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ppt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五节 颅内肿瘤,学习要点,本节应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掌握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原则掌握常见颅内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熟悉各种影像学方法对颅内肿瘤诊断的价值与限度了解特定解剖部位好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学习难点,本节学习中的难点:神经上皮肿瘤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桥小脑角区、鞍上、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种类,颅内肿瘤起源,颅骨、脑膜、血管、垂体、颅神经、脑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颅内肿瘤分布,婴儿和儿童期幕下: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成人与老年人幕上:70%,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转移性
2、肿瘤,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价值,平片价值有限,少数能定位甚至定性脑血管造影可做定位诊断、有时定性诊断CT定位定量诊断达98%,定性80%以上MRI定位更准确CT和MRI优于平片,MRI优于CT,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1993、2000年),1神经上皮组织肿瘤2颅神经和脊神经肿瘤3脑膜肿瘤4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5生殖细胞肿瘤,6囊肿和瘤样病变7鞍区肿瘤8局部扩展性肿瘤9转移性肿瘤10未分类肿瘤,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平片),颅内压增高颅缝增宽蝶鞍改变脑回压迹增多颅壁变薄,颅内肿瘤的定位征象局限性颅骨改变蝶鞍改变钙化松果体钙斑移位,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血管移位血管形态改变血循环
3、改变,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CT与MRI),病灶显示CT: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混杂密度MRI: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混杂信号,病灶的强化表现均一强化斑状强化环状强化不规则强化,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CT与MRI),脑水肿CT:低密度MRI: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无强化,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CT与MRI),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的移位脑室与脑池的移位与变形脑室、脑池的扩大脑沟的变化脑体积的改变,脑瘤基本影像学表现(CT与MRI),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阻塞性脑积水代偿性脑积水,一、神经上皮肿瘤,占原发脑瘤40%50%,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4、一)星形细胞肿瘤,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NFI*基因转录过量表达染色体17q缺失,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53基因突变/染色体17q缺失染色体22q缺失,星形细胞瘤,Rb基因突变/染色体13q缺失P16基因突变/染色体9p缺失染色体19q缺失,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染色体10缺失,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0缺失EGF受体基因增扩,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其它基因变化,其它胶质母细胞瘤,1、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占星形细胞肿瘤的25%30%,一般发生在儿童和2030岁成人。常位于髓质内,也可累及皮质病理学:肿瘤为灶性或
5、弥漫浸润,无坏死、新生血管,水肿少见,15%20%有钙化,影像学表现,CT:大脑半球髓质内低密度病灶,与脑质分界较清,水肿及占位表现不明显。无明显强化MRI:髓质内边界清楚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明显强化,右颞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图),右额星形细胞瘤(图),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常发生于大脑半球髓质,以额叶、颞叶最常见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影像学表现(1),CT平扫: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见,多无钙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表现CT增强:
6、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影像学表现(2),MRI平扫:T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一高信号,边界不清,灶周可有水肿和占位表现MRI增强:呈不规则强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转移(图),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星形细胞肿瘤的50%。年龄多在50岁以上。肿瘤多位于髓质深部,也可累及基底节,还可通过胼胝体累及两侧脑叶。病理以坏死和出血为特征,影像学表现(CT),平扫:多呈低或低、等混杂密度。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7、95%瘤内有坏死或囊变,出血很常见,钙化少见。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明显增强:实体部分明显强化但不均一,影像学表现(MRI),平扫:实体部分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高、等混杂信号;囊变坏死在T1WI呈低、T2WI呈高信号;典型的出血在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实体部分及坏死边缘强化,不规则“花环状”强化为其特征,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图),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图),左额叶胶质母细胞瘤(图),左额叶胶质母细胞瘤(图),左侧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图),右颞叶胶质母细胞瘤级(图),概述级,占脑瘤26%,年龄515岁,男:女为3:4,位于小脑,余视神经、视交叉、丘脑、下丘脑病理局限无包膜、膨
8、胀无浸润生长,多有结节的囊,25%钙化影像学结节的囊性肿块,结节、壁强化,4、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小脑蚓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单纯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仅占原发脑肿瘤的2%5%,常见为含少突和星形细胞的混合性胶质瘤。发病高峰3540岁。85%在幕上,以额叶最常见病理学:肿瘤位于皮质下区,常累及皮质,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血运少,可有小的囊变,出血坏死少见,70%以上发生钙化,影像学表现,CT平扫:边界不清等或低密度肿块,有多发条带状或团块状钙化,囊变为边界清楚低密度
9、区。肿瘤周围无或仅有轻度水肿CT增强:2/3肿瘤轻中度强化,1/3不强化MRI平扫: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MRI增强:程度不同强化或不强化,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图),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图),混合性少突-星形-室管膜细胞瘤(图),(CT增强),左额叶混合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图),(三)成髓细胞瘤(medulloblastoma),属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占儿童原发颅内肿瘤1525%。75%在15岁以下,肿瘤好发于小脑蚓部病理学:边界清楚,血运丰富,较少囊变、出血、钙化,可沿脑脊液播散,影像学表现(CT),平
10、扫:后颅窝中线类圆形均一略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四脑室受压,向前移位。室管膜下转移时脑室周围可见略高密度带状影增强:多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为带状强化,影像学表现(MRI),平扫:T1WI呈低、T2WI呈高信号,类圆形,边界清楚。四脑室受压变形、前上移位,常伴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增强:多呈明显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灶也明显强化,成髓细胞瘤(图),小脑蚓部成髓细胞瘤(图),(四)室管膜瘤(ependymoma),概述 占颅内肿瘤35%、占神经上皮肿瘤12%;儿童多见(15岁);70%位于幕下,四脑室最多见,依次侧、三脑室、导水管、脊髓、马尾、大脑半球;1020%脑脊液转移病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影像 诊断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