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有机化学相关基本理论.ppt
《高等有机化学相关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有机化学相关基本理论.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有机化学中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简介,取代基效应(Substituent Effects)有机酸碱理论立体化学(在第三章中具体介绍)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和描述(在所提及的各章中介绍),2.1 取代基效应(Substituent Effects),取代基效应,电子效应,场效应,空间效应,(位阻效应),空间传递,一.诱导效应,二.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结构特征 传递方式相对强度,结构特征 传递方式传递强度 相对强度,三.超共轭效应,-超共轭体系-p 超共轭体系,五.场效应,四.空间效应,张力:角张力(小环的角张力)对化合物酸性的影响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对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由于成键原子电负性不同,
2、引起电子云沿键链(键和键)按一定方向移动的效应或键的极性通过键链依次诱导传递的效应叫诱导效应。,sp3,sp2,通常以H的电负性作为衡量标准。凡是比H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基团叫吸电子基,其诱导效应叫吸电子诱导效应(-I),反之叫供电子基和供电子诱导效应(+I)。,+I,一.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诱导效应(I):因键的极性变化并通过键链依次诱导传递的效应,供电诱导效应(+I):电负性比氢小的原子与碳相连引起的诱导效应,吸电诱导效应(-I):电负性比氢大的原子与碳相连引起的诱导效应,特点:(1)诱导效应以静电诱导方式沿键链进行传递,只涉及电子云分布状况的改变和键极性的改变。一般
3、不引起整个电荷的转移和价态的变化;,I,酸性降低,I,酸性增加,(2)诱导效应沿键链迅速减小,其影响一般在三个 原子内起作用;(3)传递方向具有单一性。,不同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结构特征:单、双、叁键传递方式:、键传递强度:与距离相关。距离越大,强度越弱。,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心原子电负性,不同取代基诱导效应的强度比较,1、实验测定2、核磁共振法(NMR)3、利用偶极距推测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静态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电负性越大的基团或原子,其-I 越大。电负性越小,基团或原子的+I 效应越大。1.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加,-I 增加(+I 减低);2.同主族元素,
4、从上到下,电负性降低 低,-I 作用减小(+I增加)。,规则:,F Cl Br I,电负性:4.0 3.0 2.8 2.5,3.相同的原子:不饱和度越大,-I 效应越强,4.带正电荷的取代基的 I 强,带负电荷的取代基的+I 强,(饱和度:随不饱度增大,吸电子诱导效应增强),诱导效应传递方式 沿键链传递,以静电诱导方式进行,只涉及电子云分布和键极性改变,一般不引起整个电荷转移和价态变化。,氯原子吸电子诱导,甲基供电子诱导,动态诱导效应,因外界电场影响使原共价键上电子云改变,键的 极性发生变化。动态和静态诱导效应:通常一致,但有时各异。静态碳-卤键极性次序:C-F C-Cl C-Br C-I 动
5、态亲核取代反应活性:R-I R-Br R-Cl 原因:同族元素中,随原子序数增大其电子云受核 束缚 也相应减弱,反应活性增大。,静态诱导效应:分子固有性质,与键的极性(永 久极性)有关,可促进反应进行,也可阻碍反应进行。动态诱导效应:进攻试剂引起,只有助于反应 进行,不可能阻碍或延缓反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动态主导。所以,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进攻试剂接近反应物分子时,因外界电场的影响使共价键电子云分布发生改变的效应叫动态诱导效应Id,又称可极化性,它是一种暂时性极化效应,但对反应方向影响极大,Id对反应起致活作用。,NO2的-Is使C-H极化具有一定的酸性,但却不能电离出质子,Id效应使其离解,
6、静态 static(state)动态 dynamic(state),诱导效应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对反应活性中间体稳定性的影响 中心碳原子上连的烷基越多的碳正离子和碳自由基的稳定性越大,而碳负离子的稳定性正相反。(烷基此时为供电基)(2)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羧酸的酸性主要取决于O-H键离解的倾向以及共轭碱的稳定性,而诱导效应对两者均有影响。凡是烃基上带吸电基时将增加羧酸的酸性,带供电基时减小其酸性。,二.共轭效应(Conjugation),电子离域与共轭效应 电子离域:成键电子受分子中其它原子核作用产生电 子的离域现象(离域键)共轭体系:包含离域键的体系 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中原子间相互影响的电子
7、效应 CH2=CH-CH=CH2,结果:键长平均化,如:-共轭,p 共轭,:,共轭效应的主要特点,1、体系能量降低,键长平均化。2、只能沿共轭键传递,其强度不随距离的增 加而显著减弱。3、体系中能级差减少,分子吸收光谱向长波 方向移动。如乙烯和苯的质子核磁共振光谱的变化,22,4、,5、具有插烯效应。,共轭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马上会引起其它部分的电子云密度的改变。各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呈正负相间分布。,共轭效应不受传递距离的影响,单、重键交替;,共轭体系中所有原子共平面,23,插烯现象在醛分子中,甲基和醛羰基间插入一个-CH=CH-或多个-CH=CH-n 结构单元后,成为C
8、H3-CH=CH-CHO,原来分子中的-CHO对甲基的影响依然存在,即,甲基比较活泼,仍可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如,,苯酚分子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苯环上的电子形成 p-共轭。,结果:使羟基的邻、对位的碳原子 带有部分的负电荷。,例如:,25,相对强度:,Y为吸电子基团时吸电子共轭效应(-C),X为供电子基团时供电子共轭效应(+C).,又如:,具有酸性,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电负性越大,C越强。,对于-共轭体系:,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C 增强:,相同的元素,带正电荷的原子,C效应较强:,对于p-共轭体系:,+C:,电负性越大的原子,+C 效应越
9、小,同族元素:,+C:,主量子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p 轨道与双键中的轨道重叠越困难,电子离域程度小,C 越小。,静态时:(分子没有参加反应),I+C,动态时:(分子处于反应中,+C I,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在一个分子中往往是并存的,有时两种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静态共轭效应:固有/基态 动态共轭效应:反应过程/暂时效应/外电场影响,共轭效应对化学性质的影响1.酸碱性影响羧酸的酸性大小,而醇羟基中无共轭效应,其酸性极弱,胺的碱性降低,2.加成方向,甲基的+C 和+I效应,烯键末端具有亲核性,反应为亲电加成反应。,-C效应使烯酮具有亲电性,反应为亲核加成反应。,三.超共轭效应(Hyperconju
10、gation),当CH键与双键直接相连时,CH键的强度减弱,H原子的活性增加。,羰基化合物的 C 原子上的H原子在取代反应中是活泼的,超共轭效应的作用:,凡是 CH键与键的共轭叫超共轭,其产生的电子效应叫超共轭效应。但这种电子效应不如共轭效应,这是一种弱的电子效应。,使正碳离子稳定性增加:,在叔碳正离子中CH键与空的p轨道具有9个超共轭效应的可能,其结果:正电荷分散在3个碳原子上。,使C-C键变短,CH键的数目越多,超共轭效应 越强,相应的烯烃就越稳定。,I和C使碳正离子或碳自由基稳定.,sp2,四.场效应(Field effect),当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相互作用,通过空间传递的电子效应称场
11、效应。如,,邻氯代苯丙炔酸:,pKa:大,小,场效应是依赖分子的几何构型的。,当X为卤素时,虽然其沿键的吸电子效应是使COOH的酸性增强,但XH间的场效应却使氢难以电离,综合结果是场效应占据上风,降低了酸的强度。而间位或对位卤代苯丙炔酸中并无合适的空间距离形成类似的场效应。,pKa=6.07,pKa=5.67,空间距离对场效应大小的影响,五.空间效应(Steric effect),分子内或分子间不同取代基相互接近时,由于取代基的体积大小、形状不同,相互接触而引起的物理的相互作用称空间效应(位阻效应)。,两者在相互接近过程中,基团(R,R均为烷基)位阻导致相互排斥作用F张力(Face-Stra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有机化学 相关 基本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