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电磁学.ppt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电磁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电磁学.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第二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2.1 物质的电性质2.2 静电场中的导体2.3 电容和电容器 2.4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2.5 电介质中静电场的基本定理2.6 边值关系和有介质存在时的唯一性定理,2.1 物质的电性质,1、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 2、物质的电结构,2.1.1 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1、根据导电能力的强弱,通常把物质分为三类:导体 电荷很容易在其中移动的物质。电阻率范围:10-8m 105m 绝缘体 转移和传导电荷能力很差的物质。电阻率范围:106 m 1018m 半导体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物质。电阻率范围:106m 106m,2、等离子体和超导体,部
2、分或完全电离的气体,由大量自由电子和正离子以及中性原子、分子组成的电中性物质系统。是有序态最差的聚集态。是宇宙物质存在的主要形态,宇宙中99.9%的物质是等离子体。超导体 处于电阻为零(1028 m)的超导状态的物体。,图2.1 北极光,图2.2太阳风,图2.3宇宙中的星云,图2.4 中科院合肥等离子研究所的超导托卡马克HT7U装置,图2.5 超导体的发现者荷兰物理学家默林-昂纳斯,2.1.2 物质的电结构,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载流子)绝缘体中有大量的“束缚电荷”,几乎没有载流子。半导体中的载流子主要是杂质电离出来的电子和空穴。超导体中的超导电子,实际上是电子对(库珀对),2.2 静
3、电场中的导体,1、静电平衡与静电平衡条件2、静电平衡导体上的电荷分布3、导体壳与唯一性定理,2.2.1 静电平衡与静电平衡条件,静电平衡 当带电系统的电荷分布状态稳定不变,从而其电场分布也不随时间变化时,称该带电系统达到了静电平衡。均匀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导体内的场强处处为零。“均匀”是指质料均匀,温度均匀。推断其电场分布特点(1)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2)靠近导体表面外侧处的场强处处与表面垂直,2.2.2 静电平衡导体上的电荷分布特点,(1)体内无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2)导体表面的面电荷密度与该处表面外附近的场强在数值上成比例:(3)表面的曲率影响面电荷密度,进而影响
4、场强,尖端放电现象。即导体尖端附近场强强,平坦地方次之,凹进去的地方最弱。,图2.6 面电荷密度分布示意图,2、导体在静电场中性质的应用,避雷针场致发射显微镜感应起电机,图2.7 避雷针工作原理,图2.8 场离子显微镜原理,图2.9场致发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1nm,放大率6.5105),图2.11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示意图,图2.10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展示图,2.2.3 导体壳与唯一性定理,(1)腔内无带电体情形基本性质当导体腔内无带电体时,静电平衡下,导体壳的内表面处处无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空腔内没有电场,空腔内电势处处相等。法拉第圆筒 内表面无电荷的实验验证。库仑平方反比定律的
5、精确验证,(2)腔内有带电体情形,基本性质当导体壳腔内有其它带电体时,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壳的内表面所带电荷与腔内电荷的代数和为0。静电屏蔽 如前所述,导体壳的外表面保护了它所包围的区域,使之不受导体壳外表面上的电荷或外界电荷的影响,这个现象称为静电屏蔽。,图2.12 静电屏蔽,图2.12(a)腔内无电荷,图2.12(b)腔内有电荷,图2.12(c)导体腔接地,图2.12(d)c的等效图,(3)静电场边值问题的唯一性定理,问题的提出通过给定各个导体的形状、大小、导体的相对位置、各个导体的电势或电量以及包围电场空间的边界面上的电势(称为边界条件),静电场的解是否存在?这是静电学的典型问题,称为
6、静电场的边值问题。如果静电场解存在的话,它是否唯一,即解的唯一性问题?这在电磁学中称为唯一性定理。,唯一性定理的表述,当给定电场的边界条件,即给定包围电场空间的边界面S上的电势US,给定S面内各导体的形状、大小及导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再给定下列两条件之一:S面内每个导体的电势Ui;S面内每个导体上的总电量qi;i为导体的编号,则在以S为边界面的电场空间内满足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的静电场解是唯一的。,三个引理,一、在无电荷的空间里电势不可能有极大值和极小值。二、若所有导体的电势为0,则导体以外空间的电势处处为0。三、若所有导体都不带电,则各导体的电势都相等。,唯一性定理的证明及镜像法的引入,分别
7、给定下列边界条件之一的唯一性定理的证明:边界条件为给定每个导体的电势情况;边界条件为给定每个导体的电量情况;电像法的引入接地导体壳的静电屏蔽作用,2.3 电容和电容器,1、孤立导体的电容 2、电容器及其电容的计算3、电容器的串并联,2.3.1 孤立导体的电容,“孤立”导体是指该导体附近没有其它导体和带电体。理论和实验表明,孤立带电导体的电势与其电量q成比例。比例系数是一个只与孤立导体几何形状有关,而与U、q无关的量,称为孤立导体的电容。单位:法拉F,1F=1C/V=106uF=1012pF,2.3.2 电容器及其电容的计算,1、电容器 由导体壳和其腔内的导体组成的导体系统叫做电容器。组成电容器
8、的两个导体面叫做电容器的极板。电容 CAB与两导体的尺寸、形状和相对位置有关,与qA和UAUB无关。,图2.13 电容器,图2.14 常用的电容器,2、电容器电容的计算,一般先计算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再计算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最后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公式计算出电容。(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2)同心球面电容器的电容(3)同轴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图2.15 平行板电容器,图2.16 同心球面电容器,图2.17 同轴圆柱形电容器,2.3.3 电容器的串并联,1、电容器的并联(增加电容量)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电容之和。CC1 C1 Cn,图2.18 电容器并联,2、电容器的串联,可增加耐电压能力,但很少
9、使用。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倒数之和。,图2.19 电容器串联,电容器的几点说明,1、电容器是一种特殊的两导体系统利用导体壳的屏蔽作用使空腔内的电场分布仅由电容器的两极板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决定,且两极板的带电量一定是等量异号的。所谓导体的几何形状就是指两极板的几何形状,电容器的电量就是任一极板上的电量。2、任意导体组,当导体带电并达到静电平衡时,每个导体上有一定的电荷分布,有一定的总电量和一定的电势。其中任意两导体之间都有电容,但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与周围其他导体都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称这两个导体为电容器。,2.4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1、电介质的极化2、极化强
10、度与退极化场3、电介质的极化规律,2.4.1 电介质的极化,1、电介质(dielectrics)是绝缘体,内部大量的束缚电荷。与导体和静电场的相互作用,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重要差别。都会在电场作用下出现宏观电荷,反过来影响电场(消弱原来的电场)电介质的极化电荷;导体感应自由电荷。部分抵消外电场;完全抵消外电场。,2、极化的微观机制,(1)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 没有外电场时,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整个分子没有电矩,称为无极分子。加外电场后,无极电介质产生了电偶极矩(感生电矩),在和外电场垂直的两个端面出现正负电荷,即极化电荷,这就是电介质的极化。由于电子质量比原子核小得多,主要是电子位
11、移,因此无极分子的极化机制常称为电子位移极化。,(2)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没有外电场时,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形成一定的电偶极矩,称为有极分子。无外场时,所有分子的固有电矩的矢量和为0,宏观上不产生电场。加外电场后,分子电矩方向不同程度的转向外电场方向,在和外电场垂直的两端面上多少产生一些极化电荷,这种极化机制称为取向极化。电子位移极化效应在任何电介质中都存在,而分子取向极化只发生在有极分子电介质中。,2.4.2 极化强度与退极化场,1、极化强度矢量P(1)定义:单位体积内介质分子的电偶极矩矢量和。是定量描述电介质内各极化状态(极化程度和极化方向)的物理量。单位:C/m2 如果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电场 中的 导体 电介质 电磁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