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教材.ppt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教材.ppt(2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技术,目 录,第一章 通用安全生产技术 第二章 通信工程施工一般安全要求第三章 作业工具和施工设备安全技术第四章 物资器材储运安全要求第五章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六章 通信管道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七章 交换、传输、接入设备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第八章 移动基站设备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九章 电源设备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十章 系统集成综合布线设备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一章 通用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电气事故的种类,1.1 电流伤害事故 1.2 雷击事故 1.3 静电事故 1.4 电磁辐射危害1.5 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1.1 电流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即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所发生的事故。在
2、高压触电事故中,往往不是人体触及带电体,而是接近带电体至一定距离时,其间击穿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触电叫做电击。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叫做电伤。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等伤害。,1.2 雷击事故,雷击事故是由自然界中正、负电荷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雷击除可毁坏建筑设施和伤及人畜外,还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和爆炸。,1.3 静电事故,静电事故是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如石油、化工、橡胶行业,由于静电
3、放电引起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此外,静电还给人一定程度的电击,还能击穿集成电路板。,1.4 电磁辐射危害,电磁辐射危害是指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造成的危害。辐射电磁波是指频率在100KHz以上的电磁波。高频电磁波除对人体有伤害外(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神经衰弱症状,严重者还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还能造成感应放电和高频干扰。各种无线电设备均可能产生电磁辐射。为了防止电磁辐射的危害,应采取屏蔽、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1.5 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本身属于设备事故,但是有些设备事故总是和人身事故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电线短路或油开关爆炸可能引起火灾或重大人身事故等,因此,某些电路故
4、障应属于电气安全范围所研究的电气事故。,第二节 防止触电安全技术,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2 安全电压 2.3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2.4 触电急救,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电击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频率、持续时间、流经途径和人体的健康情况有关。电流的大小:根据人体反应程度将电流划为四级: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感觉轻微刺痛,可自己摆脱,大致为工频交流电1毫安或直流电5毫安。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摆脱电流:人体感到强烈刺痛,肌肉收缩,但仍可以忍受和自己摆脱带电体。人体触电时间越长,摆脱电源的能力越弱。室颤电流:人体感到麻痹、剧痛、呼吸困难,心室纤维
5、性颤动,如不及时抢救,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即可导致生物性死亡。致命电流:可立即导致死亡。当电流达到 100毫安时,只需三秒钟人就会因心室颤动或呼吸窒息而死亡。,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上表中,0是没有感觉的范围;A1,A2,A3,是不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不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B1,B2是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一般认为:30mA以下是安全电流,超过100mA可导致人死亡。,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2 电压和人体电阻人体的电阻约为100010000欧。但是,若皮肤潮湿、出汗、有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人体电阻会下降到8001000欧。所以,人体的电阻只能按800
6、l000欧计算。国家标准GB3805规定,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3 触电时间 2.1.4 电流途径 2.1.5 电流频率 2.1.6 人体状况 这些因素对人体触电伤害程度都有直接关系。,2.2 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特低电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会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安全电压额定值有42V、36V、24V、12V、6V。使用场所:1、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便携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2、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3、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
7、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12V安全电压;4、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2.3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2.2.1 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2.2.2 间距: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电气短路事故和因此引起火灾,在带电体和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设备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安全距离简称间距。间距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要求,如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米。2.2.3 屏
8、护:即用遮栏、护罩、护盖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金属屏护装置要与带电体绝缘,并有良好的接地。2.2.4 标志: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交流电相线颜色分别用黄、绿、红表示,直流电正、负极颜色分别用红、蓝表示等,目的是防止接错、提醒注意。,2.4 触电急救,人们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防止触电,但触电事故仍时有发生。触电伤害程度与时间密切相关,所以抢救及时是关键,抢救方法得当受害者获救机率就会增大。解脱电源:如拉开闸刀、拔掉插销、拨开电线、剪断电线等(低压触电)。对症救治:静养休息、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第三节 雷电事故预防技术,3.1 雷电的种类3.2 雷电的危害3.3 防雷
9、常识,3.1 雷电的种类,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通俗讲就是直接击在建筑物或防雷装置上的闪电。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高大导体上感应出大量电荷,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体传播。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从而在邻近的导体上产生的很高的电动势。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直击雷和感应
10、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冲击波。,3.2 雷电的危害,雷云与大地间的电位差可达110万伏,最大放电电流可达1520万安培,危害十分剧烈。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均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1、火灾和爆炸。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二次放电、巨大的雷电流、球雷侵入可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等破坏可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2、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二次放电、球雷打击、雷电流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直接使人触电;电气设备绝缘因雷击而损坏也可使人遭到电击。3、设备和设施毁坏。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伴随的汽化
11、力、静电力、电磁力可毁坏重要电气装置和建筑物及其他设施。4、大规模停电。电力设备或电力线路破坏后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3.3 防雷常识,下列地方容易遭受雷击:1旷野孤立的或高于20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2金属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3河边、湖边、山顶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4地下水露头处、特别是潮湿处、地上有导电矿藏处或土壤电阻率较小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5山谷风口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6建筑物群中高于25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遇雷雨时不在大树或墙脚下避雨,不要穿着湿衣服在空旷野外行走。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电器设备防雷:采用避雷线和避雷器。,4.1 静电的特点和危害,静电的特点(1)电压高。
12、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气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V以上。(2)会发生放电,静电的放电是静电消失的主要途径。(3)泄漏慢。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漏很慢。(4)静电会产生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静电的危害 给人以电击、影响产品质量、引起着火灾和爆炸三个方面,其中以引起着火灾和爆炸最为严重,可以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静电危害防护措施,1减少静电产生 2使静电荷尽快泄漏(1)静电导体必须接地(2)操作工具接地(3)增加相对湿度(4)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5)在某些物料中,添加防
13、静电添加剂 3使用静电消除器 4将带电体屏蔽 5避免静电放电条件 6控制气体可燃物的浓度,4.3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1、环境要求:温、湿度,空气含尘浓度,静电电压。2、地面要求:防静电活动地板、静电耗散材料等。3、墙壁、顶棚、工作台和椅的要求。4、静电保护接地要求:(1)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2)防静电活动地板金属支架、墙壁、顶棚的金属层接在静电地上,整个通信机房形成一个屏蔽罩。(3)通信设备的静电地、终端操作台地线应分别接到总地线母汇流排上。5、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防静电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穿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戴防静电手腕带、使用防静电屏蔽袋等。,5.1 物质的燃烧,5.1.1 燃烧
14、的三要素 1可燃物 2氧化剂(助燃物)3点火源 以上三要素的链式反应就形成了燃烧。,5.1 物质的燃烧,5.1.2 燃烧的类型 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可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产生有火焰的燃烧。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引起的燃烧。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5.1 物质的燃烧,5.1.3 物质燃烧的特点 气体燃烧:速度快,易燃烧,可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两类。液体燃烧:是液体蒸气进行燃烧,燃烧速率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影响液体燃烧的因素有:环境因素、风速、
15、温度、燃烧热、蒸发潜热、大气压等。固体燃烧: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过程,燃烧方式有以下4种: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阴燃。,5.2 灭火基本原理,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初起期、发展期、猛烈期、下降期和熄灭期五个阶段。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最佳阶段。下降阶段:虽然火势减少,但周围温度很高,建筑物承载能力下降,增大了灭火的危险性。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要抓紧时机,正确运用灭火原理,有效控制火势,力争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5.2 灭火基本原理,具体灭火方法:1、冷却灭火(物理过程):降低可燃物质温度,阻止蔓延,使燃烧终止。2、隔离
16、灭火(物理过程):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使燃烧停止。3、窒息灭火(物理过程):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人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质因缺乏或断绝氧而熄灭。4、抑制灭火(化学过程):用灭火剂参与燃烧链式反应,抑制燃烧,使燃烧反应停止。灭火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点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5.3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器选择,5.3.1 火灾的分类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规定,将火灾类别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5.3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器选择,
17、5.3.2 灭火器的分类和使用范围泡沫灭火器:指灭火器内充装的为泡沫灭火剂,包括化学泡沫、蛋白质泡沫、水成泡沫、高倍数泡沫、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其中抗溶性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水溶性液体火灾,如乙醇、甲醇、丙酮、醋酸乙酯等火灾。其余5种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液体火灾和一般固体火灾。干粉灭火器:可用于固体、液体及带电设备火灾,而且适用于扑救团体火灾。卤代烷灭火剂:淘汰。二氧化碳灭火剂:没有破坏作用,灭火后不留痕迹,又没毒害,适用于是A、B类火灾和低压带电火灾。最适合扑救600V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火灾,6.1 受限空间概述,6.1.1 受限空间的概念 受限空
18、间: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及场所。如: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城市的隧道、下水道、通信管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6.1 受限空间概述,6.1.2 受限空间作业的概念 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内作业。如:通信建设工程中的在人井或地下室内作业、在接入网机房、移动通信基站内发电等。,6.1 受限空间概述,6.1.3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作业环境情况复杂,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6.1 受限空间概述,6.1.4 受限空
19、间中主要有毒有害气体 硫化氢(H2S):无色,有臭鸡蛋味,比重比空气大,有强烈的神经毒性。浓度70-150mg/m时,数分钟就嗅觉疲劳,浓度越高嗅觉疲劳越快;浓度超过1000mg/m时,几分钟甚至瞬间死亡(电击样)。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有血液窒息性。,6.2 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类型,中毒、窒息;火灾与爆炸;淹溺;掩埋;其他。,6.3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广泛开展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和教育。认真做好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制定严格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作业前认真进行危险辨识;2、作业前实施通风换气;3、给作业人员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4、安排专人
20、进行作业安全监护。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第二章 通信工程施工一般安全技术,第一节 作业场所安全,一、在城镇及道路的下列地点和危险部位作业时,应按有关规定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根据需要设置防护围栏等设施和警戒人员,必要时请有关交通管理部门协管:(1)街巷拐角、道路转弯处、交叉路口;(2)有碍行人或车辆通行处;(3)在跨越道路架线、放缆需要车辆临时限行处;(4)架空光(电)缆接头处及两侧;(5)挖掘的坑、洞、沟处;(6)已经揭开盖的人(手)孔处;(7)跨越十字路口或在直行道路中央施工区域两侧;(8)在公路或高速公路上施工。,第一节 作业场所安全,二、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应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转移,
21、锥形筒、围挡、围栏、图标等安全警示标志需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量,由专人负责摆放到位。撤除时,应按规定先后顺序进行撤除。在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通航的河道、市区特殊地段施工时,应使用有关部门规定的警示标志,必要时派专人警戒看守。三、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的,应当事先征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作业;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得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批准。在道路和街道上挖沟、坑、洞,除需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外,必要时应搭设临时便桥,并设专人负责疏导车辆和行人。,第一节 作业场所安全,四、施工和维护作业区内应劝阻和防止一切非工作人员
22、进入,禁止非作业人员接近和触碰各类工具与施工设施。作业人员在作业范围以外行走时,应当注意避让正常行驶的车辆。施工作业完毕,应当迅速清除现场的障碍物,消除安全隐患。五、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应做好现场保护。六、在通信机房作业时,应遵守通信机房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施工进出登记制度。严禁在机房内吸烟、饮水、用餐、存放食物或将机房挪作休息场所。按照业主指定地点设置材料区、剩余料区,并在作业区明显处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打膨胀螺栓孔、开凿墙洞以及涉及墙、顶、地板等易产生灰尘的作业必须使用吸尘器,并及时清理垃圾,做到清洁生产。
23、每天离场时应清扫施工现场,并告之机房值班人员。施工结束后应彻底清洁现场,保证机房环境符合要求。,第一节 作业场所安全,七、在城镇居民小区、办公场所、学校等处施工使用发电机、空压机、吹缆机、电锤、电锯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粉尘、固体废物、噪声、震动和施工照明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和污染。需要夜间施工的或在禁止时段施工的,应报请有关单位和部门同意或批准。夜间施工及学生考试期间不得有强噪声。八、施工现场有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交叉作业,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应根据建设单位意见,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安全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协调和检查。九、消除各种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作
24、业场所安全控制的重要内容。施工和维护班组必须定期对所有进场设备、施工机具、工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用具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处于完好状态。检查应填写进场设备、施工机具与防护用品安全检查记录。,第二节 现场防火安全,一、进入业主大楼、通信枢纽楼、中心机房、模块局、光(电)缆地下室、水线房和基站(BTS)、接入网点等施工现场以及材料库等,必须严格遵守业主和客户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以上地点施工和代维作业时,应采取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二、施工和代维作业时不得随意搬动和损坏客户的各种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消防设施不得被遮挡,消防通道不得被堵塞。禁止将火种带入机房和作业现场。三、禁止在机房内
25、堆放设备的外包装、泡沫塑料、纸箱等易燃可燃材料;施工现场内严禁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在室内油漆作业时,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头,油漆等物料必须妥善处置。,第二节 现场防火安全,四、通信大楼、机房等封闭及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五、机房内施工和维护作业不得擅自使用明火,需要动火时必须经相关单位部门和领导批准,采取相关措施后,方可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作业。六、通信楼电缆竖井、管道井、过墙洞等必须用防火泥封严堵实,因施工需要暂时拆封的,应打报告经批准或经随工同意,完工后必须及时复原。七、使用电气设备,必须做好接地和绝缘保护,禁止超负荷运转。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电源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建设 工程 安全 生产技术 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0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