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不动杆菌感染的合理选药.ppt
《难治性不动杆菌感染的合理选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治性不动杆菌感染的合理选药.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难治性不动杆菌感染的合理选药,达州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室:sirpeng 网站:,-需要copy课件的朋友,请登录论坛下载!,我院细菌培养分析,24/99,19/64,资料来源: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2月18日我院细菌培养,我院细菌培养分析,24.2,29.7,鲍曼不动杆菌占全部菌株的比率,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科室,不动杆菌的分类,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分为6种: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ii)醋酸钙不动杆菌(A.calcoaceticus)溶血不动杆菌(A.haemolytius)琼氏不动杆菌(A.junii)鲁菲不动杆菌(A.lwoffi)约翰逊不动杆菌(A.j
2、ohnsonii),不动杆菌的特点,生存能力强、抵抗力强、定植率高、耐药率高。有研究发现,在家具的塑料贴膜表面,鲍曼不动杆菌可存活25 天,而其他的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存活时间均少于24 小时。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主要在水体和土壤中,对弱碱性环境耐受,营养要求不高,适宜在潮湿环境中生存,如浴盆、洗手的肥皂等处。该菌粘附力极强,易在各类医用材料及医务人员的手上粘附,成为储菌源。在健康人群中不动杆菌定植率40(皮肤25%、咽部7%),而住院患者中定植率为75,也存在于结膜、唾液、胃肠道及阴道分泌物中。鲍曼氏不动杆菌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达到63.089.9,有报
3、道鲍曼氏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耐药率也近90,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6.5,几乎能对所有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一、难治性原因分析,不动杆菌难治性原因分析,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极差,抗菌药物选用困难。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大多存在严重原发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这类感染不易控制。不动杆菌感染属于院感,很容易在医院内广泛流行。不动杆菌感染临床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治疗往往延迟。,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灭活酶产生,孔蛋白改变,细胞壁/膜 通透性改变,抗生素的靶位点改变,12,8,80,鲍曼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产生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内酰胺酶,如:OXA酶、MBLs酶;外膜通透性下降即外膜蛋
4、白的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亲和力下降;产生AmpC酶;外排机制耐药,超广谱-内酰胺酶分类,-内酰胺酶的分类,Bush K,et a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5;39:1211,主产-内酰胺酶,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碳青霉烯类酶(金属酶及2f组-内酰胺酶),AmpC 酶特点,往往在抗生素(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一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等是AmpC酶的强诱导剂)治疗过程中诱导产生,并有可能选择出持续高产AmpC-内酰胺酶的突变株;所有-内酰胺酶抑制剂均不能解决AmpC酶,相反,克拉维酸是强诱导剂;突变株不仅对第三代头
5、孢菌素耐药,而且对-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复合物也耐药。目前大约30%50%肠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菌、沙雷菌等高产AmpC酶;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是酶的弱诱导剂,但对AmpC 酶比较稳定;碳青霉烯是潜在的AmpC酶诱导剂,但对AmpC酶高度稳定,因此仍然敏感。,产AmpC酶耐药菌引发的临床后果更严重,产AmpC酶肠杆菌属感染患者死亡率是非耐药菌感染患者的2倍,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高,死亡率%,15%,32%,P=0.03,非耐药菌,产AmpC酶耐药菌,Joseph WC,et al.Ann Intern Med.1991;115:585-590,碳青霉烯酶(MBL),金属酶:几乎能水
6、解所有-内酰胺抗生素对氨曲南水解能力弱能被EDTA、巯基丙酸抑制,Imipenem,Imipenem+EDTA,S.maltophilia,鲍曼不动杆菌产B类碳青霉烯酶(IMP和VIM型)属金属酶,水解底物范围广,包括碳青霉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且不被克拉维酸等酶抑制剂抑制,但对哌拉西林和氨曲南影响较小。,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不动杆菌耐药特点,产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于其他不动杆菌;除产金属-内酰胺酶的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外,其他产酶与不产酶菌株对亚胺培南保持敏感;不动杆菌几乎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所有抗菌药物都可以产生耐药性;,不动杆菌难治
7、性原因分析,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极差,抗菌药物选用困难。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大多存在严重原发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这类感染不易控制。不动杆菌感染属于院感,很容易在医院内广泛流行。不动杆菌感染临床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治疗往往延迟。,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特点,ICU因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较多,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屏障,使呼吸道分泌等功能减弱,因而较其他科室感染较多。,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特点,由此可见: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部位多发生在呼吸道(尤为下呼吸道),重症监护室等重症科室为高感科室。,付秋冰、郭枚.ICU鲍曼不动杆菌感
8、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报道:114例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颅脑损伤、脑疝、脑出血、农药中毒、恶性肿瘤等,平均年龄为:63.49岁。腾懿霞、严霞等.儿童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率分析:20例患儿中,机械通气8例、激素应用5例、脾大3例、白细胞减少2例、混合感染2例。许建平、奚经巧.院内感染鲍曼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108例患者中,重症监护室占56.5、呼吸内科29.3、肿瘤科5.6。张健.110珠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感染的患者主要为: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且住院时间较长的老年患者及小儿。,易感科室分布,24.2,29.7,鲍曼不动杆菌占全
9、部菌株的比率,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科室,不动杆菌易感科室,医院中鲍曼氏不动杆菌高感染科室有:重症监护室、脑外科、呼吸内科、烧伤科、老年病房、妇产新生儿科、小儿科等。同时,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大多存在原发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卧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这类患者本身对抗菌药物治疗反应性差,如引起不动杆菌感染的各种诱因未去除,感染也就很难彻底治愈。,不动杆菌难治性原因分析,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极差,抗菌药物选用困难。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大多存在严重原发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这类感染不易控制。不动杆菌感染属于院感,很容易在医院内广泛流行。不动杆菌感染临床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治疗
10、往往延迟。,彭敬红、黄汉菊等.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区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在月共分离到的89例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全部为院内感染。,易广泛流行原因,不动杆菌为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和医院环境中,主要在水和土壤中;营养要求不高,适宜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如自来水、各种导管、去污剂等;黏附力强,易在各类医疗材料上黏附而成为储菌源;常规消毒剂只能抑制其生长,不能杀灭,且对肥皂耐受,因此易通过医务人员带菌的双手相互感染。在健康人皮肤、咽部等定植,健康人群中不动杆菌定植率40,而住院患者中定植率为75;,医院内爆发流行的传播途径,经手传播:25的正常人皮肤带菌,7的健康人咽部带菌;西安交大附院的院感事件
11、;空气传播:不动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生存时间较长,易黏附在尘埃等上;通过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不动杆菌难治性原因分析,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极差,抗菌药物选用困难。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大多存在严重原发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这类感染不易控制。不动杆菌感染属于院感,很容易在医院内广泛流行。不动杆菌感染临床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治疗往往延迟。,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多发生在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常发生在住院57天后,易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缺乏特异性,而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病原学诊断,而病原学检测又受到一些技术限制,故很多患者长期不能明确诊断;诊断不明,用药缺乏针对性,常常导致抗
12、菌药物的滥用,从而引起不动杆菌耐药性的产生,进一步加重了治疗的难度。,二、临床表现,1.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可有气管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脓胸;肺炎患者多有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危险因素:老年人,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者,侵袭性装置的应用者如气管插管、胃管及呼吸机的应用。,1.呼吸道感染,肺部不动杆菌感染特点:老年人居多,多有严重的原发病及免疫力低下;医院感染多;大都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缺乏特异性;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增高多见;多为混合感染;耐药性明显,病死率高;总之,肺部不动杆菌感染多见于老年患者,有慢性基础
13、疾病且住院时间较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患者如果出现氧合能力下降,中至高热,白细胞不升高而中性粒细胞升高,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抗生素治疗无效时,要高度怀疑本病可能。,2.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不动杆菌在泌尿系统的检出率仅次于呼吸系统。临床上可表现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等,大多为男性,可能与前列腺增生而留置导管导尿有关。大多为本菌单独感染,部分感染者为无症状带菌者。,3.败血症,为最严重的临床类型,多继发于其他部位感染或静脉导管术后;一旦感染,多为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通常发生在住院的第二周;患者起病急骤,出现寒战、发热等,重者感染性休克,白细胞总数明
14、显增高,中性在0.8以上;本病的病死率在30以上,常为混合感染;常见危险因素:留置动静脉导管、导尿管或外科手术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呼吸道操作。,4.其他,腹膜炎:连续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率高,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透析操作不当为直接诱因,多发生在腹膜透析2个月后;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等;预后大多良好。脑膜炎:心内膜炎:,三、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大多大于0.8;严重感染可有核左移、中毒颗粒;,2.细菌培养,由于不动杆菌的广泛分布,对营养要求不高和易于繁殖,故常因污染标本而出现假阳性,因此要特别强调采取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技术;痰涂片发
15、现革兰氏阴性球状杆菌可成为诊断的重要线索,经防污染采样技术获得的痰标本,诊断价值较大。,标本采集注意事项,若使用抗菌药物,应在抗菌药物血药浓度低于MIC后采集;痰标本:患者早上起床后用清水濑口3次,不刷牙,立即从下部呼吸道咳出的第一口痰,采集中间有意义部分;应使用专门的无菌器皿收集标本;采集标本后,应在20分钟内送往无菌培养室;,正确应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首先要确定真正的致病菌,如未找到真正的致病菌,药敏实验一定不正确,不能指导用药;第二,要不间断地进行耐药监测,这是经验用药的一个重要的参考;第三,PK/PD+MIC与疗效更接近;第四,在找到真正致病菌的前提下,药敏报告敏感提示有90%以上有效
16、,但报告耐药也可能60%有疗效,即通常所讲的90、60的原则。,药 物 产ESBL菌 产AmpC菌 头孢吡肟 R S 三代头孢 多R 全R 头孢西丁 S R 克拉维酸 S R 亚胺培南 S S,耐药谱判定,产 ESBL 与 AmpC 的差别,ESBL AmpC耐药谱多重多重对三代头孢多耐药耐药头孢吡肟多敏感敏感哌酮/舒巴坦大多敏感耐药氧哌/三唑大多敏感耐药头霉菌素敏感耐药碳青霉烯类敏感敏感,四、诊断与鉴别诊断,屈玲、李芳芹等.鲍曼氏不动杆菌临床分析及药敏试验报道示:50例患者中,5576岁29人,平均住院14180天,在检出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之前都使用过抗菌药物,包括-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治 不动 杆菌 感染 合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