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理论.ppt
《公共物品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物品理论.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公共物品理论,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三、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本章问题,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完全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准公共物品是指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私人物品是指不是为了谋求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和服务。三者划分的界线不是固定不变,一方面受到生产力、科技、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性比较 1、效用的不可分 公共物品不能按照“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来提供。而私人物品则可以。2、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非竞争性包
2、括两个涵义:(1)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增加消费者并不追加任何生产成本。(2)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不存在拥挤现象。,返 回 下一页,3、非排除性(Non-excludability,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或成本太高将拒绝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同时满足三个特征,或同时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消费非竞争性,受益排他性,以及消费竞争性,受益非排他。,上一页 下一页,(三)公共物品的判断步骤,1、纯公共物品 第一步:效用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如是,则进入第二步;第二步:消费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是,
3、则进入第三步;第三步:受益在技术上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是,为纯公共物品。如以上三种条件都不满足,则为纯私人物品或服务。2、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分为几种情况:(1)如果效用不可分、消费非竞争,但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如教育、医疗、森林公园等;(2)具有效用不可分,消费达到一定程度后具有竞争性,为拥挤形公共物品或服务。(3)具备效用不可分割性和受益非排他性,但消费具有竞争性,如公共草地、公共湖泊等,则属于排除性准公共物品或公共资源。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供给,政府补贴的方式来提供。,上一页 下一页,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效用是否不可分割,消费是否非竞争,受益是否非排他,私人物品市场提供,N,N,N,
4、消费是否非竞争,受益是否非排他,拥挤型准公共物品,N,Y,技术上受益是否可排他,消费是否非竞争,排他型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政府提供,Y,Y,N,Y,Y,上一页 下一页,(四)影响公共物品需求的因素,1、公共物品的价格 私人产品的价格变化主要影响到高档品,而公共物品的价格变化则更带有整体性和显著性,即公共物品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价格对公共物品需求的影响一般是通过供给服务收费来调节,但更多的是通过公共物品生产成本投入的变化,从而通过税赋的变化来影响公众对公共物品需求的期望。2、公共物品的功能 人们购买产品不是产品的物质本身,而是购买其功能。公共物品的功能对需求影响与私人产品一样,通过三个方面发挥
5、作用:(1)通过价格的变化影响消费 功能变化生产成本变化价格变化需求变化。(2)公共物品功能的替代性 替代性越强,需求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如交通工具、学科专业等。(3)功能效用的变化 一是效用的确定,功能效用越确定、具体,生产变化就越快,如研究生专业的需求变化就比本科生大;二是功能的开发性,功能开发越多,市场潜力越大。如电信、影视部门的增值服务等。,上一页 下一页,3、社会文明的程度,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是人们在基本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延伸、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所以,社会越文明和发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就越大。如教育、健康、环境等。4、居民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本来就是影响消费的要素,如生活消费模式、习惯
6、等。而居民对公共物品物品的需求,更多的是体现在整体上,因此,公共物品的生产部门必须考虑社会群体的消费行为。5、居民的收入水平 收入越高,对高档品的需求越大(高档品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公共物品是高档需求,因此,收入越高,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越大。(五)影响公共物品供给的因素 1、需求决定供给是公共物品的基本规律 可以说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始终是一个被动角色,如果政府的决策脱离了社会需求,就会成为一厢情愿。如我国3000多个县以上的开发区,筑巢而凤不来。,上一页 下一页,2、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决定公共物品的供给规模与质量,公共物品的控制权在政府,其供给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财政投入越多,公
7、共经济的环境就越好。3、公共经济资源决定公共物品的供给结构 公共经济虽然不受矿产、土地、交通位置等自然资源的约束,但受到自身消耗的资源的约束,除财政预算外,人才、科技、文化、习俗、地理环境等条件等都可以说是重要的公共经济资源。而公共物品供给的内部结构往往与这些资源条件密切相关。4、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决定公共物品在社会总供给中的比例 公共产品具有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政府通过公共领域的投资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如政府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就会增加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导致私人物品生产的扩张,公共物品供给比例下降;反之,政府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则会使公共物品比例大上升。
8、,上一页 下一页,(六)公共物品与公共经济,1、公共物品与公共经济的界定 公共物品与公共经济是两个在内涵外延上相互交叉的概念。以一部分公共物品上政府行为,只是政府的行政职能,而不一定是经济行为。但大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务是由公共经济部门提供,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提供这类物品或劳务的经济活动大部分都属于市场经济行为。因此,可以说公共物品是一种“准商品”,公共经济也是一种“准经济”。而对公共经济的研究应该包括生产公共物品的经济活动和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非经济活动的分析和评价。对提供公共物品是否属于经济行为的界定,可以提供公共物品的消费经济方式的不同来比较其非排他性的强弱,并以次来判断
9、公共物品生产部门是否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上一页 下一页,2、公共经济的发展趋势,(1)公共经济的规模化 公共经济是公共需求的产物,没有一定数量无差异(或差异很小)的社会群体消费,就不能形成公共产品市场。如人口分散的地区,其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成本就特对大。因此,公共部门的规模经济特点和营运规模决定了规模化是公共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公共经济的超前化 公共经济一直是滞后于私人产品的发展,或者说公共经济是在私人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但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公共经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3)公共经济的市场化 在大多数国家,公共经济一般都是政府补贴的经济,都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物品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