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的战友邱少云.ppt
《14我的战友邱少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我的战友邱少云.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战友邱少云,四川省安县宝林镇学校 吴永贵,社会背景,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邱少云简介,邱少云(1926-1952)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2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
2、0月12日,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为他追记特等功,并于1953年6月1日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作者简介,李兴元 志愿军二级英雄。他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1952年10月12日,他和邱少云一起参加了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战斗,一起潜伏在敌人前沿阵地,亲眼看到邱少云英雄牺牲的全过程。课文是对当时情况的真实
3、记录。,控制 地堡 咳嗽 伪装轰击 打仗 搜查 蔓延棉布 扭转 熄灭 呻吟 激动人心 歼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开火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感觉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那一天,天还没有亮到了中午黄昏时候【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按照时间的顺序)】,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就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天还没有亮”说明了什么?暗示潜伏的时间很长,而时间一长就容易发生意外。潜伏的地点是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这里离敌人只有“六十多米”,敌人又是“居高临下”,说明我们隐蔽的地
4、点容易被敌人发现。,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层层递进,写了什么?意在说明什么?写了潜伏战士们离敌人很近。突出了潜伏战士们处境的危险,这就要求潜伏的战士必须严格遵守潜伏纪律,绝对不能暴露自己。,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必须”二字强调了什么?,“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能动。)“必须”二字强调了什么?(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写出了这次潜伏对战士们的纪律要求。,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藏得更好,相隔这么
5、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说明邱少云隐蔽工作做得更好,遵守纪律更严格。,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查,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说明敌人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火力警戒”这最后的一招了。写出了敌人内心的虚弱和胆怯。,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一个“竟”字,使气氛陡然紧张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战友 邱少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