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ppt
《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德化一中 陈金生,一、本章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二、课时安排,三、教学建议,1、地位和功能,2、内容结构与特点,一、本章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1)内容结构(2)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3)在同类物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具体物质的特性,3、教学目标,幻灯片 3,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本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可分为单质、化合物和金属材料三大块。对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故学生的活动也多样化:有的用回忆与复习、讨论的方式,如回忆讨论金属的共同的化学性质。有的用实验、观察的方式,如描述钠的物理性质,观察钠的燃烧现象、铝箔燃烧现象、钠与水的反应现象等。
2、有的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如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探究Na2CO3、NaHCO3的重要性质,Fe3+的氧化性等。有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去研究和探索,如对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等。,一、本章教材的编排特点和主线,二、课时安排,三、教学建议,二、课时安排,三、教学建议,1、明确本章内容呈现的两条线索,线索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线索二:分类的方法,三、教学建议,2、做好初高中知识、必修1中第一、二章内容与第三章内容的衔接,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教材P46的“思考与交流”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初中化学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知识,其中
3、第3点在分析钠、镁、铝原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复习了金属具有较强活泼性的通性,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初中金属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内容奠定基础,同时又可较快地形成课堂气氛。,三、教学建议,2、做好初高中知识、必修1中第一、二章内容与第三章内容的衔接,在课堂教学中,可复习初中对氧化物的分类,如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进一步介绍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定义,为更好的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定义、性质作好铺垫。,三、教学建议,2、做好初高中知识、必修1中第一、二章内容与第三章内容的衔接,学生已经知道物质的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的相关
4、知识,P52的“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有一定的难度,故教材以锌和盐酸这个熟悉的反应为背景,减轻情景的陌生度,教学中理清如下问题即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列比例关系式解题时,可同时包含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物质质量这些物理量,只要比例关系式上下单位一致即可。同时在练习中,要适当控制难度,选择一些一步反应的例子,避免过量计算等问题。,三、教学建议,2、做好初高中知识、必修
5、1中第一、二章内容与第三章内容的衔接,离子反应代表了反应的实质,在学习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时,可训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金属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多为氧化还原反应,可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分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三、教学建议,3、积极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突破“钠与氧气反应”的知识重点,创设“铝与氧气反应”的情景,探究Na2CO3、NaHCO3的性质差别,联系生活学习Al2O3的两性,教学片段设计,三、教学建议,展示装有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镁、铝、铁、铜几种金属的试剂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请大家猜测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三、教学建议,钠和镁可以在空
6、气中然烧,铝能否与氧气反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吗?当学生进行实验后,发现铝箔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于是再创设情景:铝箔不能燃烧的原因是什么?能否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促使铝燃烧呢?引导学生用打磨的铝箔或铝粉进行实验。,三、教学建议,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均可溶于水,但溶解度大小是否有区别呢?请你设计实验比较。这个实验设计要强调所取固体质量要相等以及水应逐渐滴加,借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碳酸钠属于盐却为什么会俗称为纯碱?难道其水溶液呈碱性?请你设计实验检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是否呈碱性。方案有:用pH试纸测定二者水溶液的pH是否大于7?往两者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看是否会变色;检验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及其化合物 化学 第三 金属 及其 化合物 教材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2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