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务管理法票据法.ppt
《金融业务管理法票据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业务管理法票据法.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票据法,第一节 票据和票据法概述第二节 票据法律关系 第三节 汇 票 第四节 本 票第五节 支 票,导入案例,A公司为支付B公司的货款,于2010年6月5日给B公司开出一张2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B公司获此汇票后,因向C公司购买一批钢材而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但事后不久,B公司发现C公司根本无货可供,完全是一场骗局,便马上通知付款人停止向C公司支付票款。C公司获此票据后,并未向付款人请求支付票款,而是将该汇票又背书转让给了D公司,以支付其所欠的工程款。D公司获此汇票时,不知道C公司以欺诈方式从B公司获得该汇票,B公司已通知付款人停止付款的情况,即于2010年7月1日向付款人请求付款
2、。付款人在对该汇票进行审查之后即为拒绝付款,理由是:(1)C公司以欺诈行为从B公司处获取票据的行为为无效票据行为,B公司已通知付款人停止付款;(2)该汇票未记载付款日期,为无效票据。据此,付款人便作成退票理由书,交付于D公司。请问:根据上述事实,付款人拒付理由是否合法?为什么?,第一节 票据和票据法概述,本节主要学习了解以下三大方面的问题:一是票据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二是票据的作用三是票据法的概念及制定 四是票据法律关系,一、票据的概念及法律特征,(一)票据的概念 广义上的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如股票、国库券、企业债券、发票、提单、仓单等。狭义上的票据则是指票据法上的票据。有关票据法上的票
3、据,因各国立法不同,其理解亦不尽一致。例如:有的国家所称的“票据”仅包括汇票和本票,不包括支票,如德国、法国、瑞士等;有的国家则没有“票据”这样一个总的概念,而以汇票法的形式在规定汇票的同时,亦规定本票和支票,如英国;美国则将汇票、本票和支票以及存款单统称为“商业证券”(CommercialPaper)等等。,(二)票据的分类,票据,汇票,本票,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现金汇票,银行转账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本票,普通支票,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一、票据的概念及法律特征,(三)票据的法律特征、票据是有价证券票据权利与该票据的实际占有不可分离。行使票据权利时,必须持
4、有和提示票据;转让票据权利,必须交付票据;受领票据载明金额,必须将该票据交还付款人。、票据为设权证券汇票、本票、支票不同于提单、股票等证权证券,其票据权利是在票据作成交他付时才发生的,在票据依照法定要式作成并交付之前,票据的权利并不存在。票据上的权利是依票据的作成同时发生的,因而,票据首先是设权证券。,一、票据的概念及法律特征,、票据是流通证券作为支付工具和结算工具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替代货币,可以通过背书转让或交付方式进行流通。、票据是要式证券为了使票据设权的文义明确、统一、规范,票据作成格式和记载事项必须遵照法定要式,才能产生票据的效力。也就是说,当事人发行、转让、背书、贴现、担保
5、等票据行为都要遵守一定法律规定的形式。否则,不遵照法定的要式,缺少票据必须记载的事项,必然导致票据无效。,一、票据的概念及法律特征,、票据是无因证券票据的签发是基于商品交易的货款给付、各种债权的清偿、劳务报酬的支付等原因,这些原因表明了市场活动员的对价(即相互认同的代价)关系,并构成票据的基础关系。为了保证票据的正常流通,维护正当持票人的合法权益,各国的票据立法逐步地将票据的作成、背书转让、承兑付款等票据关系同基础关系分离开来,票据的持有人行使票据权利时,无须向票据债务人证明该票据产生或转让的原因。,一、票据的概念及法律特征,、票据是文义证券票据权利发生于票据的作成,其权利是依据票据上所记载的
6、文义予以确定的。不论票据经过多少次流通转让,其持票人的票据权利,仅以票据上记载的文义为准。因此,为保证善意持票人身权益,票据记载的文义不得用票据以外的证据方式变更或附加。,二、票据的作用,(一)具有汇兑和支付工具的作用(二)具有抵债工具的作用(三)具有流通工具的作用(四)具有信用证券的作用(融资功能),三、票据法的概念及制定,(一)票据法的概念 票据法是调整票据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票据法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票据法,是指以票据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一般指票据法。广义的票据法除票据法典外还包括有关票据法规。二)票据法的制定 我国票据法主要规定了票据活动的基本原则,票据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义务,票据行
7、为的要素、要求、方式,汇票、本票、支票的特征和使用、流通,票据的法律责任以及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等内容,其核心是规范汇票、本票、支票这三种票据的票据行为,保障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调保护正当持票人的权利,规定债务人无条件支付票据款项的义务,限制债务人的无理抗辩。,四、票据法律关系,票据法律关系,包括票据关系和非票据关系。(一)票据关系票据关系是票据本身产生的法律关系,指票据当事人基于票据行为而发生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由主体、客体、内容三部分构成。(二)非票据关系非票据关系是相对于票据关系而言的一种法律关系,它与票据有密切联系,但不是基于票据本身而发生。这种关系包括两部分
8、: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和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四、票据法律关系,1、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不是基于票据行为,而是由于票据法中为保护票据关系而作出一些特别规定,主要包括:正当权利人对于因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的人行使票据返还请求权而发生的关系因时效期满或者手续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持票人对于发票人或承兑人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而发生的关系;汇票的持票人请求发票人发行汇票复本的关系;汇票的复本持票人请求复本接受人交还复本的关系;汇票的誊本持票人请示原本接受人交还票据的关系;票据付款人付款后请求票据持票人交出票据的关系。,四、票据法律关系,2、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这种关系又叫票据的基础关系,
9、是指作为票据接受的前提的关系,票据关系是由发票人发出票据,受款人取得票据。付款人见票付款的系列过程形成的,而要解释出票人为何出票,为何付款等问题,票据法中则无法解释,而需要由民法来调整,因此便将此部分关系称“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第二节票据行为与票据权利,一、票据行为出票、背书、承兑、保证、参加、保付等行为二、票据权利票据权利是一种债权,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三、票据抗辩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提出相应的事由,否定票据权利人提出的请求,拒绝履行票据义务的行为。四、票据失票救济,一、票据行为,(一)票据行为的法律特征(1)要式性。首先,各种票据行为都必须通过书面形式
10、表现于票据,否则不发生任何发生、变更、转移或行使票据权利义务的效力;其次,各种票据行为都必须依票据法规定的特殊要求和格式来进行。(2)文义性。指票据行为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票据上所记载的文字,即使记载与实际情况不符,也不允许当事人以票据外的证据加以变更或补充。,一、票据行为,(一)票据行为的法律特征(3)独立性。指当票据行为为多数时,各个行为分别依其在票据上所载文义分别独立发生效力,互不影响。(4)连带性。票据上无论有几个票据行为,都是为了确保一定金额的付款为共同目的,因此各行为之间又存在连带性。如发票、背书、承兑等各行为人都应对持票人负连带责任。,一、票据行为,(二)票据行为的有效条件票据行为人
11、应当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票据行为人从事票据行为时意思表示要真实。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票据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票据是一种要式证券,其记载事项由票据法详尽规定票据行为生效以交付为标志。票据行为在符合各项条件作出后,必须交给相对人,否则票据行为无效,二、票据权利,(一)票据权利的法律特征票据权利内容具有固定性票据权利具有证券性票据权利的权利主体具有单一性票据权利的转让具有任意性票据权利是二次性权利,二、票据权利,(二)票据权利的内容 付款请求权是持票人依正常途径向票据付款人提示票据,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它是最基本的票据权利,在正常情况下,善意持票人依法提
12、示票据时,就得以顺利地实现其目的,结束有关票据关系。付款请求权的权利人是持票人,票据付款人是义务人,一般是指主债务人。追索权是当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遭到拒绝或有其他法定原因时,向其前手要求清偿票款的权利,这是持票人的第二次请求权,是票据法为保障持票人合法权益而设立的特殊制度。行使追索权的权利人仍是持票人,负担偿还义务的有出票人、背书人及其保证人。,二、票据权利,(三)票据权利的取得1、原始取得是指受款人因出票人的出票而取得票据权利,即权利取得基于出票行为。2、继受取得主要指因票据的转让而取得票据权利和依法律规定而取得票据权利两种。前者基于背书、交付等转让行为取得,后者基于继承,公司合并等事实使
13、持票人取得。票据保证人因清偿或被迫索时作了清偿而取得票据权利的也属继受取得。,二、票据权利,(四)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票据权利行使是指票据权利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其票据债务的行为。票据权利保全是指票据权利人为防止票据权利丧失而为的一切行为。票据权利行使与保全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遵期提示,就是依票据法规定的期限,向票据债务人现实地出示票据,请求其履行票据债务;二是作成拒绝证书,就是为证明持票人曾经依法行使票据权利而遭拒绝或根本无法行使票据权利即由法定机关制成的一种公证书,此证书是行使追索权的前提依据。,二、票据权利,(五)票据权利的消灭 票据法规定:“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
14、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持票人对其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持票人对其前手的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票据权利的丧失并不意味着持票人民事权利的消灭。票据法规定:“持票人在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时或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时,仍然可以请求出票人或承兑人返还其未支付的与票据金额相应的利益。”,三、票据抗辩,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提出相应的事由,否定票据权利人提出的请求,拒绝履行票据义务的行为。该相应的事实或理由称为抗辩事由,该票据
15、债务人享有的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权利叫做抗辩权。,三、票据抗辩,(一)抗辩种类1、物的抗辩。即基于票据本身的内容(票据上记载的事项以及票据的性质)发生的事由而为的抗辩。这种抗辩来自票据本身,所以不论持票人(权利人)为谁,也不论债务人是谁,都能成立,故又称为绝对的 抗辩或客观的抗辩。依抗辩人的不同,物的抗辩包括两类:一是一切票据债务人(被请求人)可以对一切票据债权人行使的抗辩。包括票据无效,即票据行为不成立的抗辩;依票据上的记载不能提出请求的抗辩;票据债权已消灭或票据已失效的抗辩等。二是只有特定的债务人可以提出,但可以对抗一切债权人(即可以向一切债权人行使)的抗辩。包括否定票据行为有效成立
16、的抗辩;依票据上的记载而提出的抗辩;票据债权对该债务人已过时效的抗辩;保全手续欠缺的抗辩等。,三、票据抗辩,2、人的抗辩。这是指物的抗辩以外的抗辩。主要由于债务人与特定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而发生,因而只能向特定债权人行使,故又称相对的抗辩或主观的抗辩。一是票据上一切债务人可以提出,但只能向特定债权人行使的抗辩。包括债权人欠缺受领能力;债权人欠缺形式的受领资格;债权人欠缺实质的受领资格等。二是只有特定的票据债务人可以向特定的债权人行使的抗辩。这类抗辩主要是有关票据基础关系的抗辩,但也可以是有关票据关系的抗辩。前者如原因关系的无效或解除的抗辩;后者如票据行为因错误欺诈等实质上的瑕疵,主张票据上的权利没
17、有成立的抗辩。,三、票据抗辩,(二)抗辩的限制为保证票据权利的安全性和流通性,防止债务人任意以票据记载内容以外的事实作为抗辩事由,各国法律都对票据抗辩作了不同限制。我国票据法第13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四、票据失票救济,(一)失票救济模式票据失票:是指持票人非自愿失去了对票据的占有,包括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失票救济:是指银行、出票人或法院应失票人及时请求,按法定程序解决失票所发生的财产关系,维护失票人合法利益
18、的制度。分为司法救济和非司法救济失票救济模式:公示催告诉讼、取得票据副本或发出止付通知的模式挂失、公示催告、民事诉讼并行,第三节 汇 票,本节主要学习了解以下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汇票的概念和种类二是汇票的流通程序,一、汇票的概念和种类,(一)汇票的概念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二)汇票的特征 1、汇票是票据的一种,因此具有票据一般法律特征;2、汇票是出票人委托付款人支付的票据;3、汇票上须有一定的到期日,但不必是见票即付;4、汇票上的基本当事人有三个:出票人,付款人(或受票人)和受款人。,一、汇票的概念和种类,汇票上的基本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业务 管理 票据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