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复习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复习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三、细胞质遗传,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P69资料分析,RNA,复制,逆转录酶,RNA,DNA,逆转录,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DNA,RNA,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流动:,遗传信息从_传递给_,再从_传递给_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 DNA 的_过程,叫做“中心法则”。后来,某些病毒的_过程以及 RNA 的_的发现,又补充和发展了“中心法则”。,DNA,RNA,RNA,蛋白质,复制,逆转录,自我复制,基础梳理,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基因工程中的哪一过程用到中心法则?答案:反转录法获
2、取目的基因,即以已知的m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目的基因。,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而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分裂能力的细胞)中不再发生。转录和翻译无论细胞能否分裂,只要是活的细胞均可进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易错提示,不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区别1.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易错提示,2.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典型例题,1(2009年上海卷)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A基因组变异过快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C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
3、宿主的相似性很高D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D,3右图所示为自然界遗传信息在三种生物大分子间的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4途径常见,其他从未被认识到B2、4、9途径常见,其他几乎从未被认识到C2、3途径常见,1、3很少见D1、2、4途径常见,3、7、5少见,其他基本未被认识到,D,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5、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各个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若某蛋白质是由3条肽链、290个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在合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至少需要DNA上_个碱基,至多需要_种氨基酸。(2)若用含有15N 的培养基培
4、养细菌,那么培养一段时间后,15N 将会出现图中的 物质中。,1740,20,DNA、RNA、蛋白质,典型例题,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3)导致人们患白化病的最根本原因是 _,从而不能合成_酶。白化病在近亲结婚的后代中出现的几率比非近亲结婚的后代出现的几率高得多,原因是_(4)用图中物质和数字表示HIV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过程:,基因突变,酪氨酸,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白化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在A、B、C、D四支试管内都加入一定量的水和ATP,都加入若干种酶,另外再加:ADNA、脱氧核苷酸 BRNA、脱氧核苷酸 CDNA、核糖核苷酸 DRNA、核糖核苷
5、酸(1)据分析,A、B管内产物相同,但A管内是_过程;B管内是_过程。(2)据分析,C、D管内产物相同,但C管内是_过程;D管内是_ 过程。(3)加入C管内DNA有60对碱基,那么C管内产物中最多含有_个碱基,有密码子_个。(4)B与A相比,必须有_ 酶。,DNA复制,逆转录,转录,RNA复制,60,20,逆转录,典型例题,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指导_的合成,基因控制生物体的_,蛋白质,性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_者和_者,体现,承担,结构(如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运输(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调节(如生长激素、胰岛素),免疫(如抗体),催化(各
6、种酶),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孟德尔的圆粒与皱粒豌豆:,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蔗糖不能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高,有效保持 水分,豌豆显得圆鼓鼓,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缺乏黑色素表现为白化病,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白化病:,基因通过控制_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 制生物体的_,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_而
7、_ 控制生物体的_。,酶的,性状,结构,直接,性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白化病:,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孟德尔的圆粒与皱粒豌豆:,(淀粉分支酶 基因),(酪氨酸酶 基因),(血红蛋白 基因),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囊性纤维病:,(CFTR蛋白 基因),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_而_ 控制生物体的_,编码血红蛋白的 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红细胞成镰刀型,容易破裂,贫血,性状,结构,直接,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只决定一种性状。(2)生物体
8、的一个性状有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基因有关。(3)有些基因则会影响多种性状,如决定豌豆开红花的基因也决定结灰色的种子。,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与、与、与 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而又繁而有序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基因,基因,基因产物,基因,环境,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 关系。,线性,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提醒生物的大多数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这里的“单基因”是指一对等位基因,并不是单个基因。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但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表现型
9、=,基因型+外界环境,水毛茛,即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3、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B基因在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上是互不干扰的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D,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典型例题,DNA的分布,(所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例:线粒体肌病,三、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_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后代只表现出_的性状,有母系遗传的特点。,_和_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线粒体DNA的缺陷与数十种人类的遗传病有关,这些疾病多与脑部和肌肉有关。,这些疾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受精过程中,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亲的卵细胞,线粒体,叶绿体,不符合,母本,三、细胞质遗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06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