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化学第七章.ppt
《高分子物理化学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物理化学第七章.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曹 晖,逐步聚合反应 是在低分子单体转变成高分子的过程中反应是逐步进行的。逐步聚合反应范围广泛 绝大多数的缩聚反应。在高分子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成了大量有工业价值的聚合物。,第七章 逐步聚合反应,基本特征,(1)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和单体、单体和聚合中间产物以及聚合中间产物分子之间通过功能基反应逐步进行的;(2)每一步反应都是相同功能基之间的反应,因而每步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都大致相同;(3)单体以及聚合中间产物任意两分子间都能够发生反应生成聚合度更高的产物;(4)聚合产物的聚合度是逐步增大的。,最根本的特征:聚合体系中单体分子以及聚合物分子之间都能相互反应生成聚合度更高
2、的聚合物分子。可作为逐步聚合反应的判断依据。,以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聚酯化反应为例,逐步聚合反应功能基反应类型,逐步聚合反应根据其基本的功能基反应类型可分为两大类:缩聚反应:功能基之间的反应为缩合 反应的称为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 反应;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功能基之间的反 应为加成反应的称为逐步加成聚合反 应。,缩聚反应类型:(1)聚酯化反应:包括二元醇与二元羧酸、二元酯或二元酰氯等之间的聚合反应,如:,(2)聚酰胺化反应:包括二元胺与二元羧酸、二元酯或二元酰氯等之间的聚合反应,如:,(3)聚醚化反应:二元醇和二元醇之间的聚合反应,如:,(4)聚硅氧烷化反应:硅醇之间的聚合反应,如:,缩聚反应的一
3、个共同特点是在生成聚合物分子的同时,伴随有小分子副产物的生成,如H2O、HCl、ROH等。在书写这类聚合物的结构式时,一般要求其重复结构单元的表达式必须反映功能基反应机理。,如聚酯化反应时,其反应机理是如下式所示的羧基和羟基之间的脱水反应,羧基失去的是OH,羟基失去的是H:,因此,聚酯分子结构式更准确的表达式应为(a),而不是式(b)。,重键加成逐步聚合反应,指的是一些含活泼氢功能基的亲核化合物与含亲电不饱和功能基的亲电化合物之间的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其中含活泼氢的功能基主要有NH2,NH,OH,SH,SO2H,COOH,SiH等;亲电不饱和功能基主要为一些连二双键和三键以及环氧基团等,如CCO
4、,NCO,NCS,CC,CN等。,以二异氰酸酯和二羟基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为例,其主要反应通过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加成反应进行:,与缩聚反应不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没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逐步聚合反应分类以缩聚反应为例:,按参加反应的单体数目和种类 均缩聚反应: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其重复结构单元只含有一种单体单元,其单体结构可以是XRY,聚合反应通过X和Y的相互反应进行,如由氨基酸单体合成聚酰胺,也可以是XRX,聚合反应通过X之间的相互反应进行,如由二元醇合成聚醚。,混缩聚反应:两种分别带有相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如XRX和YRY,聚合反应通过X和Y的相互反应进行,聚合产物的重复结构单
5、元由两种单体单元构成,聚合反应可看作是由两种单体相互反应生成的“隐含”单体XRRY的均缩聚反应,如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聚酯化反应。,均缩聚和混缩聚所得聚合物中只含有一种重复结构单元,是均聚物。共缩聚反应指的是由两种以上的单体参与,所得聚合物分子中含有两种以上重复结构单元的缩聚反应。共缩聚在制备无规和嵌段共聚物方面获得应用:无规共缩聚可适当降低聚合物的 Tg、Tm,可合成聚氨酯、聚酯型热塑弹性体。,按聚合产物分子链形态的不同分类线形逐步聚合反应 其单体为双功能基单体,聚合产物分子链只会向两个方向增长,生成线形高分子。,非线形逐步聚合反应 非线形逐步聚合反应的聚合产物分子链不是线形的,而是支化或交联
6、的,即聚合物分子中含有支化点,要引入支化点,必须在聚合体系中加入含三个以上功能基的单体。,平衡逐步聚合反应 指聚合反应是可逆平衡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分子可被反应中伴生的小分子副产物降解成聚合度减小的聚合物分子,如二元酸和二元醇的聚酯化反应、二元酸和二元胺的聚酰胺化反应等。,按聚合反应动力学性质不同分类,不平衡逐步聚合反应 指聚合反应为不可逆反应,聚合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可逆平衡,如氧化脱氢缩聚反应、重键加成逐步聚合反应等。,当平衡逐步聚合反应的平衡常数足够高时(K104),其降解逆反应相对于聚合反应可以忽略,也可看作是非平衡逐步聚合反应,如二元酰氯和二元胺的聚酰胺化反应等。平衡逐步聚合反应依反应条件
7、的不同,也可以以不平衡方式进行,如在聚合反应实施过程中,随时除去聚合反应伴生的小分子副产物,使可逆反应失去条件。,单体功能度 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分子要求至少含有两个以上的功能基或反应点,单体分子所含的参与聚合反应的功能基或反应点的数目叫做单体功能度(f)。,进行酯化反应,功能度为 1,与醛缩合,功能度为 3,个别单体,反应条件不同,功 能度不同,如:,1)1n功能度体系 一种单体的功能度为1,另一种单体的功能度大于1,即11、12、13、14体系,只能得到低分子化合物,属缩合反应。,对于不同的功能度体系,其产物 结构不同,2)22功能度体系 每个单体都有两个相同的功能基或反应点,可得到线形聚合
8、物,如:,缩聚反应是缩合反应多次重复结果形成聚合物的过程。,3)2功能度体系,同一单体带有两个不同(或相同)且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得到线形聚合物,如:,4)23、24功能度体系 当功能度大于2时,分子链将向多个方向增长,这样的话将得到支化甚至是交联的聚合物。例如:通过苯酚和甲醛制备酚醛树脂时,当反应程度较高时,可以得到支化甚至交联的聚合物。,线形缩聚反应机理,以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聚酯为例二元醇和二元酸第一步反应形成二聚体:,1.线形缩聚的逐步特性,三聚体,三聚体,四聚体,2,三聚体和四聚体可以相互反应,也可自身反应,也可与单体、二聚体反应。含羟基的任何聚体和含羧基的任何聚体都可以进行反应,形成
9、如下通式:,如此进行下去,分子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显示出逐步的特征。,n聚体 m聚体,(n+m)聚体 水,2.线形缩聚的可逆特性,大部分线型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但可逆程度有差别,可逆程度可由平衡常数来衡量,如聚酯化反应:,对所有缩聚反应来说,逐步特性是共有的,而可逆平衡的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别。,K值小,如聚酯化反应,K 4,副产物水对分子量影响很大;K值中等,如聚酰胺化反应,K 300 5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K值很大,在几千以上,如聚碳酸酯、聚砜可看成不可逆缩聚。,根据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将线形缩聚大致分为三类:,3.反应程度,在缩聚反应中,常用反应程度来描述反应的深度。反应程度:是已反
10、应的功能基数占起始功能基数的分数,用P表示。反应程度可以对任何一种参加反应的功能基而言。对于等物质量的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反应,设:,体系中起始二元酸和二元醇的分子 总数为N0 等于起始羧基数或羟基数 t时的聚酯分子数为N,等于残留的 羧基或羟基数,反应程度与单体转化率根本不同 单体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是指已经参加反应的单体的数目。反应程度则是指已经反应的功能基的数目。例如:一种缩聚反应,单体间双双反应很快全部变成二聚体,就单体转化率而言,转化率达100;而功能基的反应程度仅50。,在逐步聚合反应过程中,绝大部分单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相互反应生成低聚体,因而单体转化率在短
11、时间迅速达到某一极限值,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单体转化率不再有大的变化。但反应程度则随反应时间逐渐增大。,反应程度与数均聚合度的关系,代入反应程度关系式,随着反应程度P的增加,聚合产物Xn逐步增加,并且反应程度越高时,Xn随反应程度的增长速率越快。为了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必须保证聚合反应达到高的P。,对于非等物质量的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反应:r(功能基摩尔比)=起始的A(或B)功能基数/起始的B(或A)功能基数。(规定r1)Xn=(1+r)/(1+r-2rP),功能基摩尔比(r)与数均聚合度的关系,虽然聚合反应的P很难甚至永远都不能达到1,但为了方便考察r对Xn的影响,假设P1,则:,可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 物理化学 第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