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多媒体课件第三章.ppt
《配位化学多媒体课件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位化学多媒体课件第三章.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是指配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解离为水合金属离子和配体达到平衡时,其解离程度的大小。稳定性是配合物在溶液中的一个重要性质,通常用相应的稳定常数来衡量。本章首先讨论配位平衡和配合物稳定常数,然后从中心原子、配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来讨论影响溶液中配合物稳定性的一些因素,进而讨论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3.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表示,一、稳定常数与不稳定常数,M+nL MLn(略去电荷),K稳(orKf)=,MLn,M Ln,K不稳(orKd)=,MLn,M Ln,由上可知:Kf越大,表示配离子越难解离,配合物就越稳定,故稳定常数是衡量配合物
2、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尺度。,二、逐级稳定常数与积累常数,M+L ML K1,ML,ML,ML+L ML2 K2,ML2,MLL,MLn-1+L MLn Kn,MLn,MLn-1L,.,上式中的K1、K2.Kn称为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相对应以下各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积累稳定常数。,M+L ML 1,ML,ML,M+2L ML2 2,ML2,ML2,M+nL MLn n,MLn,MLLn,.,积累稳定常数的表示,我们可以得出第i级积累稳定常数 i与逐级稳定常数之间的关系:iK1K2Ki,思考:1.已知Cu(NH3)42+的稳定常4.81012、Zn(NH3)42+的稳定常数为5108。请问以上这两种配
3、离子哪种更稳定?2.Cu(NH3)42+的逐级稳定常数K1为1.41104、K2为3.17103、K3为7.76102、K41.39102;求K稳=?配合平衡符合平衡原理,当中心离子或配体浓度发生变化时,即它们当遇到能生成弱电解质(H+、OH-)、沉淀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时平衡就被打破,发生移动。,3.2配离子在溶液中稳定性的一些规律,配离子稳定性的大小首先与其内因即组成配离子的中心离子的性质、配体的性质以及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其次,外部因素如温度、压力及溶液中离子强度等对配离子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本节我们就影响配离子稳定性的因素做些讨论。,一、中心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4、决定中心原子作为配合物形成体的能力的因素的主要有金属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1.金属离子的半径和电荷对相同电子构型的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金属离子电荷成正比,与半径成反比,可合并为金属离子的离子势,该值的大小常与所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一致,但这仅限于较简单的离子型配合物。,2.金属离子的电子构型(1)8e-构型的惰性气体型金属离子(d0)如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及B3+、Al3+、Si4+、Sc3+、Y3+、RE3+、Ti4+、Zr4+、Hf4+等离子。A)一般而言,这一类型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能力较差,它们与配体的结合力主要是静电引力,因此,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中心离子
5、的电荷和半径,而且电荷的影响明显大于半径的影响。综合考虑用Z2/r,一般而言,值愈大,愈稳定。但也有特殊Mg2+与EDTA的螯合比Ca2+稳定性小,主要为空间位阻。即可能由于离子半径较小,在它周围容纳不下多齿配体所有配位原子,产生空间位阻,因而造成了配体不能“正常”地与其配合。,碱金属离子与酒石酸根离子形成的配离子稳定性递变情况,一些半径相近的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配合物稳定性递变情况,一些金属离子与丁酸形成配离子稳定性与Z2/r的关系,B)与O、F做配位原子的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N、S、C作为配位原子的配合物。例如碱金属通常只形成氧作为配位原子的配合物。又如稀土元素与乙二胺乙二酸(
6、EDDA)所形成配合物就不如氮三乙酸(NTA)的稳定。这也可认为是EDDA与稀土离子配合时利用二个羧氧和二个胺氮,而NTA利用三个羧氧和一个胺氮,故NTA比EDDA与稀土配合能力强。,C)与某些体积较大的强酸根离子(如NO3-、IO3-、SO42-、S2O32-等)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随中心离子的半径的增大而“反常”的增大。主要是由于形成的配离子是所谓的“外层配离子”,它不同于通常的配离子它不是中心离子与配体接接触,而是水合金属离子与配体相接触,因此,配离子的稳定性不取决于金属离子的结晶半径,而是取决于水合金属离子的半径。水合离子半径顺序为:Li+Na+K+,Mg2+Ca2+Sr2+水合离子半
7、径越大,形成的“外层配离子”越不稳定。,碱金属、碱土金属几种配合物的logK1,(2)18e-构型的金属离子(d10)如Cu+、Ag+、Au+、Zn2+、Cd2+、Hg2+、Ga3+、In3+、Tl3+、Ge4+、Sn4+、Pb4+等离子,由于18e-构型的离子与电荷相同、半径相近的8电子构型的金属离子相比,往往有程度不同的共价键性质,而且多数共价键占优势,因此总的说来它们的配位能力要比相应的8e-构型的配离子强,并且与某些配体形成的配离子的稳定性递变规律也不同于惰性气体型的金属离子。与F-及氧原子作为配位原子的配体配位能力较差,而与N、S、C原子作为配位原子的配体的配位能力强。稳定性顺序如下
8、:SCIBrClNOF,(3)(18+2)e-构型的金属离子(d10s2)属于这类型的有Ga2+、In+、Tl+、Ge2+、Sn 2+、Pb 2+、As3+、Sb3+、Bi3+等,它们比电荷相同,半径相近的惰性气体型金属离子的成配能力稍强,但比18电子构型金属离子的成配能力弱得多。这类金属离子的配离子中,目前除Tl+、Sn2+、Pb2+外,已知的稳定常数数据很少,因此,尚难以总结出这一类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的稳定性规律。,(4)(9-17)e-构型的金属 离子(d1-9)这类金属离子的配离子研究得最多的是第四周期的Mn2+(d5),Fe2+(d6),Co2+(d7),Ni2+(d8)和Cu2+(
9、d9)等的配离子,结果表明+2氧化态的这些离子(以及第四周期的Zn2+)与几十种配体形成的配离子,其稳定性顺序基本上都是:Mn2+Zn2+这个顺序叫做Irving-Williams顺序,此顺序可用晶体场理论和Jahn-Teller效应予以说明,这将在后面的配合物的化学键的章节中详细讲解,二、配体性质的影响除去金属离子的性质外,配体的性质也直接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如酸碱性、螯合效应(包括螯合物环的大小及环的数目)、空间位阻及反位效应等因素都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1、配体的碱性一般而言,当配位原子相同时,配体的碱性越强(即对H+和Mn+离子的结合力越强),配合物的K稳也越大;但当配位原子不同时,往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多媒体 课件 第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1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