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信用与利率.ppt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信用与利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信用与利率.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hapter3,信用、利息与利息率,信用、利息与利息率,信用(信用概念、形式、工具、作用)利息与利息率(概念、种类、决定因素、影响)利率理论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第一节 信用,一、信用与信用的产生1.信用的社会学解释:诚信2.信用的经济学解释,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以偿还为条件,支付利息,第一节 信 用,2007年最新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 名次 国别(地区)GDP(亿美元)人均GDP(美元)1 美国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德国 32800 39710 4 中国 30100 2280 5 英国 25700 42430 6 法国 25
2、200 41200 7 意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罗斯 11400 8030 11 韩国 9920 20240 12 巴西 9340 4930 13 印度 9280 830 14 墨西哥 8850 8140 15 荷兰 7560 45880 16 澳大利亚 7460 35900 17 比利时 4470 43010 18 瑞典 4470 48950 19 瑞士 4310 57040 20 中国台湾 3980 17520人均GDP:2007年中国排名第104,比2005年143位,2006年128位年进步了不少。
3、,第一节 信用,二、信用的形式1.高利贷信用2.商业信用3.银行信用4.国家信用5.消费信用6.国际信用,第一节 信用,三、信用工具1.信用工具的演变2.信用工具种类(1)短期信用工具(2)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债券(3)不定期信用工具银行券,第一节 信用,四、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1.促进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3.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4.调节经济结构,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一、利息的含义及其来源1.利息的含义 节欲论 时差利息论 流动偏好论 马克思观点:利息是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2.利息来源 利息来源于剩余产品或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第二节
4、利息与利息率,二、利息率及其计算1.含义: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2.利息率的计算 利息率=利息额/借贷资金额 100%利率可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利率计算可分:(1)单利法 S=P(1+rn)(2)复利法,利率的种类,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三、利率的种类与体系,附:美国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一)利率种类1、基准利率:也称中心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2、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借贷资金市场上由供求
5、双方通过竞争形成的利率。官定利率: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而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金融组织,如银行同业公会等所决定的利率,是行业公定利率。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式中,R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P为通胀率。,利率体系,(二)利率体系,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利率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四、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供求关系 3、预期通货膨胀率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5、国际收支状况,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五、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1.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2.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4.
6、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渠道,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利息率,企业、个人存款,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贷款规模,贷款结构,银行集中的社会闲散资金,增加适销商品,货币供给量,产业结构,货币流通状况,稳定物价,利率水平,浮动利率,差别利率,第三节 利率理论,一、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二、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三、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第四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一、我国的利率体制 一国的利率体制即一国对利率管理制度总和,包括利率政策、利率决定机制、利率变动幅度的有关规定。目前世界各国的利率体制主要有: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利率体制:1949年到1983年,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1983年至今,利
7、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动利率体制。,第四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1.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的供求所决定;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中央银行成为利率调节的主体。2.利率市场化的条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完善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法律法规的健全和中央银行有效监管是利率市场化的保证。3.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顺序: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镇;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循序渐进。,本章结束,谢谢观看,高利贷信用,1.高利贷信用的产生2.高利贷信用的特征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银行学 第三 信用 利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0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