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第四章非线性模型.ppt
《计量经济学第四章非线性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第四章非线性模型.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1,第四章 非线性模型,计量经济学,2,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经常研究两类非线性模型;1.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非线性,而被解释变量和参数仍为线性关系;如,2.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非线性,而被解释变量和参数之间也是非线性关系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量经济学,3,对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用一定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线性模型,然后利用线性回归的理论和方法来进一步研究模型的性质。,对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直接代换法、间接代换法和泰勒级数法。前两种方法主要针对可以线性化的模型,而泰勒级数法主要针对不能线性化的模型。,我们主要介绍直接代换法和间接代换法。,计量经济学,4,4
2、.1 直接代换法,适用范围: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非线性,被解释变量与参数线性的非线性模型。,下面介绍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中常见的这类非线性模型:多项式模型、双曲线模型和对数模型。,计量经济学,5,4.1.1 多项式模型,多项式模型的一般形式:,转换过程:,则原多项式模型转换为,我们就可以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分析转换后的线性模型。,计量经济学,6,例4.1 产品总成本模型,已知某行业中10家企业的总产量X和总成本的有关资料:,绘制总成本和总产量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它们呈现曲线变化趋势,计量经济学,7,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的U曲线理论,用产量X的三次多项式来近似表示总成本函数,则原模型转换为,利用
3、已知的数据,对上面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可得到下面的结果,计量经济学,8,或,(13.2837),(-13.1501),(15.8968),计量经济学,9,4.1.2 双曲线模型,一般形式:,转换:,则模型转换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计量经济学,10,双曲线模型的特点:随着自变量增大,因变量逐渐接近其渐近线,即,计量经济学,11,因变量逐渐减小,向下接近其渐近线,X,Y,计量经济学,12,例4.2 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的关系,已知某地区百货公司销售额X与流通费用率Y之间的数据,计量经济学,13,观察商品流通费用率和销售额的散点图,明显发现它们呈现非线性变化趋势,可以采用双曲线模型,利用表中数据
4、进行回归,有下面结果:,(10.1313),计量经济学,14,因变量逐渐增大,向上接近其渐近线,X,Y,计量经济学,15,已知某病毒感染率和时间变化相关的数据如下,计量经济学,16,观察病毒感染率和时间变化的散点图,明显发现它们呈现非线性变化趋势,可以采用双曲线模型,利用表中数据进行回归,有下面结果:,(-3.475),计量经济学,17,因变量逐渐减小,向下接近其渐近线,X,Y,曲线与横坐标有交点,交点左侧曲线斜率系数大于交点右侧曲线的斜率系数,计量经济学,18,例4.4 菲利普斯曲线,已知某地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数据,计量经济学,19,使用双曲线函数,利用已知数据进行回归,有下面结果,(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量 经济学 第四 非线性 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0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