修工作留有作业空间,零部件易于安装与更换。外形美观。注意外观形象,符合美学原则。对称和谐,有稳定感与安全感。将技术与艺术统一起来,使产品受到用户的喜爱。,2、执行机构的布置:应使零部件尽可能的少,缩小机构的尺寸;使原动件接近执行机构;要考虑作业对象的运送方便与安全。3、传动机构的布置:简化运动链,所用零部件愈少愈好;合理安排传动顺序,如将带传动安排在高速级,将转变运动形式的机构(如曲柄连杆机构)安排在靠近执行机构的位
11、置以简化机构、减少冲击。4、操纵件的布置:要方便操作,要靠近操作人员并考虑人的习惯。,19,5、总体主要参数的确定,包括生产能力、尺寸参数、力能参数(负载及驱动功率)以及机器的运动参数(速度范围)等。以上就是设计机器的一般的步骤与要点:包括总体功能及方案设计。实现一种功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配置与方案,作为设计者必须从中进行比较、优化;力求选取其中最优的,也就是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20,第二章:轧制力能参数,计划学时:10学时 主要内容:轧制过程基本概念及主要参数 轧制时接触弧上的平均压力、屈服条件;卡尔曼微分方程及其Bland-Ford解;奥洛万方程及Sims解;轧制压力计算的其它方法。轧制
12、总压力及轧制力矩的计算、电机形式及功率选择。重点及难点:重点-轧制过程主要参数及轧制压力计算、屈服条件。难点-变形区的单位压力计算微分方程;轧制时接触弧上的平均压力。,21,2、金属塑性变形轧制力能参数,2.1 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参数 轧制力能参数轧制力与轧制力矩、电机功率确定。研究方法:理论计算(解析法、滑移线法、有限元法等);还可以用实测方法。目的:建立轧制力计算数学模型及轧机强度计算。一、轧制时的变形区的金属的应力状态 由两条接触弧围成的区域称之为变形区。由于轧件在垂直方向产生压缩,沿横向及轧制方向产生延伸,在接触区内存在阻止金属滑动的摩擦阻力,故变形区内的金属处于三向压缩状态,如
13、图示。,22,23,二、变形区及其参数,D、R 轧辊直径、半径。h0、h1:轧制前后轧件高。压下量:h=h0-h1 b0、b1:轧制前后宽度。宽展量b=b0-b1 L0、L1:轧制前后轧件长。延伸率=L1/L0,24,咬入角,接触弧所对应的中心角。cos=1-h/D AB弧称为接触弧或咬入弧。l接触弧的水平投影 以上各参数定义必须牢固掌握!,25,三、轧制过程变形系数,四、绝对压下量与相对压下量1、绝对压下量:h=h0-h12、相对压下量:=h/h0%,26,五、轧制时的前滑与后滑,1、定义:轧制时轧辊的圆周速度Vr与轧制速度V不等。(VrV)在变形区的出口:V Vr前滑。在变形区的入口:V
14、Vr后滑。在接触区内必有一点:V=Vr,称之为中性点。相对应的角为中性角,所对应的轧件断面为中性面。,27,2、中性角计算公式:式中:T1、T0分别为轧制时的前张力与后张力。在前滑区轧制速度大于轧辊水平速度,在后滑区轧制速度小于轧辊的水平速度。,28,前滑区及后滑区,29,3、前滑的计算公式,4、应用 在连轧中必须保持各架的金属流量即秒流量相等,即:ViFi=C C为常数 而 Vi=Vri(1+Si)即:FiVri(1+Si)=C i为机座数,i=1,2,n,30,六、变形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形量,即相对变形量对时间的导数称之为变形速度,31,在轧制中平均变形速度um的求法:,以上分别表示实际
15、轧制中冷轧与热轧的工况;在冷轧时,轧件较薄而且接触弧长较长。而热轧则与之相反。,32,七、咬入条件,建立轧制过程的首要条件是咬入。1、开始咬入:,由X=0 2Nsin-2Tcos=0 可以导出:=tg 即咬入角:=arctg=2、稳态轧制:,33,八、金属的塑性变形阻力,咬入后欲保持稳态轧制,必须保证法向力N与摩擦力T的水平分量平衡。由图此时的1,(1/2)如成立,则1必然成立。故一旦咬入,就会继续咬入,形成稳态轧制过程。,1、定义:金属的塑性变形阻力指单向应力条件下,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所需的外加应力。它取决于材料的品种、变形温度t、变形速度u、变形程度等。一般用或s表示。它的值一般用实验确定。
16、2、实验曲线 金尼克曲线 图2-5给出的是=30%时的;对30%时应考虑修正系数K,34,金尼克曲线,35,库克曲线,图2-6以ln(h0/h1)为横座标,以变形抗力为纵座标,对于不同的温度有不同的图形。,36,冷态下的变形阻力 一般用s或0.2表示,其变形阻力曲线见图2.7,除采用曲线形式外,也可用公式的形式进行计算以便于计算机控制。,37,2.2 轧制时接触弧上的平均单位压力pm,预备知识:1、为方便计算,一般以接触区平均单位压力pm计算总轧制压力。它包含了沿接触弧径向和切向力的垂直分量的总和:,其中应力状态影响系数由三部份组成:外摩擦影响系数、外区影响系数及张力影响系数。大多数轧制压力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冶金 机械设计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