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临床实践和管理.ppt
《静脉输液临床实践和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临床实践和管理.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脉输液临床护理实践和化疗防护章小飞,主要内容,输液治疗护理的概况输液风险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与注意事项血管通路的选择和置入CVC/PICC静脉导管日常维护化疗防护,静脉输液的现状,是一种应用最普遍的治疗方式,国内98%的医院患者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最频繁的无菌操作是一种 有创治疗为细菌进入静脉提供了直接通道具有潜在的感染及并发症危险,中国输液治疗状况,输液治疗量大 104亿瓶/年;8瓶/人(2009年)从业人员相对较多 219万人人力不足行业标准制定滞后人员培训不到位药物治疗的复杂性增加输液器具的使用欠规范输液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我院静脉输液团队建立,2003年建立深静脉置管会诊小组2005
2、年完善深静脉置管会诊小组2007年建立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小组2009年设立PICC护理门诊2011年成立静脉输液专科护理指导小组,静脉输液治疗的范畴,液体与电解质的治疗抗感染的治疗抗肿瘤的治疗全血与血液成分输注镇痛治疗营养治疗,临床输液实践类型(地点、药物种类、治疗方案、患者),门诊(普通门诊、化疗门诊、VIP)抗感染治疗抗肿瘤治疗镇痛治疗,病房(普通病房、监护室、VIP)抗肿瘤治疗(化疗)化疗肠外营养治疗生物治疗,手术室(住院手术、门诊手术)全血及血液成分输入水电解质治疗麻醉药物给药,急诊/急救(急诊、急诊观察、急救车)全血及血液成分输入抗感染治疗,患者类型:新生儿/小儿患者 老年患者(65岁
3、或 65 岁以上),输液风险有哪些,医疗差错并发症:静脉炎、渗出、外渗、栓塞(药物、血液),空气栓塞,CRBSI发热反应药物反应药液浪费/药效影响(连接松脱)血管损伤(钢针反复穿刺)导管断裂/破损,病人风险,医护人员风险,职业安全:血源性暴露(锐器、针刺伤害),生物性(药物配置)心理性(压力),物理性(腰肌劳损)医疗差错造成职业发展影响,吊销执照,员工基础/进阶培训新员工培训专业队伍,医院人力资源欠缺缺乏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流程,没有标准/规范流程复杂/简单执行监督欠缺,效率差/不易使用导致并发症材料、材质不当,输液风险发生的原因,建立有效的输液质量控制模式,建立有效模式,临床行为,技术问题,管
4、理流程问题,数据,技术改进方案,标准/SOP,培训,经验借鉴,优化流程,监控工具,培训,Technology,Skills,Management,质量改进生产力提高患者满意,指南/标准/规范重要性,从指南中学习、了解正确的事1、美国CDC CRSBI指南2、美国输液治疗实践标准3、中华护理学会“输液治疗护理实践”4、结合医院现状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规程5、操作及静脉输液质量评分标准,美国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全球输液管理的权威标准之一内容1.护理实践2.患者护理3.文件4.感染预防和安全依从性5.输液装置6.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7.通路装置8.穿刺部位的护理和维护9.输液治疗相关的并发症10.其他
5、输液治疗相关的程序11.非血管通路的装置12.输液治疗方法,指南强调能将最佳的现有循证证据整合到每一个标准之中,标签 引起的医疗差错,你知道吗?,美国每年估计约9.8万人死于以用药差错为主的医疗差错,9.8万,专家估算中国用药错误每天在每家医院至少发生一起,用药差错的原因中47%是产品标签、包装和其他问题,每天一起,47%,标签 引起的医疗差错,因不同剂量的肝素包装相同,人为的过错导致2个早产儿死亡 美国,2006年9月18日,中国某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致8名新生儿死亡,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薄弱,其中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标识 中国,2008年9月15日,因护士疏忽,没有把封管液放在规定
6、区域,而将使用过的封管液重复使用于病人,广州大良医院承诺病人半年内病毒检验,并给予赔偿。中国,2012年5月24日,医疗差错标签管理,只要运用严谨的核对体制和合适的医疗器械,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严谨的核对体制,认真查对医嘱,核对用药病人,核对给药剂量,核对有效期,合适的医疗器械,2011美国INS实践标准,优先使用单剂量和预制的输液(预充式导管冲洗器),避免在液体包装上直接书写或使用记号笔做标记,一、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与注意事项,内容要点,液体理化性质与静脉输液治疗静脉用药配伍注意事项静脉药物的配置药物输注速度的控制抗菌药物的静脉应用抗肿瘤药物静脉应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TPN)
7、应用中药注射剂静脉应用,(一)药物性质与静脉输液,PH值渗透压刺激性,血液pH值为 pH9.0为强碱性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pH 8.0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pH值,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低渗溶液:340mOsm/L如10%葡萄糖,渗透压,低渗溶液 340mOsm/L吸取细胞内水份,血管内膜脱水、内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损-静脉炎、静脉痉挛、血栓形成。不常用于稀释配置药物,渗透压与静脉炎的关系,渗透压与细胞体积,低渗 Hypotonic,等渗 Isotonic,高渗 Hypertonic,渗透
8、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高度危险 600mOsm/L中度危险 400-600mOsm/L低度危险 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渗透压,1g先锋在不同溶液中的渗透压变化,1g先锋 加入 溶液(mOsm/L)溶液量(ml)渗透压 无菌注射用水 10 340 0.9%氯化钠 10 600 0.9%氯化钠 20 426 0.9%氯化钠 50 344 0.9%氯化钠 100 317 5%葡萄糖 50 321,临床常用药物渗透压,药物 渗透压5-FU 6503%氯化钠 1030 TPN 1400甘露醇 10985%碳酸氢钠 11905
9、0%葡萄糖 2526,药液的刺激性,抗生素:静脉刺激性大,如头孢他啶、万古霉素、克林霉 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等电解质:高浓度补钾(20静脉补钾)营养性药物、高渗性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类、卡文、果 糖、20%甘露醇、50%葡萄糖、力太、玺太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压宁定、去甲肾 上腺素、硝普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刺激性大、高浓度给药(如可达龙抗肿瘤药物:发疱性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氮介、长春新 碱、长春花碱等 刺激性药物:如卡氮介、氮烯咪案、足叶乙苷、链脲霉素等 中成药制剂:如华蟾素、痰热清,(二)静脉用药配伍注意事项,1、新药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2、在不
10、了解其他药物对某药的影响时,应单独使用3、两种药混合时,一次只加一种药到输液中,混匀后液体外观无异常再加另一种药。有色药液最后加入输入液中。4、执行注射器单用5、根据药物性质合理选择溶媒,避免发生理化反应。6、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存在配伍禁忌的两组药液序贯给药时,应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静脉药物的配置,溶媒若有自备溶媒则使用自备溶媒,如洛赛克注射剂注射用水为制剂溶媒,少部分以非水溶媒为溶剂。粉针剂一般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待其完全溶解后使用。例:泰索帝的溶剂为浓度13%w/w的注射用乙醇水溶液。,静脉药物的配置,稀释液 选择与药物相容、并保持稳定的注射液。头孢菌素类+碳酸氢钠注射液沉淀
11、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乳酸盐液 不相容 青霉素+10%葡萄糖4h效价降低18.34%(81.66%)青霉素+生理盐水4h效价降低1.02%(98.98%,青霉素钠在不同溶媒不同时间中的含量变化,配置,(1)为加速溶解,可采用适当振摇、加温、增加溶媒等方法,促进其全部溶解 头孢哌酮/舒巴坦如溶解后不透明,为稀释液PH过低所致,可适当增加稀释液或加少量碳酸氢钠注射液 顺铂需加热后较易溶解 若溶解后出现溶解浑浊、沉淀、变色,悬液、乳浊液出现分层,油珠析出等异样,立即停止使用。,配置,(2)配置药液尽量使其成为等渗、无菌、接 近体内酸碱度和体温的溶液(3)药液稀释浓度要符合要求 药液过浓 易刺激血管引起
12、注射部位局部刺激 疼痛,发生静脉炎或其他不良反应。药液量过大 则会出现药液注射时间延长、不稳定、降效等。,药液过浓,病例1:患者 女性 44岁 因咽痛、发热、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8g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脉滴注,输入后约1小时。患者出现血尿,为全程血尿,尿内无血丝血块、伴酸痛,尿少,次日查肌酐459.5umol/L,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药品不良反映信息通报(第20期)发布,配置,(4)现配现用表2 舒氨西林在不同溶媒不同时间中含量变化,配置,(5)尽量单独配置。不要几种药物同时混合在同一瓶内,以免发生肉眼观察不到的相互作用、出现物理、化学、药理的变化。如PH值改变、减效、毒性增加
13、或其他作用。青霉素+氨茶碱配伍青霉素分解加快 氨苄西林+左氧佛沙星PH升高,左氧氟沙星不稳定 大环内酯类+茶碱茶碱血药浓度升高,易生毒性反应,(三)药物输注速度的控制,输注速度过快 1、内毒素敏感者易发生输液反应 2、可引起患者不适或病情恶化 可使循环血量突然增加,加重心脏负 担,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过快,超出安全治疗范围,易产生毒性作用。引起静脉炎,速度过快 病例4 患者 女 8岁,行“右踝疤痕切除+取植皮术”。术后第3d右踝伤口局部有绿色渗出,给予万古霉素05g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输液速度为60滴/min),qd.第2d输注5min后患者立即出现头面部、颈
14、部、胸部等皮肤潮红,伴瘙痒感,脉搏112次/min/呼吸17次/min.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注,2L/min吸氧,后症状逐渐好转。浙江预防医学,2009.21(2):66,输注速度过慢 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起不到抢救和治疗效果 药物较长时间滞留于液体中,药效降低。,如何控制输液速度,1、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和治疗目的 通常:成人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 限制体液或维持血压者20滴/分;心肺、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超过30滴/分 大出血严重脱水患者要迅速滴入,待平稳后控制 在90滴/分左右。,如何控制输液速度,2 根据药物的性质 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等药物,治疗安全
15、范围窄,药物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超过安全治疗范围极易引起毒性反应。宜关注滴速 红霉素、林霉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等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不宜过快。低渗液体输入过快,可能导致肺水肿或充血性心衰。高渗液体输入过快,可能引起渗透性利尿造成脱水。,抗菌药物的静脉应用,(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1、青霉素类稀释液:大部分药物均可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为稀释液如:青霉素G最适宜PH值为6.06.5,葡萄糖注射液(PH3.25.5)二者配伍,配置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其效价愈降低,产生的致敏原也越多配伍:不宜与其他抗菌药物混合于同一静脉输液瓶中。不宜与不可配伍的药物用同一输液器序贯输入青霉素类药
16、物,放置时间越长,药效降低越快;应采用高浓度、小容量及较快速度静注等方法。一般应在0.5h1h内静滴完毕。,2、头孢菌素类稀释液:0.9%氯化钠注射液,有的也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此类药物在碱性条件下可析出沉淀,所以不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配伍: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相溶,不能混合在同一静脉输液瓶中。,与四环素类、红霉素、葡萄糖酸钙、氯化钙、去甲肾上腺、间羟胺、维生素C、维生素B族、苯妥英纳等药物有配伍禁忌。不宜与不可配伍的药物用同一输液器序贯输入 连续静脉输入注射用头孢匹胺/先锋必与依替米星输液器中液体呈乳白色。连续静脉输入注射用奥硝唑与头孢唑圬,输液器本瓶中呈红色 注
17、射用头孢美唑钠、头孢匹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等、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在用药期间和以后数天内,应避免饮酒和服含酒精的药物、饮料等。,甲硫四氮唑侧链可抑制乙醇去氢酶的活性,故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静脉注射含乙醇药物,将使血中乙醇积聚,出现嗜睡、幻觉等双硫醒样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和停药后5天内,患者不能饮酒、口服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氨曲南 溶液制备:静注每瓶用注射用水6-10ml溶解 静滴1g至少用3ml注射用水溶解,再用0.9¥氯化钠、5%或10%葡萄糖、林格氏注射液稀释,浓度2%给药速度:静注3-5min;静滴20-60min 与奥硝唑混合后可发生变色。,抗菌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输液 临床 实践 管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