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ppt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第二节 酶的纯化第三节 酶纯度的评价第四节 酶的剂型与保存,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一、产酶菌株的获得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一、产酶菌株的获得,1.产酶菌株用于发酵生产的细胞需具备条件:酶产量高。通过各种育种。容易培养和管理。培养条件易于实现和控制。产酶稳定性好。不易退化。利于酶的分离纯化。细胞及其他杂质可分离。安全可靠。使用的细胞及其代谢产物安全无毒。,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产酶微生物,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一、产酶菌株的获得,2.产酶菌株的选育微生物发酵的优点(1)种类多,并可根
2、据需求筛选最佳的产酶菌株;(2)繁殖快,利于生产进行;(3)培养易,生产成本经济;(4)可操控,连续化、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5)能改良,微生物具有很强的适宜能力,可通过遗传变异手段培育新的、更好的菌株,增加产品开发;,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工艺流程,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1.培养基制备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生产培养基与菌种培养基有很大区别。,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1)工业上常用的碳源,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2)有机氮源,来源: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氮源都是一些廉价的原料,花生饼 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
3、粉、蛋 白胨、酵母粉、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 糟。成分复杂:除提供氮源外,有些有机氮源还提供大量的无机 盐及生长因子。例 玉米浆:可溶性蛋白、生长因子(生物素)、苯乙酸 较多的乳酸 硫、磷、等微量元素等,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工业上常用的氮源及含氮量(质量分数)%,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3)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大量元素:P、S、K、Mg、Ca、Na、Fe等。(微生物生长所需浓度在10-310-4mol/L)微量元素:Cu、Zn、Mn、Mo、Co等。(微生物生长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一般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有: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以及含有钠、钾、镁、铁
4、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以上物质作为其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和生理活性作用的调节物。,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4)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功能:构成细胞的组成分,促进生命活动的进行。生长因子不是所有微生物都必需的,对于营养缺陷 型才是必不可少的。有机氮源是这些生长因子的重要来源,多数有机氮源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一些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生长因子.,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2.细胞活化与扩大培养斜面菌种培养摇瓶或茄子瓶培养一级种子的培养二级种子的培养 发
5、酵罐培养,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3.发酵工艺调节pH调节首先需要考虑和试验发酵培养基的基础配方,使它们有个适当的配比,使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在合适的范围内。(1)调节好基础料的pH。基础料中若含有玉米浆,pH呈酸性,必须调节pH。若要控制消后pH在6.0,消前pH往往要调到6.56.8。,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2)在基础料中加入维持pH的物质。如代谢产酸物质:葡萄糖(产酮酸)、(NH4)2SO4 代谢产碱物质:NaNO3、尿素 缓冲剂:CaCO3、磷酸缓冲液等生理酸、碱性物质:(NH4)2SO4 2NH3+
6、2H2SO4 NaNO3+4H2 NH3+2H2O+NaOH,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3)、通过补料调节pH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糖、氮消耗需要进行补料。在补料与调pH没有矛盾时采用补料调pH如 调节补糖速率;消泡剂(如豆油)的个别情况下,还可采用提高空气流量来加速脂肪酸的代谢,以 调节pH 当NH2-N低,pH低时补氨水;当NH2-N低,pH高时补(NH4)2SO4 当补料与调pH发生矛盾时,加酸 碱调pH,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3.发酵工艺调节温度调节控制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各种酶的反应速率改变菌体代谢的合成的方向影响发酵液
7、的物理性质,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发酵过程的反应速率实际是酶反应速率,酶反应有一个最适温度。阿累尼乌斯方程式,k-反应速度常数,1/s;A-阿累尼乌斯常数,1/s;R-气体常数(1.987x4.187J/K mol);T-热力学温度,K(0=273K);E-活化能,J/mol;e-2.718,则:随着温度升高酶反应速度增加,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温度对合成的方向的影响,例:四环素发酵中金色链霉菌同时能产生金 霉素。低于30 合成金霉素能力较强。温度提高合成四环素的比例也提高。达到35则只产生四环素而金霉素合成几乎停
8、止。又如:赭曲霉10 20 发酵时,有利于合成青霉素28 时,则有利于合成赭曲霉素。,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温度对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产生影响,影响发酵液的黏度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和传递速率某些基质的分解速率进而影响发酵动力学特征和产物的生物合成,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发酵过程中最佳温度的选择,发酵前期:由于菌量少,发酵目的是要尽快达到大量的菌体,取稍 高的温度,促使菌的呼吸与代谢,使菌生长迅速;发酵中期:菌量已达到合成产物的最适量,发酵需要延长中期,从 而提高产量,因此温度要稍低一些,可以推迟衰老。因 为在稍低温度下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正常途径关 闭得比较严密有利于产物合成。发酵
9、后期:产物合成能力降低,延长发酵周期没有必要需提高温 度,刺激产物合成到放罐。,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发酵热和温度的控制,发酵热Q发酵=Q生物+Q搅拌 Q蒸发 Q辐射产热因素:生物热、搅拌热散热因素:蒸发热、辐射热温度的控制 通过冷却将显热进行热交换,以保持最佳发酵温度 发酵罐的冷却装置:夹套(10M3以下)盘管(蛇管)列管 喷淋,冷媒:冷水 冷盐水 氨建立冷冻站,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3.发酵工艺调节溶解氧的调节控制p12,p16微生物的需氧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葡萄糖要小约6000倍左右(氧在水中的饱和度约为0.25mmol/L)。许多发酵的生产能力受到氧利用
10、限制,因此氧成为影响发酵效率的重要因素。,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描述微生物需氧的物理量p12,KO2好氧速率(摄氧率),单位时间内单位 体积的发酵液所需要的氧量;mmol O2/(Lh)。QO2 细胞呼吸强度,单位重量细胞在单位时间耗氧量;mmol O2/(g细胞h)。C0 细胞浓度,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细胞的量;g细胞/L KO2=QO2.C0,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临界溶氧浓度,Cr:临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发酵液中有0.22 mmol/L,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氧饱和度,定义:氧饱和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临界溶氧溶度对于微
11、生物生长,只要控制发酵过程中氧饱和度1问题:一般微生物的临界溶氧浓度很小,是不是发酵过程中氧很容易满足?例:某微生物的摄氧率0.052 mmol/(LS),发酵液中有0.22 mmol/L 0.22/0.052=4.8秒由于产物的形成和菌体最适的生长条件,常常不一样:头孢菌素 卷须霉素生长 5%(相对于饱和浓度)13%产物 13%8%,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溶氧对发酵的影响,例:天冬酰胺酶的发酵前期好气培养,后期转为厌气培养。时机:当溶氧浓度降到45%时,从好气转为厌气,酶活力可提高6倍。,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溶氧曲线,谷氨酸,每种产物发酵的溶氧浓度变化都有自己的规律,第二章 酶
12、的生产与分离纯化,发酵过程中溶氧变化异常原因,(1)污染好气性杂菌,大量溶氧被消耗,反之下降。(2)菌体代谢发生异常,需氧要求增加。(3)搅拌功率变小,搅拌速度变慢或停止。(4)消泡剂加入过多、闷罐等。污染烈性噬菌体:影响最为明显,生产菌尚未裂解前,呼吸已受到抑制,溶氧上升,直到菌体破裂后,完全失去呼吸能力,溶氧直线上升。,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微生物需氧与供氧,需氧KO2好氧速率(摄氧率),单位时间内单位 体积的发酵液所需要的氧量;mmol O2/(Lh)。供氧OTR=kLa(c-c)kLa体积溶氧系数,单位:1/h;或kd经验公式:,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供氧的控制p16,(1
13、)改变通气速率(增大通气量)氧传递系数kLa是随空气量(空气的线速率)的增加而增大的。在低通气量的情况下,增大通气量对提高溶氧浓度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在空气流速已经十分大的情况下,再增加通气速率,作用便不明显,反而此时会产生某些副作用。比如:泡沫的形成、水分的蒸发、罐温的增加以及杂菌几率增加等。(2)改变搅拌速度增大搅拌转速,可以增大(PV),即搅拌功率,可以提高kLa;当搅拌转速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不会增加,若搅拌转速过大,还会由于剪切力作用,打碎菌体,促使菌体自溶,增加泡沫等。,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3)改变气体组成中的氧分压用通入纯氧方法来改变空气中氧的含量,提高了C*值,因而提高
14、了供氧能力。纯氧成本较高,但对于某些发酵需要时,如溶氧低于临界值时,短时间内加入纯氧是有效而可行的。但有可能造成细胞氧中毒。,供氧的控制,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4)改变罐压增加罐压实际上就是改变氧的分压pO2来提高C*,从而提高供氧能力,但此法并不十分有效。主要原因是:提高罐压就要相应的增加空气压缩机的出口压 力,也就是增加了动力消耗。发酵罐的强度也要相应增加提高罐压后,产生的CO2溶解量也要增加,会 使培养液的pH值发生变化,这些对菌体生产都 极为不利。,供氧的控制,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5)改变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在发酵过程中,菌体本身的繁殖及代谢可引起发酵液性质不断改变,因而
15、显著地影响到氧的溶解速率,而且由于发酵液中菌丝浓度所引起的表观粘度的增加,可使通气速率下降。如果培养基性质为限制氧传递因素时,就根据具体情况对培养液的某一物理性质所作改造,例如补加无菌水,改变培养基的成分等都可以改善通气效果,以适应菌的正常生长。,供氧的控制,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6)加入传氧中间介质氧载体向发酵液中加入少量的水不溶性另一相,氧在这一液相中具有比水中高得多的溶解度.如常用的正十二烷,这类物质又称氧载体:作为非连续相,在搅拌的气液体系中被分散成比气泡小得多的微滴,附着在气泡表面并在气泡水界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膜,使氧气通过水膜溶入水相主流的推动力(氧浓度差)增大,相应提高了传
16、氧速率。,供氧的控制,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4.提高酶发酵产量的方法(1)酶的合成调节机制诱导合成调节酶合成的反馈阻遏分解代谢对酶合成的阻遏作用酶合成的细胞膜通透性调节(2)通过育种提高酶产量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基因重组(3)其他提高酶产量的方法改变碳氮比添加产酶促进剂添加阻遏物,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1)酶的合成调节机制p12,1)诱导合成调节乳糖缺乏时乳糖存在时,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1961年,法国科学家莫诺(JLMonod,1910-1976)与雅可布(FJacob)发表“蛋白质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制”一文,提出操纵子学说,开创了基因调控的研究。四年
17、后的1965年,莫诺与雅可布即荣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1969年,贝克维斯(JRBeckwith)从大肠杆菌的DNA中分离出乳糖操纵子,完全证实了雅可布和莫诺的模型。,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乳糖操纵子对指导酶生产应用的实际意义,采用现代诱变技术使细胞中的调节基因发生突变,致使调节基因不能转录翻译产生阻遏蛋白,诱导酶变成组成酶,RNA聚合酶便能起作用、操纵子便能持久地开启,并连续产生-半乳糖苷酶。另一种组成突变体为变异的操纵基因,它不易因阻遏蛋白的作用而失活,从而导致操纵基因开放而连续产生酶。在诱导酶合成时加入诱导物以利于诱导酶的合成,食品工业应用的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萄糖
18、异构酶、-半乳糖苷酶等均属诱导酶,根据上述原理,在合成时最好的诱导物为该酶的作用底物或其结构类似物。,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结构类似物,乳糖的结构类似物1,6-半乳糖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甲基-D-半乳糖等如:葡萄糖异构酶(或称木糖异构酶),若在培养基中加入0.02%木糖能诱导合成该酶。实际生产上,为降低成本也可采用廉价的玉米芯的降解产物来代替。,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1)酶的合成调节机制,2)酶合成的反馈阻遏 是指酶作用的终产物对酶合成产生阻遏作用。当有终产物或共阻遏物存在时,使它与立体阻遏物结合并与操纵基因结合,致使RNA聚合酶停止作用,使操纵基因关闭,酶合成受
19、阻。,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反馈阻遏机制实践意义,设法从培养基中除去终产物,以消除反馈阻遏。如:生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中含有氨基酸时产生很少量的蛋白酶,除去氨基酸,便可大大提高蛋白酶的产量。此外,限制培养基中氨的含量或限制末端产物在细胞内的积累,也可增加酶的产量。向培养基中加入代谢途径的某个抑制因子切断代谢途径通路。例:组氨酸对组氨酸合成途径中的10种酶的生物合成均起反馈作用。如果加入抑制物-噻唑丙氨酸,便能使酶合成产量提高30倍。,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1)酶的合成调节机制,3)分解代谢对酶合成的阻遏作用(中间产物阻遏)指被菌体迅速利用的底物或其分解产物对许多酶(降解酶
20、、合成酶)合成的抑制作用。根据分解产物的不同,又分为碳分解产物阻遏和氮分解产物阻遏,如“葡萄糖效应”和“铵阻遏”。,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葡萄糖效应,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细菌便会自动优先利用葡萄糖。启动基因由环腺苷酸启动,而环腺苷酸能被葡萄糖所抑制。RNA聚合酶-环腺苷酸结合不到位点上,使无法转录。由此可知,结构基因同时受两个开关基因操纵基因与启动基因的调控。只有当这两个开关都处于开启状态时,结构基因才能活化。,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降解物,活化蛋白,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葡萄糖的大量存在,降低了胞内 cAMP 浓度:葡萄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 cAMP 生成:ATP
21、 cAMP+Pii?葡萄糖降解物引起 消耗胞内 cAMP:cAMP+H2O ADP AMP结果,启动子上没有cAMPCRP复合物结合,使得RNA聚合酶也无法结合到启动子的位点上,结构基因不能转录和表达。,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铵阻遏,氮分解产物的调节作用指的是被菌体迅速利用的氮源(特别是铵)能阻抑某些参与含氮化合物代谢的酶的合成。如:在初级代谢中,它能阻遏许多芽孢杆菌的蛋白酶的合成通常受到 NH4+阻遏的酶有:亚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固氮酶、乙酰胺酶、脲酶、黄嘌呤脱氢酶、组氨酸酶、天冬酰胺酶等。,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1)酶的合成调节机制,诱导型操纵子;阻遏型操纵子;阻遏型操纵
22、子形式末端产物或终产物阻遏;分解代谢产物阻遏(中间产物);,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1)酶的合成调节机制,4)酶合成的细胞膜通透性调节微生物的细胞膜对于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具有高度选择性。采取生理学或遗传学方法,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代谢产物迅速渗漏到细胞外,这种解除末端产物反馈抑制作用的菌株,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a.生物素亚适量机制:生物素是合成脂肪酸的关键酶-乙酰CoA 羧化酶的辅酶,亚适量的生物素直接抑制膜的合成或使膜缺损。,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b.油酸缺陷型、甘油缺陷型油酸是一种含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C18),是细胞膜磷脂中的重要脂肪酸。油酸缺陷型因不能
23、合成油酸而使细胞膜缺损,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大。甘油缺陷型菌株的细胞膜中磷脂含量比野生型菌株低,易造成谷氨酸大量渗漏。即使是在生物素或油酸过量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大量谷氨酸。c.控制细胞壁如:加青霉素,抑制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肽链的交联,从而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二、酶生产的发酵技术,4.提高酶发酵产量的方法(1)酶的合成调节机制诱导合成调节酶合成的反馈阻遏分解代谢对酶合成的阻遏作用酶合成的细胞膜通透性调节(2)通过育种提高酶产量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基因重组(3)其他提高酶产量的方法改变碳氮比添加产酶促进剂添加阻遏物,第二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4.提高酶发酵产量的方法,(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分离 纯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