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教学与训练.ppt
《中长跑教学与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长跑教学与训练.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长跑技术教学与训练,湾潭民族中小学刘波,中长跑技术教学与训练,一、中长跑运动的概述二、中长跑的技术三、中长跑的教学四、中长跑的训练,1、中长跑的起源与发展2、项目的分类与记录 返回,一、中长跑运动的概述,1、中长跑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中长跑起源于英国。1836年以前在英国就开始了这个项目的比赛。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男子800米和1500米跑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田径联合会逐渐增加了女子中长跑项目。中长跑运动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 现在的世界纪录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持续提高与不断采用科学训练方法有直接关系。这些科学训练方法是以运动生理、
2、运动生化、运动医学等诸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的,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机能潜力,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和纪录。我国中长跑运动的发展 中长跑运动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传入我国。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设立了880码跑。到1948年旧中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中长跑项目仅有男子800米、1500米和10000米。新中国成立后,中跑的运动水平提高得比较快,但由于起点低,因此和世界先进水产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吸收了其他国家的训练经验,并结合我国运动员的实际,进行了有计划的系统训练,长跑运动水于有较大幅度的提高。90年代辽宁“马家军”开始崛起,从1993年曲云霞和王军霞打破1500米、3
3、000米和10000米三项世界纪录开始,我国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女选手的运动成绩尤为突出。返回,2中长跑运动项目分类中长跑运动发展至今,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模式。根据项目的类别、性质和距离划分为中跑、长跑、障碍跑、超长跑(奥运会项目)、公路赛跑及越野赛跑(非奥运会项目)。返回,1、中长跑技术的主要特征2、中长跑技术的阶段构成3、中长跑技术分析 返回,二、中长跑的技术,1.中长跑技术的主要特征 中长跑与短跑技术原则上没有差别。中长跑技术的优劣本质上取决于其能量使用的 经济性和实效性,以防止疲劳过早出现,并用合理的速度跑完全程。中长跑运动员技术的成功标志是在比赛中根据不同赛段的速
4、度要求来调整步长与步频的合适比例。在中长距离跑中,身体趋于正直,躯干略前倾,头位于躯干的正上方。两肩可轻微摆动,两臂自然前后摆动。两肘不要抬高,约成90保持在体侧,以便配合臂、腿的协调运动。步长与步频是决定中长跑速度的主要因素。现代中长跑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运动员在跑进中动作轻松自然,蹬伸有力,脚着地富有弹性,全程跑的节奏性强,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人体的综合机能和专项身体素质,转换成维持和提高专项跑速的技术能力。返回,2.中长跑的技术阶段构成,返回,3.中长跑的技术分析 现代中长跑技术主要体现在全程跑的各个阶段,能够始终保持合理的技术动作。优秀运动员不仅在后程阶段保持技术不变形,而且能加大步长
5、或加快步频,以提高跑速。柔和的着地缓冲与协调的蹬摆配合以及迅速有力的后蹬是技术的关键。中长跑途中跑的技术动作 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跑进中身体各部位动作自然放松,表现在肌肉群收缩、放松交替进行,该收缩的肌群收缩,该放松的肌群放松,各运动肌群间高度协调配合。同样,运动环节与环节之间、上肢与下肢、蹬和摆等都能协调配合,以人体最小的能量消耗换取最大的向前运动的效果,这是现代中长跑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中长跑的技术越合理,取得向前运动的实效性越好。运动员在跑进中用同样的体力和能量,采用不同的技术所取得的运动效果和获得的跑速截然不同。因此,现代国内外优秀中长跑选手都加快了跑进中身体重心前移的速度和幅度,这一
6、技术特征加快了运动员水平位移的速度,使现代中长跑技术的实效性提高。,返回,三、中长跑的教学中长跑的技术教学应当在少年时期就开始进行,因为710岁的儿童已具备掌握正确跑的技术的能力。因此,在中小学和少体校就应当认真地进行跑的技术教学。1.中长跑教学的重点与难点2.中长跑教学的步骤和方法3.中长跑常见错误动作 返回,1.中长跑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长跑的常用辅助跑步练习,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2)难点: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返回,2.中长跑教学的步骤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长跑 教学 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