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相化反应器.ppt
《非均相化反应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均相化反应器.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非均相化学反应器,第十四章 非均相化学反应器,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第二节 气-液相反应器,非均相反应的特点:?存在不同“相”之间的物质传递,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一、固相催化反应与固体催化剂二、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三、固相催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四、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与操作,本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一、固相催化反应与固体催化剂(一)催化反应的特征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催 化 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在反应前后并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反应:均相催化反应、非均相催化反应应 用:有机废气的催化氧化处理(Pt,Mn-Cu,Mn-
2、Fe);低浓度废水、污染地下水的高级氧化处理(TiO2);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硝酸根废水、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催化还原处理(Fe)。,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催化剂能够反复利用,所以一般情况下催化剂的用量很少。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历程和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产物。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即不改变化学平衡关系。催化剂对反应有较好的选择性,一种催化剂一般只能催化特定的一个或一类反应。,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催化反应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1)活性物质:催化剂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组分,它常被分散固定在多孔物质的表面。(金属、金属氧化物)(2)载体(
3、担体):载体常常是多孔性物质,主要作用是提供大的表面和微孔,使催化活性物质附着在外部及内部表面。(3)促进剂:改善催化剂活性(氨催化合成铁催化剂CaO)(4)抑制剂:抑制催化剂活性,增强稳定性(银催化剂中加入卤化物控制乙烯的完全氧化),(二)固体催化剂1、固体催化剂的组成活性物质、载体、助催化剂、抑制剂,影响催化剂寿命的主要因素?,沸,表常用的固相催化剂载体,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1)比表面积(as)(specific Surface Area)包括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以as表示。大多数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51000m2/g之间。(2)孔体积(Vg)和孔隙率(p)每克催化剂
4、内部微孔所占的体积。孔隙率是固体催化剂颗粒孔容积占总体积的分率。(3)固体密度(s)和颗粒密度(P):固体密度(s):指催化剂固体物质本身的密度。颗粒密度(P):指单位体积固体催化剂颗粒(包括孔体积)的质量。,2.固体催化剂的物理性状,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4)微孔的结构与孔体积分布(5)颗粒堆积密度(b)固体催化剂填充层的密度(质量与填充层体积之比)(6)填充层空隙率(b)固体催化剂填充层内空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二、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固相催化反应的发生场所:,反应物的外扩散;反应物的内扩散;反应物的吸附;表面反应;产物的脱附;产物的内扩散;产物的外扩散,流体主体
5、,边界层,扩散过程动力学过程(表面过程),催化剂的表面(外、内表面),多步骤串联过程固相反应速率与反应本身和反应组分的扩散有关反应速率取决于慢步骤,该步骤称为控制步骤(rate controlling step)扩散控制(传质控制)、动力学控制反应达到定常态时,各步骤的速率相等,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固相催化反应的特点,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三、固相催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一)化学吸附与脱附速率,固相催化反应的本质:化学吸附表面反应脱附气固反应为例,表观吸附速率吸附速率-脱附速率,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速率脱附速率,吸附平衡方程(KA为吸附平衡常数),(14.1.11
6、),(二)表面化学反应,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表观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14.1.17),(14.1.18),反应 的基本过程,(三)本征动力学,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基本假设:三个反应步骤中必然存在一个控制步骤;除控制步骤外,其它步骤处于平衡状态;吸附过程和脱附过程属理想过程,即可用朗格谬尔吸附模型来描述。,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14.1.25),各过程的速率方程,(气-固相反应),1.反应物吸附过程控制,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14.1.31),2.表面反应过程控制,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14.1.38),3.产物脱附过程控制
7、,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14.1.45),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幂函数型的速率方程,特点:形式简单,计算方便,比较适用于反应的控制不如双曲线型的速率方程能反映反应的机理,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四)本征动力学方程的实验测定,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实验的关键:排除外扩散和内扩散过程的影响排除外扩散影响的方法:加大流体速度,提高流体湍流程度,可以减小边界层的厚度,使边界层的扩散阻力小到足以忽略的程度 排除内扩散影响的方法:尽量减小催化剂的颗粒直径,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有外扩散阻力,高流速区无外扩散阻力,消除外扩散影响的实验条件的确定方法,(h1h2),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有内扩散阻
8、力,无内扩散阻力,消除内扩散影响的实验条件的确定方法,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思考题: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各处的反应速率是否相同?为什么?,内部各处浓度不同、温度也有可能不同。,本征动力学方程不便于应用,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四、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一)宏观反应速率,宏观反应速率(RA):催化剂颗粒体积为基准的平均反应速率。,本征反应速率、催化剂颗粒大小、形状、扩散速率,影响因素:,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二)催化剂的有效系数(effective factor、亦称效率因子),半径位置,(三)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球形固体催化剂内反应物A的浓度分布,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1.球形催
9、化剂的基本方程,A从rdr面的进入量:,A从r面的排出量:,A的反应量:,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2.球形催化剂内的浓度分布方程,球形催化剂的最大反应速率,(n级反应),球形催化剂的内部最大扩散速率式,催化剂内部球心处的A的浓度为零,浓度梯度达到最大,s称西勒(Thiele)模数,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以催化剂颗粒体积为基准的最大反应速率与最大内扩散速率的比值。反映了反应过程受内扩散及本征反应的影响程度。内扩散阻力越大,De越小,s值则越大。,s称西勒(Thiele)模数的物理意义,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对于1级反应 n1,颗粒内部浓度分布,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
10、3.球形催化剂内的宏观速率方程,(1级反应),(14.1.62),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由催化剂的有效系数的定义:,(14.1.64),(14.1.62),【例题14.1.1】利用直径为0.3cm的球形硅铝催化剂进行粗柴油的催化分解反应,该反应可以认为一级反应,且在630时的本征动力学方程为rA=7.9910-7pA mol/(scm3)。已知粗柴油的有效扩散系De=7.8210-4 cm2/s,试计算该催化反应的催化剂的有效系数。,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根据气体方程:,所以本征动力学方程的反应常数为:,一级反应的西勒数为:,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解:,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4.西勒模
11、数对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14.1.64),值越小:,反应速率与扩散速率的比值越小,宏观反应速率受扩散的影响就越小。,值越大:,反应速率与扩散速率的比值越大,宏观反应速率受扩散的影响就越大。,反应动力学控制,扩散控制,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操作方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多用于气-固催化反应,其一般操作方式是气体从上而下通过床层。应 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废水/废气的催化处理。特 点:催化反应大多数都伴随着热效应,反应器的温度控制是反应器操作的关键。反应器类型:热交换方式可分为绝热式反应器、换热式反应器、自热式反应器等。,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与操作(一)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第一节 固相催化
12、反应器,对已知原料组成和要实现的转化率,计算求出反应器的体积、催化剂的需要量、床层高度以及有关的工艺参数等。,设计简化模型:一维拟均相理想模型(最简单的模型)的基本假设:流体在反应器内径向温度、浓度均一,仅沿轴向变化,流体流动相当于推流式反应器。流体与催化剂在同一截面处的温度、反应物浓度相同,固定床反应器设计的主要任务:,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1.等温反应器的设计,反应速率方程,根据设计方程可求出m、继而可求出床层高度,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物料衡算式的推导,对于厚度为dL的床层微体积单元,A的进入量:qnAA的流出量:qnAdqnAA的反应量:A的积累量:0,【例题】三氯乙烯(TCE:C
13、2HCl3)与TiO2接触反应时,大部分转化成CO2和HCl(Cl-),还生成少量的COCl2和CHCl3。TCE浓度为c0=0.02 mol/m3的地下水用填充TiO2的反应器分解,流量为qV=0.05m3/s,分解反应的速率是:,式中反应速率常数a、b分别为:a=0.029 m3/(skg),b=109m3/mol。求TCE浓度减少80%所需催化剂质量m。,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解:,代入数据求得:,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得:,由式,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物料衡算式反应速率方程(温度、转化率),2.非等温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设计,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二)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与操作,
14、颗粒的流化及流化态的各种形式,流化床反应器:催化剂颗粒处于流态化状态的反应器,1.固体粒子的流化态与流化床反应器,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流化床的主要优点:热能效率高,床内温度易于维持均匀;传质效率高;颗粒一般较小,可以消除内扩散的影响;反应器的结构简单。流化床的主要不足:能量消耗大;颗粒间的磨损和带出造成催化剂的损耗;气固反应的流动状态不均匀,会降低气固接触面积;颗粒的流动基本上时全混流,同时造成流体的返混,影响反应速率。,流化床反应器设计的简化模型均相模型(全混流模型、活塞流模型),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2.流化床的设计,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模型物料平衡式热量平衡式流体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
15、(1)催化反应有哪些基本特征?(2)固体催化剂的一般组成是什么?载体在固体催化剂中起什么作用?(3)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哪些步骤?(4)固相催化反应有哪些基本特点?(5)固相催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过程包括哪些步骤?(6)在进行本征动力学速率方程的实验测定中,如何消除外扩散和内扩散的影响?分别如何确定实验条件?,本节思考题,第一节 固相催化反应器,(7)催化剂有效系数的基本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用途?(8)催化西勒(Thiele)模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具体说明西勒(Thiele)模数的大小如何影响催化剂的有效系数?(9)简述影响球形催化剂有效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10)什么是流化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均相 反应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