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第3章-食品标准概述.ppt
《食品标准与法规-第3章-食品标准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标准与法规-第3章-食品标准概述.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标准与标准化(一)标准的概念1.标准(standar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2.标准概念的含义(1)标准的属性。ISO/IEC将其定义为“规范性文件”,WTO/TBT将其定义为“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标准是一种文件,但不是一般意义的文件,它是一种约束、指导人们行为的特殊的规范性文件。在国际上,标准通常是自愿性的,不是法规,它由标准机构(非权力机构)发布,由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自愿采用
2、。它不是法律、法规;但当国家法律赋予它法律效力之后,才应视同为法规。,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2)标准产生的基础。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是标准产生的基础和依据。(3)标准产生的原则和过程。制定标准的原则是协商一致。“协商一致”是指普遍同意,即对于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持反对意见,并且按照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均进行了研究,且对所有争议进行了协调,各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4)标准必备的特点。标准必须具备“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点。“共同使用”是指相关利益的各方都要用。“重复使用”是指天天用,经常用。(5)标准制定的目的
3、。制定标准的目的或出发点是获得最佳秩序,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以便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二)标准化的概念1.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2.标准化概念的含义(1)标准化的对象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可以理解
4、为产品、过程或服务的质量问题。(2)标准化是“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条款的活动”。标准化是一种活动,“标准化”活动是人类社会中每天都在进行的诸多活动中的一种,它涉及条款(主要是标准)的编写过程、征求意见过程、审查发布过程和使用过程等。,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3)标准化活动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4)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5)标准化的本质是统一。就是将公认的、成熟的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融入确定的标准中,将标准化对象统一起来。,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三)标准的基本特征1科学性
5、标准的内容并不是由制定者随心所欲决定的,而是根据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并经过科学试验制定出来的。它反映了某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2.统一性标准的本质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3.时效性 标准颁布以后,并不是永久有效的。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为5年,企业标准为3年。4.强制性 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是一种约束、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依据。标准中不允许有任何含糊不清的解释。标准不仅有“质”的规定,还要有“量”的规定,不仅对内容要有规定,对形式和对其生效的范围也要作出规定。,(四)标准化的基本特征1.经济性标准化的目的
6、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求得最佳全面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是获得最佳秩序的基础。2.民主性标准化活动只有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才能有效地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3.科学性标准化活动对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依赖性。,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三、标准与法规的关系,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标准不等于法规,但标准与法律有着密切的内在的联系。要保持市场经济良好的秩序,还必须要有完善的标准体系来支撑法规体系的实施,否则,再好的法规也难以实施到位。只有法规与标准互相配套,各自发挥特有的功能,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健康运行,全面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第一节 标准与法规概述
7、,我国标准分类,1、按标准效力性质分类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为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课堂讨论,在什么条件下,推荐性标准可以转化为强制性标准,具有强制性标准的作用?法律法规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强制性标准适用的范围内必须执行企业使用的推荐性标准,在企业范围内必须执行企业标准在本企业范围内,具有约束性,必须强制执行经济合同中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必须执行在
8、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的推荐性标准,则产品必须符合获得认证并标示认证标志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认证标准,3.1 我国标准分类,2、按标准层次(级别)分类,3.1 我国标准分类,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3.1 我国标准分类,行业标准是指我国某个行业(如农业、卫生、轻工行业)领域作为统一技术要求所指定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
9、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1 我国标准分类,地方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1 我国标准分类,企业标准是企业针对自身产品,按照企业内部需要协调和统一的技术、管理和生产等要求而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1 我国标准分类,四级标准之间
10、的关系从标准的法律级别上来说,国家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高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高于企业标准。但从标准的技术内容上说,不一定与级别一致,一般来讲企业标准的某些技术指标应严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3.1 我国标准分类,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前提: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使用者参考,3.1 我国标准分类,5、我国食品标准的分类我国食品标准按效力也有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按层次也存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标准 法规 概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