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第七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ppt
《公共政策第七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第七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政策分析,8-1,第二节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的相关知识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要素 三、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四、成本-效益分析的局限性,公共政策分析,8-2,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的相关知识 1、基本含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通过测算和对比与公共项目和工程的相关收益与成本来作出政策选择的分析方法。政府在公共品的提供上,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在公共项目或工程的决策时必须比较与之相关的总效益与总成本,这是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公共政策分析,8-3,成本-效益分析方法,2、发展的历史简介:1808年美国财政部长AlbertCallatin建议比较
2、水资源相关计划的成本效益 到了20世纪,成本一效益分析被广泛地运用于水利相关计划 19701980年代,成本一效益分析的应用扩展至环境保护及健康福利、交通、城市改造、人力资源培训等,公共政策分析,8-4,成本-效益分析方法,3、相关技术: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具体收益可计量)成本效能分析方法(具体收益不可计量)4、成本效益分析的特征:1)、公共项目的产生的所有社会收入与成本的对比 2)、评价的标准是全面的经济效率。3)、投资的机会成本以投资于私人部门的收益计量 4)、是社会成本与收入的分析。,公共政策分析,8-5,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二、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要素1、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
3、(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它可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公共政策分析,8-6,成本-效益分析方法,2、效益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公共决策中的效益是一个多层面的综合性概念,有以下几个特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的统一 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公共政策分析,8-7,成本-效益分析方法,3、收益成本的识别:直接收益与成本、间接收益与成本 内部收益与成本、外部收益与成本 有形收益与成本、无形收益与成本,公共政策分析,8-8,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内部收益与成本、外部收益与成本有形收益与成
4、本、无形收益与成本,公共政策分析,8-9,成本要素的构建,一、主要(直接)成本 1、一次性固定成本 研究 规划 发展、测试和评价 2、投资成本 场地 建筑和设施 设备和工具 岗前培训,3、运作和保养成本 薪水、工资和外部收益 场地、工具和设备保养 再培训 给代理人的直接支付 对提供的支持服务的支付 各种材料、供给和服务杂项二、次要(间接)成本 1、对其他机构和第三方造成的成本 2、环境退化 3、社会制度的混乱 4、其他,公共政策分析,8-10,成本-效益分析方法,4、货币时间价值的基本公式1)、复利终值2)、复利现值3)、年金终值4)、年金现值,公共政策分析,8-11,货币时间价值的基本计算类
5、型,-复利终值-复利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公共政策分析,8-12,复利终值及其计算,1、复利终值的概念:所谓复利终值就是现在投入资金在未来按复利计算的本利和。一笔资金如果投入某个收益率已知的项目,如果按照复利的方法计算,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这笔投资的本金和收益的总额 复利终值=本金+投资收益,公共政策分析,8-13,某企业现将一笔资金15万元,投入某有价证券上,该有价证券预计年收益率为5%,在3年后,这笔投资的总额计算如下:第一年末,这笔资金的本利和为:15+155%=15(1+5%)在第二年,以这笔资金的本利和 15(1+5%)为本金再投资,在年末的本利和为:15(1+5%)+15(1+5
6、%)5%=15(1+5%)2,公共政策分析,8-14,在第三年,再以第二年的本利和:15(1+5%)2为本金,进行第三次投资得:=17.36(万元),公共政策分析,8-15,复利终值及其计算,2、复利终值可以表现如下的意义:,15万元,17.36万元,复利过程,投资额,投资过程,最终收益,本金,复利过程,本利和(15+2.36),货币现值(Present Value)15 万元,货币终值(Future Value)17.36 万元,公共政策分析,8-16,复利终值及其计算,3、复利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 若将PV的本金进行投资,如果年收益率为i,在N年后,这笔资金的终值为:,公共政策分析,8-17
7、,复利终值及其计算,4、复利终值的计算示例例1,某企业提取100000元作为企业先进职工的奖励基金,将这笔钱委托某基金公司代管,每年收益率平均为3%,则2年后这笔基金价值是多少?,公共政策分析,8-18,复利终值及其计算,例2 某企业打算在5年后购买一个房产。该房产目前价值为30万元,根据一般规律,该房产的价格每年上升5%,则5年后,这个房产的购买价可能是多少?,(万元),公共政策分析,8-19,复利终值的计算手段-复利终值表,公共政策分析,8-20,复利终值及其计算,终值FV=现值(PV)复利终值系数(收益率,年份)F=P(F/P,i%,n),5、复利终值表的使用,公共政策分析,8-21,复
8、利现值及其计算,1、复利现值的概念:是指未来收益的现在价值,就是说,在已知未来终值时,求货币的现在价值。2、复利现值计算的公式:,公共政策分析,8-22,复利现值及其计算,3、计算示例:例1,某人在5年后须偿还债务10000元,假如他现在有一个年收益率为3%的投资机会,那么,现在应该投入多少钱,才能在5年后还清债务?,公共政策分析,8-23,复利现值及其计算,例2,某公司准备投资连锁店经营,并规划在5年后资产总额达500万元,如果公司的利润率预期每年5%,则要达到公司的战略目标,现在应投入多少资金?,公共政策分析,8-24,复利现值的计算手段-复利现值表,公共政策分析,8-25,复利现值表的使
9、用,现值P=终值F(P/F,i%,n),公共政策分析,8-26,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三、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1、步骤:第一步:识别阶段。判断某一项目可以达到机构所希望的目标。第二步:调查阶段。主要是了解能实现该目标的各项可能的投资方案。第三步:收集信息阶段。主要是获取有关各备选投资方案效果的资料。,公共政策分析,8-27,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第四步:选择阶段。定量财务指标分析 定量非财务指标分析 定性指标分析 第五步:决策阶段。要以上述次序为依据,并要看限制条件情况而定。,公共政策分析,8-28,成本-效益分析方法,2、方法:非贴现类指标:回收期、投资年平均收益率、收益费用比 贴现类分析
10、指标:净现值、现值指数、内涵报酬率,公共政策分析,8-29,项目现金流量,公共政策分析,8-30,投资评估与分析,(1)、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指收回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期限。利用投资回收期法判断分析的标准是,当投资回收期小于项目的寿命周期,则投资方案是可行的,而当投资回收期大于项目寿命周期,则方案不可行。当有多个投资方案进行比较时,回收期最短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公共政策分析,8-31,投资评估与分析,(2)、投资回收率 投资回收率是年现金净流入额与投资总额的比率,又称为会计收益率法,它是投资回收期的倒数,表示每元原始投资额在每年所获得的收益。,公共政策分析,8-32,投资评估与分析,利用投资回
11、收率对投资方案的判别标准是:当收益率与投资项目的寿命期的乘积大于1或100%,则方案可行,反之,这个乘积小于1或100%,则方案不可行。多个可行方案相比较时,则收益率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公共政策分析,8-33,投资评估与分析,单位:万元,因为该项目总投资为6500万元,故投资回收期为:,公共政策分析,8-34,投资评估与分析,利用案例资料(表5-2)计算的回收期为:由于它与项目寿命周期的乘积:528.4%=142%100%故,该方案可行。多方案评价时,以最大的回收率为最优方案,公共政策分析,8-35,投资评估与分析,(3)、净现值(NPV)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代数
12、和。具体地说,净现值是投资方案在寿命周期内的所取得的现金收入的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的差额 Ct 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 K-现金流量的折现率 I-投资方案原始投资额,公共政策分析,8-36,投资评估与分析,案例资料的现金流为:若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为5%,则净现值为:,公共政策分析,8-37,投资评估与分析,(4)、现值指数(PI)现值指数是方案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与投资方案原始投资额的比率,也称现值比率。,公共政策分析,8-38,投资评估与分析,利用表5-2资料计算的现值指数为:现值指数大或等于1的表明方案的收入大于投资,是可取的;否则不可取。在现值指数大于1的诸投资方案中,现值指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13、,公共政策分析,8-39,投资评估与分析,(5)、内涵报酬率所谓内涵报酬率是指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即:求折现率K,使:,公共政策分析,8-40,投资评估与分析,对于具体的投资方案,一般采用试算法来求解内涵报酬率:即首先任选一个折现率代入上式计算,如果NPV为正,则扩大k的值继续试算,反之,则缩小k值试算,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就可以找到最适合的k的值,公共政策分析,8-41,显然,内涵报酬率在15%-20%之间,公共政策分析,8-42,投资评估与分析,具体的位置可以根据插值法推算:折现率 净现值 15%0.28 IRR%0 20%-0.872内涵报酬率(IRR)=15%+=16.2
14、2%,公共政策分析,8-43,投资评估与分析,内涵报酬率其实就是投资方案所能提供的最大的资金收益率。内涵报酬率法是根据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情况,计算出方案的内涵报酬率,然后将各方案的内涵报酬率进行比较,评选最优投资方案的一种评价方法。,公共政策分析,8-44,投资评估与分析,收益费用比 1、政策收益费用比是指政策收益和政策费用的比较关系。2、基本公式:E=B/C B表示政策收益 C表示政策费用或政策成本,公共政策分析,8-45,投资评估与分析,政策收益是指政策方案运行后所产生的与目的有关的结果,表示为政策方案实施后所取得的现实成果。直接收益 间接收益政策费用又称政策成本,指实施或维持一项政策方案
15、所花费的费用的总和,公共政策分析,8-46,投资评估与分析,政策费用的构成:交替费用。新旧政策交替时所必须花费的费用,也称摩擦成本。执行费用。执行政策所必须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培训费用。为执行政策而对执行人员进行培训所花去的费用。时间费用。也称资源的时间价值。影子费用。也称机会成本,指选择某 政策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的收益等。,公共政策分析,8-47,投资评估与分析,3、判断标准:E 1可行 E 1不可行,公共政策分析,8-48,成本-效益分析方法,3、成本效益分析的几个问题:(1)、折现率(2)、影子价格(3)、制约因素分析(4)、敏感性分析(5)、合理性分析,公共政策分析,8-49
16、,成本-效益分析方法,(1)、折现率的使用:A、私人折现率:预算资金如果投入私人部门能够产生的效益。如果一笔资金投入到私人部门能够产生更大的收益,那就不应该将这笔资金从私人部门转到公共公共部门,由政府使用。,公共政策分析,8-50,成本-效益分析方法,B、社会折现率:社会折现率是对未来集体收益和成本进行折现的比率,通常比私人折现率低。是以社会整体的社会时间偏好的判断为基础。包括了对私人投资的因素,也包括了对子孙后代的保障、健康和福利的考虑。,公共政策分析,8-51,成本-效益分析方法,C、政府折现率:以政府借款的现行成本为根据来选者折现率。D、其他方法:决定折现率的理想方法是确定被政府活动挤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政策 第七 分析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