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ppt
《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5)1,第十五章 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第四篇 宏观均衡,(15)2,第一节 与金融紧密联系的 一些财政概念,(15)3,第十五章第一节 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学习、探索宏观金融理论,对于有关国家财政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掌握的深度,应该不逊于专门学习、探索国家财政理论所必须掌握的深度;就如同学习、探索国家财政理论,对于有关金融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掌握的深度,应该不逊于专门学习、探索金融理论所必须掌握的深度一样。,(15)4,第十五章第一节 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 赤字,1.赤字的两种口径;2.IMF的口径国际交往中通用的口径;3.中国赤字口径的演变;4.账面赤字与隐蔽赤字
2、,(15)5,第十五章第一节 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 其他问题,1.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对比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的特点;2.“预算外”、“制度外”及其他;3.预算的收支与GDP的比中外比较和中国自身的演变(从下面的表可以看出什么问题?),(15)6,第十五章第一节 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 其他问题,(15)7,第十五章 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第二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 联系的历史演变,(15)8,第十五章第二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 在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中财政曾长期占主导地位,1.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铸币的铸造和纸币的发行,除少数阶段,都由国家垄断。2.在西方,上
3、古、中古时期,纸币罕见,铸币流通则较中国发达。铸币与财政的联系,中外一理。3.中国朝廷垄断铸币铸造的“宏观调控”目的,管子一书“御轻重”之说,是理论概括,不应忽视。,(15)9,第十五章第二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与国家财政联系的特点,1.就资本主义的财政理论来说,早期的平衡预算观点也包含着不使财政动摇币制稳定的意向。从实践中看,现代货币供给制度的具体操作的确同财政脱了钩。2.但是,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状况依然有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而且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说明财政与货币供给脱钩,也不见得是建立现代货币制度的必要条件。,(15)10,第十五章第二节
4、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财政与信贷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1.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财政与信贷是货币供应总量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我国,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联系还牵涉到国有经济的背景。2.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日常最“平凡”的联系说,各级财政均在银行开户,银行代收税、费和罚款,代为汇划各种上解下拨款项;财政碰到先支后收的矛盾,银行则为其垫款,等等。这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避免不了的联系。,(15)11,第十五章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财政与信贷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3.除去这种日常的联系,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还有财政收支差额的解决,不能不借助于信贷的货币形成机制。金融体
5、系也事实上不断得到国家财政的强大财力支持。4.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财政与信贷的联系形式,逐步借鉴市场经济国家久已采用的模式。但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5.财政与信贷的紧密联系是现代经济中的必然。无论从哪种类型的经济体制来看,概莫能外。,(15)12,第十五章 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联系 的理论模型,(15)13,第十五章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联系的理论模型 最简单的理论模型:财政赤字决定现金发行量,1.当流通只有现钞这一种形态的货币时,这是必然的。2.当现代经济生活中已经发展有存款货币时,这种必然性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15)14,第十五章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收支 公债 货币 供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0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