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第七小组.ppt
《寡人之于国也第七小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第七小组.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小组黄淑芬 樊嘉豪 杨奇东 丘裕琳 冯乐尧 莫伟图,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思想主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
2、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 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 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 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 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 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
3、了“谨 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 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翻看全文,1、段意2、写作特点3、通假字4、古今异义5、一词多义6、词类活用7、句式特点,段意,第一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四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五七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 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写作特点,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
4、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鸡豚狗彘(zh)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3:【涂】有饿莩而不知
5、发【涂】通“途”,道路。,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南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3.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6.是亦【走】也。【走】:(古义:跑,逃跑。今
6、义:行走)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shng】:(古义:尽。今义:胜利)9.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11.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13.【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14.【填】然鼓之。【填】:(古意:拟声词。今译:填充,.),一词多义,1.数,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寡人 第七 小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