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ppt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李吉均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南京师大地理科学学院,二零零三年二月,前言: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原因,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有无内在联系3、青藏高原隆起是主要原因,一、高原隆升过程,1.构造事件还是气候变化?从始新世以来高原经历了三次构造隆升与两次夷平,目前是青藏高原隆升最高的时期 2.沉积相与环境记录34 Ma是环境变化最大时期,李吉均等:,主要隆升阶段,8-7Ma开始逐步隆升 3.6Ma开始急剧隆升 1.8Ma脉冲隆升 脉冲隆升 0.15Ma脉冲隆升,Zhang Peizhen,Peter Molnar:气候变化,Paul Toppnnier,Xu Zhiqin
2、 et al:Oblique stepwise rise and growth,二、亚洲季风演化,(一)、沉积相与环境记录1、8Ma左右:亚洲气候变干,印度洋季风加强,中国北方红粘土(风成)沉积,三趾马草原动物大繁衍2、34Ma:祁连山北麓、临夏及龙门山构造事件,酒泉盆地3.3Ma喜冷的云杉林开始出现 3、2.6Ma:构造事件(贵德盆地)与黄土堆积开始表示现代冬季风出现 4、1.20.8Ma:构造事件(酒泉、新疆天山)、河西与新疆黄土开始堆积,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 5、0.15Ma:构造事件、马兰黄土、珠峰冰期,六盘山地区,高原北部,图9 老君庙岩性剖面(a)、古地磁极性(c)及其与标准年表(d
3、)的对比.粒度(b)和沉积相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北部从约7 Ma开始逐步较快速的隆升,形成渐进不整合面U1,沉积环境由原来的湖相和水下扇三角洲逐步转换成陆上洪积扇,平均粒径明显增大,从约3.7Ma开始高原产生急剧快速的隆升,形成角度不整合面U2,然后再经过约1.8-1.2、0.9和0.13Ma等阶段性快速隆升,高原北部最终被抬升到现今的高度,洪水坝河剖面初步磁性地层及 其与标准磁极性柱的对比,酒东盆地两个剖面初步磁性地层结果共同说明,祁连山主峰地区从约 8.7 Ma 开始缓慢隆升,约7Ma开始逐步较快隆升.,沙沟河河口地貌(A-A),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仿 真 显 示 的 二 郎 山 掌 夷 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藏高原 亚洲 季风 演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