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ppt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解读,泗洪县中心医院 陈伟2017-09,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定义,根据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cTn)测定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两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相当,严重程度不同区别主要是缺血是否严重到导致心肌损伤,并可以定量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推荐类别(国际通用方式),I类:指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II类:指有用和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者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者治疗。IIa类:有关证据和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者治疗是合理的。IIa类:有关证据和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有效,可以
2、考虑应用。,III类:指已证实和一致公认无用和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证据来源水平表达,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者荟萃分析。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者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病理生理学,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病理生理基础主要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或)易损斑块破裂或糜烂所致的急性血栓形成,伴或不伴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减低和心肌缺血。斑块糜烂多见于女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诊断,一、临床表现:典型胸痛是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并且向左上
3、臂、颈或颌放射,可以间歇性或者持续性。不典型常见于老年人、女性、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或者痴呆患者,包括上腹痛、类似消化不良症状和孤立性呼吸困难,注意服硝酸酯类药物能缓解不是心绞痛的特异性表现,因为部分其他原因的急性胸痛应用硝酸酯也有效。,二、体格检查:一般没有特殊表现,高危患者有心功能不全表现。三、诊断方法1、心电图:特征性的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下移、一过性ST段抬高和T波改变。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2、心肌标志物:cTn是NSTE-ACS最敏感,和最特异性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心肌梗死后迅速下降,对判断心肌损伤时间和诊断早期再梗死,可以提供补充诊断,高敏肌钙蛋白(h
4、s-cTn)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有预测价值,可以减少肌“钙蛋白盲区”时间,更早预测心肌梗死,建议进行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并60分钟内获得结果(I,A)。,危险分层,建议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生命体征和体检发现、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给出初始诊断和最初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分层(I,A)一、临床表现:除临床统一的风险特征如高龄、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外,发病临床表现能高度预测早期预后。如静息性胸痛、发作频繁、就诊时心动过速、低血压、心衰新出现二尖瓣反流,提示预后不良。,二、心电图:发病初心电图表现与患者预后相关,ST段下移导联数和幅度,越大心肌缺血范围越大,风险越大,ST段压低伴短暂抬高,风险更高。三、生化指标:就诊
5、时 hs-cTn水平越高,死亡风险越大,B型脑钠肽提高预后判断,高敏C反应蛋白。四、缺血风险评估:包括GRACE 风险评分,TIMI风险评分心电监测:恶性心律失常是早期患者死亡重要原因,心电监测24小时。五、出血风险评估:冠脉造影患者ACUITY评分(包括年龄、女性、肌酐升高、白血病计数、贫血、NSTEMI或STEMI表现),NSTE-ACS TIMI危险评分,治疗,一、一般治疗1、氧疗:动脉血氧饱和度90%,呼吸窘迫或其他低氧血症高危患者(I,C)。2、吗啡:没有禁忌症,最大耐受量抗心肌缺血药物后仍持续性缺血胸痛(IIb,B)。3、除阿司匹林外不应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物,因为可以增加心血管事件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T 抬高 急性 综合征 诊断 治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