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劳动版课件:10.2 工伤保险.ppt
《高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劳动版课件:10.2 工伤保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劳动版课件:10.2 工伤保险.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章 工伤保险,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第三节 职业病赔偿第四节 安全民事赔偿与安全保险赔偿的协调关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主要内容:一、工伤认定二、劳动能力鉴定三、工伤保险待遇,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一、工伤认定(一)工伤认定的条件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应认定或视同认定为工伤的条件:(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2)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一、工伤认定(一)工伤认定的条件(3)在工作时间和
2、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4)患职业病。(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一、工伤认定(一)工伤认定的条件(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7)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法定时限内抢救无效死亡。(8)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6,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一、工伤认定(一)工伤认定的条件(9)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3、的。(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7,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一、工伤认定(二)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1)故意犯罪的。(2)醉酒或者吸毒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认定程序:,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9,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情况)。(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4、。(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0,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2、所在单位申请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法定期限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1,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3、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申请 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
5、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法定期限内,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2,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3、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申请 按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3,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
6、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4,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调查核实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5,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5、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7、法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6,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三)工伤认定的程序5、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认定社会保险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如需要等待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劳动能力鉴定事项:(一)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
8、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8,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劳动能力鉴定事项:(二)鉴定条件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劳动能力鉴定事项:(三)鉴定组织(1)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其社会保险部门、卫生部门、工会、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中国劳
9、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劳动能力鉴定事项:(三)鉴定组织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3)良好的职业品德。,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1,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四)鉴定程序,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2,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四)鉴定程序1、提出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3,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四
10、)鉴定程序2、抽取专家 设区的市级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4,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四)鉴定程序3、鉴定结论 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5,第二节 工 伤 保 险,(四)鉴定程序4、救济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申请鉴定的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劳动版课件:10.2 工伤保险 高职 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 劳动 课件 10.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