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概述.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关系概述,学习目标,一公共关系的含义二公共关系的要素 结束,一、公共关系的含义,(一)什么是公共关系(二)公共关系的内涵(三)公共关系的定义(四)关于公共关系的不同定义(五)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六)相关的学科概念与实践范畴、辨析(七)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原则区别(八)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1、从静态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原始的公共关系状态 静态的 公共关系 日常的 良好的 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 状态 专门的 公共关系活动,2、从动态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3、从观念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思想)4、从理论建设角度: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 5、从社会化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2、(二)公共关系的内涵,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讲究创新,构思精巧,效果感人。着眼于人心的管理科学,在把握人心上下功夫。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无形的资产,“软竞争”的手段。,(三)公共关系的定义,定义:公共关系即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四)关于公共关系的不同定义,康非尔定义 费兰克杰夫金斯的定义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的定义莱克斯哈罗博士的定义台湾公共关系专家祝振华先生的定义中山大学王乐夫、廖为建教授的定义居延安教授的简练定义,康非尔定义,贝逊企业管理学院公共关系系主任康非尔是美国公共关系权威:公
3、共关系是一种管理科学,在所有决策和行动中都以公众利益为前提,此项原则应厘定于政策中,有社会大众阐扬,以获得谅解和信任。“厘定”一词是整理规定之意,有时刻用公众利益调整政策和行动的意思。,费兰克杰夫金斯的定义,英国公共关系协会顾问费兰克杰夫金斯为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工作包括了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各种形式的有计划的对内对外交往,旨在获取与相互理解有关的特定目标。,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的定义,1978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了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通过了公共关系的定义,称为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超势,预测后果,向组织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利益的艺术和社会科学
4、。,最全面的定义,美国社会科学家莱克斯哈罗博士,在美国公关研究和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招集65位权威人士共同研究了472条定义之后,归纳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在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建立和保持互相沟通、了解、接受与合作的渠道,参与问题和纠纷的处理;将公众的意见传递给管理部门并作出反应,明确与加强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管理责任;它还作为监视预警系统,帮助管理部门预先最好应变准备,与社会动向保持一致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它以调查研究和正确的并合乎道德的沟通技术作为主要工具。,祝振华先生的定义,台湾公共关系专家祝振华先生的定义具有很浓的中国味:公共关系是以促进了解为基础,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
5、哲学。,中山大学王乐夫、廖为建教授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内求团结完善,外求和谐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即一个社会组织在自身完善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信息沟通传播的手段,协调和改善自身的人事环境和舆论气氛,使本组织机构的各项政策、活动和产品符合于相关公众的要求,争取公众对自己的理解、信任、好感与合作,在双方互利中共同发展。,居延安教授的简练定义,复旦大学居延安教授表述恰当准确,界定清晰: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准确把握公共关系,是指一定组织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组织行为;组织和公众的关系协调是通过双向传播沟通
6、这一过程来实现的;公共关系活动并不是盲目的好无意识的,而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公共关系追求的是一种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是一种思想或意识、哲学。,综上所述:,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介 4、公共关系的本质是双向的信息交流 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五)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1、以公众为对象 2、以美誉为目标 3、以互惠为原则 4、以长远为方针 5、以真诚为信条 6、以沟通为手段,(六)相关的学科概念与实践范畴、辨析,1、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联系和区别2、公共关系与广告3、公共关
7、系与传播学4、公共关系与管理学5、公共关系与交际应酬6、公共关系与宣传7、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主要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即从个体关系的角度概括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个人在生活、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有密切联系。从内容方面说,公共关系包括了部分人际关系,主要是个人因组织的角色而形成的那些部分人际关系,公众对象中包括了许多个体对象。从方法方面说,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离不开各,种人际传播的方法,要求公关人员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个人关系必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公共
8、关系与人际关系又有区别。首先,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其次,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公众及其舆论,人际关系则包含大量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再次,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人际关系中则主要靠个人的交际技巧和能力;最后,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可见,公共关系虽然与人际关系有关,但不等于人际关系,公共关系与交际应酬,公共关系不是“半斤八两不醉,三步四步都会”。从事公共关系的专业人员,在国外有优越社会地位。A表示公共关系工作,B表示公共关系工作方式或活动方式,C表示应
9、酬交际活动,D表示公共关系工作中的应酬,A,B,D,C,公共关系与广告,广告就是一种“付费的宣传”,公共关系为“免费广告”。广告让公众买我,公共关系要公众爱我。广告的表现方式可采取文学、艺术甚至是戏剧的,乃至于神话般的夸张手法;而公共关系坚持说真话。公共关系与社会组织相伴生,而有些组织则可能自始至终无须广告。广告的效果可在短期内直接衡量;而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使政治受益非浅,成功的公共关系所获得的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效益在内的社会整体效应。,广告的作用就象赛马时,将马骑上跑道,鞭策以加快;而公共关系则象清除跑道上的沙石障碍,从而使马跑的更好。,形象的比喻,公共关系与宣传,传统的宣传
10、工作属于政治思想工作的范畴,而公共关系属于管理科学的范畴,具有管理职能。传统的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式是单向的灌输,而公共关系则强调 建立双向的信息交流网络。既要向公众及时、准确、有效的传递自己的信息,又要随时搜集、整理公众的意见并及时作出反馈,不断的改进管理。,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从营销的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促销手段。公共关系满足相互理解、理解、信任的需求,交流的是信息、观念、情感等。公共关系活动有助于市场销售,不直接满足对象的物质要求。公共关系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广泛,不仅经济组织需要推行公共关系,而政府组织以及非盈利织织均有潜力发挥作用。,(七)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原则区别,1、起因不同 2、目
11、的不同 3、工作对象不同 4、地位不同 5、工作手段不同 6、社会效果不同,(八)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公共关系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公共关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公共关系适应知识经济兴起的需要 公共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二、公共关系的要素,(一)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二)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三)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传播,1、经济组织 2、政治组织 3、文化组织 4、综合组织,组织目标,组织外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一)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二)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1、公众的三个特征(1)同质性(2)群体性(3)不变性2、公众的种类(分类),2、公众的种类(分类),(
12、1)根据组织的内外对象分类:a内部公众,如本单位职工干部b外部公众,如消费者、竞争对手、社区、政府机构等(2)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将公众分为(3)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程度可将公众分为(4)根据组织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分类,组织与公众应搞好关系,(1)顾客公众(2)政府公众(3)竞争者公众(4)社区公众(5)媒介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将公众分为:,顺意公众,指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逆意公众,指对组织的政策、行为或产品持否定态度的公众。边缘公众(中立公众),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向不明确的公众。对顺意公众,要加强联系,有效地维持这种关系;对逆意公众,要做好转化工作
13、,改变其态度;对边缘公众,应加强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防止其成为逆意公众。,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程度可将公众分为:,稳定性公众,指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关系的公众。周期性公众,指按一定规律和周期出现的公众。临时性公众,指因某一临时因素、偶发事件或专题活动而形成的公众。,根据组织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分类:,受欢迎的公众 被追求的公众 不受欢迎的公众 组织应针对不同的公众制定不同的策略,以保证公共关系工作的成功。,(三)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传播,传播是指组织利用各种媒介与公众进行沟通,争取理解与信任的过程。1、传播的特征 双向传播 真实性 时效性,2.传播媒介的种类,根据传播的广度来划分:大众传播媒介 群体传播媒介 人际传播媒介,根据传播媒介的物质形态来划分:符号系统 物 人,思考题,1、公共关系的概念有几层含义?2、公共关系的定义是什么?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如何?4、公共关系有哪些要素,如何理解公共关系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本章结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