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案的概述.ppt
《安全预案的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预案的概述.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讲教师:纪晓峰高级培训师、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优秀教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特聘教授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全国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名师人事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653”工程首席教师国家注册高级采矿工程师、国家注册高级安全工程师Tel:13153878942 E-mail:,应急预案的地位,事故调查处理(下游),事故预防(上游),应急救援(中游),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露事故,造成30多人死亡,迫使22万人紧急疏散;1984年墨西哥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迫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泄露的恶性
2、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死亡,20余万多人受伤且其中大多数人双目失明致残,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的影响;1987年10月在法国,由于硝酸铵引起一场火灾,迫使6万居民疏散;1993年5月中国深圳化学危险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造1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损失2亿多元;1997年6月27日中国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导 言,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应急计划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6月,弗利克斯巴勒爆炸事故后,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Advisory Committee on Major Hazard),简称ACMH,负责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3、、评价技术和控制措,首次提出了应该制订应急计划。由于ACMH和其他机构的工作,促使欧共体于1982年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CCDirective 82/501,即著名的塞韦索法令,目的在于重大事故的预防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美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SUPERFUND法的修正案,这个修正案是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法律依据,该法的第三部分为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1987年美国环保署、联邦应急管理署发布了应急计划技术指南,OSHA标准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和环保署标准风险管理计划。联邦政府设立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并成立了国家应急响应领导小组(NRT)
4、。,1993年1月1日,澳大利亚成立了应急管理署(EMA)。EMA负责所有类型的灾害,包括自然的、人为的、技术的或是战争(民防)。EMA的职责是:(1)使国家应急管理的政策和安排正规化,并得到改进;(2)提供国家应急管理援助;(3)提供应急管理的教育,培训并负责应急研究;(4)提供并改进事故和灾害预知信息;(5)建立、协调并协助应急管理计划;(6)和联邦政府有关部门合作提供应急援助物资;(7)改进并提高国家民防能力;(8)作为澳大利亚国际发展协作局(AIDAB)的代表,协助进行灾后物质和技术援助;(9)在澳大利亚的有关地区协助进行灾害的准备工作。,一些国家还成立了专门的应急机构,如加拿大应急准
5、备办公室、新西兰民防和应急管理部、瑞士国家应急管理中心、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3年11月12日在京召开了“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专家研讨会。研讨会重点是研讨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思路及其框架、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内容。研讨会上首先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吴晓煜致开幕词,然后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介绍“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此后与会专家针对“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进行热烈的讨论,最后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嘉琨作总结发言。,法律法规对应急救援的要求,
6、1 有关法律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职业病防治法等2 有关法规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安全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 地方或行业法规4 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等规定,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七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7、。第七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新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其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任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二)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综合工作的部门应
8、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地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
9、务,1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 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4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与意义,1 特点:从事故预防角度制订事故应急预案;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订应急预案2 意义:提高国家危机管理能力的紧迫需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加强和改善国家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三、应急管理过程,1、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2、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
10、五个方面的运作机构:,1 应急指挥机构:协调应急组织中各个机构的运作与关系,主持日常工作,维持应急救援系统的日常运作。2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3支持保障机构: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支持的后方保障。4媒体机构:处理报道、采访、新闻发布会。5信息管理机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四、应急救援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1)通讯(包括媒体)(2)消防与营救(3)泄漏控制(4)公用设施管理(5)工程措施(6)环保(7)医疗救护(8)安全保障(9)运输及后勤保障(10)行政管理,五、应急预案与响应,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制定
11、有效的应急预案,不仅可以指导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习,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救援,目的是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预案的作用和目的: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将事故应急预案分成6个级别。1.级(企业级)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一个单位(如某个工厂、火车站、仓库、农场、煤气或石油管道加压站/终端站等)的界区之内,并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地区域内。2.级(县、
12、市/社区级)所涉及的事故其影响可扩大到公共区(社区),但可被该县(市、区)或社区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工厂或工业部门的力量所控制。,六、应急预案的级别,3.级(地区/市级)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或是发生在两个县或县级市管辖区边界上的事故。4.级(省级)对可能发生的特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特大危险品运输事故以及属省级特大事故隐患、省级重大危险源应建立省级事故应急反应预案。这类意外事故需用全省范围内的力量来控制。5.级(区域级)事故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范围可能跨越省、直辖市、自治区,控制事故需邻近省、市力量援助的,应建立区域级应急救援预案。6.级(国家级)对事故后果超过省、直辖市、自治区边
13、界以及列为国家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设施或场所,应制定国家级应急预案。,根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对象和级别,应急预案可分为4种类型。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针对已辨识的危险采取特定应急行动。简要描述应急行动必须遵从的基本程序,如发生情况向谁报告,报告什么信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2.应急响应预案 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如化学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预案、台风应急响应预案等。,七、应急预案的类型,3.互助应急预案 相邻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制定的应急预案。这类预案适合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以及高风险的大企业,需要高效的协调管理。4.应急管理预案 应急
14、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类预案要明确完成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应急管理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4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八、编制应急预案应考虑的因素,(1)评估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规模以及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可能作用;(2)制定与外部机构联系的计划,其中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3)设施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4)特别是任命现场事件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5)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织;(6)在紧急状态中现场工人的行为,包括撤离步骤;(7)在紧急状态下,厂外工人和其他
15、人的行动。,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1、直观经验法 直观经验法包括对照分析法和类比法。1)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2)类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总结生产经验有助于辨识危险,对以往发生过的事故或未遂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难找出危险因素。,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或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预
16、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度分析、事件树(ETA)、事故树(FTA)、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九、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框架核心要素,应急预案基本要素,也是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明确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2)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3)列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4)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1)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2)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3)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十、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和内容,3.通告程序和报警
17、系统(1)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2)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3)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以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6)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7)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应急报警的反应。,4.应急设备与设施(1)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2)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3)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4)描述可用的危险
18、监测设备。(5)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6)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5.能力与资源(1)明确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2)描述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3)描述评估小组的能力。(4)描述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5)确定外援的专业人员。6.保护措施程序(1)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2)描述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3)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4)描述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5)描述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6)描述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7.信
19、息发布与公众教育(1)明确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2)描述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3)描述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1)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2)描述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人事故现场的措施。(3)描述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4)描述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5)描述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6)描述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9.培训与演练(1)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2)描述每年培训、演练计划。(3)描述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情况。(4)描述通讯系统检
20、测频度和程度。(5)描述进行公众通告测试频度和程度并评价其效果。(6)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宣传材料的频度和程度。10.应急预案的维护(1)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2)描述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的方法。(3)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2)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3)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4)评价能力与资源;(5)建立应急反应组织;(6)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7)编制各级应急计划。,十一、预案编制的过程,十二、预案编制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预案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