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境下中学生承诺判断的发展.ppt
《不同情境下中学生承诺判断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情境下中学生承诺判断的发展.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同情境下中学生承诺判断的发展,张银娜*,程小青,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所*,研究背景与意义,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 爱因斯坦强烈的道德意识是非感,以指导儿童与别人的交往。对社会准则的采纳以及个人承诺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方面,了解儿童承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承诺(promise)的定义,“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许诺”:“答应,应承”,“诺言”:“答应别人的事”。现代汉语辞典“说话者承担将来行为的义务的言语动作”塞尔(John R.Searle,1969,1979)承诺不仅是一种言语动作,也是社会契约。“因为我承诺了,我必须做”实现自我行为的
2、控制 从发展看,承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联结系统,已有的关于承诺发展的研究,从语言理解角度对承诺的研究 从社会规则角度的研究承诺对诚实的影响 儿童对承诺的道德判断,从语言理解角度对承诺的研究,对承诺的理解随年龄增长911岁儿童知道预言(雨将在一小时内停,我保证)和关于过去的陈述(我今天早晨弄干净了我的房间,我保证)可能不是承诺。46岁儿童往往把预言、陈述同承诺混为一谈。Astington(1988),从社会规则角度的研究,3、4岁幼儿就能理解儿童与妈妈之间订立的准许规则(条件许诺)(Harris&Nunez,1996)中国研究者对于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条件许诺的发展的研究,承诺对诚实的影响,
3、“承诺诚实效应”(promise-honesty effect)Nysse-Carris 的研究 两种不同的承诺:保守秘密的承诺,说真话的承诺。,儿童对承诺的道德判断,日常生活两难故事冰岛被试更看重承诺中国被试更强调来自友谊本身的人际责任感,强调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方富熹等人(1993,1996,2002),关于承诺的研究方法,传统的临床访谈法 道德情境测验法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研究设想,过去研究中对于承诺的关注较少,过去关于承诺的研究更多关注幼儿,而青少年时期是承诺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足,已有研究基础,9-11岁儿童就已经能很好的理解承诺,青少年时期是承诺发展的重要阶段,已
4、有关于青少年承诺的研究很少有针对中国文化下的儿童,关于承诺-诚实的研究:Nysse-Carris 提出两种不同的承诺:保守秘密的承诺,说真话的承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的研究方法能提供生态化研究的可能,综合以往研究方法的优点,本研究的设想,研究中国文化下青少年承诺的发展,提供四种现实生活中的两难情景,中国被试与冰岛被试相比更强调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研究青少年承诺判断发展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不足,研究假设,承诺的判断的发展趋势 有过承诺情境中 初中学生更多违背承诺的判断 高中学生更多遵守承诺的判断 无过承诺情境中 倾向于做出守诺判断,随年龄增长,信守承诺 的比例 越来越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同 情境 中学生 承诺 判断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