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农村金融PPT.ppt
《财政与农村金融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农村金融PPT.ppt(1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政与农村金融,Email:TEL:,第2章 财政收入与支出,第1章 财政概述,目录,第5章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家预算,第6章 农村金融概论,第7章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第8章 农村金融业务,第9章 农村金融市场,第10章 农村金融宏观调控,第4章 财政投融资及国债,第3章 国家税收,财政的特殊视角,政府,第一节 国家财政概述,一 财政:国家凭借政权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 配和再分配形成的分配关系。二 财政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三 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形式目的,第一节 国家财政概述,财政的产生(一)原始公社制度下,没有独立意义的财政。(二)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条件:生产
2、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政治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财政的发展财政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公共财政学简介,“财政”一词是由英语。“public finance”意译而得,一百多年来该词已被习惯地用于描述政府的分配活动。如果用直译方法,“public finance”又可译为“公共财政”。1776年 亚当斯密国富论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节 社会主义财政职能,一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区别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二 政府干涉的原因市场失灵市场调节是短期调节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调节的不确定性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市场失灵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不公,
3、第三节 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一、经济资源分配职能 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二、收入分配职能 公平问题三、经济稳定职能 经济稳定的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第三节 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资源有效配置职能收入公平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第二章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第一节 财政收入一、财政收入: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注意:政府征收不用于财政支出的货币收入不是财政收入二、财政收入的原则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基本原则国家、企业、个人物质利益兼顾原则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原则自力更
4、生为主、外援为辅的原则,第一节 财政收入,三、财政收入的构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1.C部分补偿基金 不构成财政收入2.V部分工资收入 构成财政收入3.M部分利润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收入的实物构成,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农业收入,工业收入,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建筑业收入,交通运输业收入,商业收入,服务业收入,其他行业收入,四、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企业收入,其他收入,财政收入,事业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资源管理收入,公产收入,捐赠收入等,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失灵,因此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提供 分析财政支出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
5、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理论,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其付款的社会成员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公共产品理论,两种属性同时具有才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例如:教育 外部经济,第二节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国家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
6、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它是整个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财政支出的原则 量入为出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厉行节约、讲求效益 谁受益谁负担,第二节 财政支出,西方公共财政学中财政支出的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资源的最优配置2.公平原则原则受益能力原则 横向公平 纵向公平3.稳定原则防止经济的过大波动 就业充分;物价稳定;满意的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平衡,第二节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分类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划分,第二节 财政支出,2.按国家职能划分3.按最终使用分类,4.按预算体制分类 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5.现实预算支出分类,第二节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形式财政支出形式是指国家供应财政
7、资金的具体方式:无偿拨款方式和有偿贷款方式。有偿贷款:基本建设投资的拨改贷 财政周转资金 专项基金 贴息,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农业支出的意义农业支出的形式:无偿拨款;财政信贷支农周转资金;财政贴息;农产品价格补贴;国家利用银行信贷,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农业拨款:国家为发展农业而由财政上拨付的资金。(财政支持农业的原因)农业拨款的内容,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农业拨款的使用原则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照顾重点、择优供应支农资金与物质供应相适应资金使用责任制,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农业拨款的监督拨付银行监督经济监督和行政监督工作进行的顺序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财政支农周
8、转金财政支农周转金是财政运用财政信用形式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偿资金作用:壮大财政支农资金力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用活财政支农资金,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财政支农周转金发放原则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择优扶持,重点支援讲求实效,培养财源谁放谁收,放收结合周转金发放步骤和回收管理,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财政支农周转金占用费的收取区别情况实行差别费率;合同期内占用费实行低费率,逾期实行高费率占用期按月(15)计算期内占用费借款金额期内占用费率借款月逾期占用费到期应还未还的借款金额逾期占用 费率超期月数,第三章 国家税收,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9、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控制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税收以国家权力为依据强制征收。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无需偿还。中心特征。3、固定性:课税对象、课征比例或课征额具有相对 固定性。税收的职能: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监督管理,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根据通过法律程序确定的征税依据和规范,它包括税收体系和税制要素两方面的内容。税收体系,是指税种、税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即一国设立哪些税种和税类,这些税种和税类各自所处的地位如何。税制要素,是指构成每一种
10、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基本要素。,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纳税人纳税人法律术语称为课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负税人是指最终承受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一致(如所得税),也可能不一致(如流转税),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法律术语称为课税客体课税对象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化,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税率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 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11、定额税率(固定税额),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税率指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反映征税的深度,是税制的中心环节。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定额税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累进税率:随课征对象数额的增大而增高的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2)全率累时税率(3)超额累进税率(4)超率累进税率,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单环节课税:同一税种只在一个环节征税。多环节课税:在多个环节征税。,指税法规定的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生产,批发,零售,进口,增值税,消费
12、税,纳税期限: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减税与免税,减税指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指免交全部税款 目的发挥税收政策的鼓励或限制作用或者照顾某些纳税人的特殊情况。,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指税法规定的开始征税时征税对象应达到的一定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和超过起征点的,应按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指税法规定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无论征税对象的数额多大,免征额的部分都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起征点:,免征额:,假设有甲、乙两人,其当月的收入分别是1900元和2001元。,甲的收入在免征额之内而不纳税;乙的收入比免征额的数额要多
13、,则扣除免征额余额部分纳税,(20012000)100.1,其他条件不变,若规定2000元为免征额,则两人的纳税情况应该是:,甲的收入因没达到起征点而不纳税;乙的收入已超过起征点,应全额计税,200110200.1,若规定2000元为纳税的起征点,税率为10。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两人纳税情况应该是?,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违章处理 指对纳税人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非法手段不交或少交税款的违法行为。欠税指纳税人拖欠税款,不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违章行为。抗税指纳税人对抗税法拒绝纳税的严重违法行为。骗税指企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
14、税款。,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税收的分类1.以税制结构的单一或复杂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2.税收归属a、中央税: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税种。如关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b、地方税: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税种。如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c、中央地方共享税: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和使用税种。如增值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资源税等。,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3.税收的收入形态:实物税和货币税4.税收的用途:一般税和特定税5.税收的存续性:经常税与临时税6.税收的计税依据: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规定固定数额计征的税种。如资源税、车船使用税、消费税中的某些税目等。从价税:
15、以课税对象的价格、金额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增值税、关税、营业税等。,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7.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价内税:税款含在应税商品价格之内,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税种。如消费税。价外税: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之外,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税种。如增值税。,如物品的标价为125元,货物税率为20%,购买方只需支付125元的款项,而销货方需要扣除125*20%=25元的税款后,即125-25=100元才是归其所有的真正货款。如某物品标价100元,该货物税率25%,这样,购买方需要支付100+100*25%=125元的款项,才能取得该物品。,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8.税收
16、是否涉及外国政府的权益:国内税、涉外税9.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直接税:纳税人本身承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种。如财产税、所得税等。间接税:纳税人可以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的税种。如增值税、关税等,第一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10.税收的课税对象流转类税: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类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农业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类税:以纳税人的财产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行为类税:以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屠宰税、筵席税。资源类
17、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资源税。,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沿革,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税制。第二次是1958年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简化税制,以适应社会主义改作基本完成、经济管理体制形势的要求。第三次是1973年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仍然是简化税制,这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第四次是1984年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普遍实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和全面改革工商税收制度,以适应发展有计划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第五次是1994年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全面改革工商税收制度,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全面改革了流转税,实
18、行了以比较规范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第二,改革了企业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第三,改革了个人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第四,对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如扩大了征收的范围,开征了土地增值税、取消了盐税、奖金税、集市交易税等7个税种,并将屠宰税、筵席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新设了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第三节 我国主要税种,增值税(中国第一大税种)以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
19、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只对商品和劳务流转额中的增值部分征税,避免重复征税实行普遍征收和道道征税原则税负稳定、合理和一致,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税范围:,纳税人:,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四个环节。此外,还包括加工和修理、修配。,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标准:1.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企业,年应税销售额100万元2.从事批发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180万3.个人、非企业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无论销售额,视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6%,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税率
20、,(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粮食、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二)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三)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其他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为17。,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税率 当期进项税额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已交纳的增值税税额。,例子:某一般纳税人当期销售自产货物销售额为700万元,当期购入原材料、零部件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万元,税款为51万元;当期又将价
21、款150万元(不含税)的自产货物进行对外投资。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70017%15017%=144.5(万元)当期进项税额=51(万元)本期应纳税额=144.551=93.5(万元),进项税额的确认,纳税人购买货物和应税劳务,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纳税人进口货物,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买价*扣除率(10)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6),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了下列8个项目免征增值税: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避孕药品和用具 古旧图书 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
22、口仪器、设备 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消费税,概念: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收入或数量征收的一种税。选择性税率差别性 单环节征税,我国大幅度提高烟产品消费税,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烟产品消费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甲类香烟的消费税从价税率由原来的45%调整至56%,乙类香烟由30%调整至36%,雪茄烟由25%调整至3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卷烟批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批发销售的所有牌号规格的卷烟,都要按批发卷烟
23、的销售额(不含增值税)乘以5%的税率缴纳批发环节的消费税。,消费税征收范围,第一类:一些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第二类: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第二类: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摩托车等;第四类: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消费税税率及计征,从价税率:高尔夫球及球具税率为10;高档手表20;游艇10;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从量税率(单位税额):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0.2元升;燃料油、航空煤油0.1元升。,消费税税率及计征,某生产甲类卷烟的企业当月销售甲类卷烟100万元,甲类卷烟
24、的适用税率为45,问:若销售额不含增值税,则该企业当月应纳消费税额是多少?若销售额含增值税,则该企业当月应纳消费税额又是多少?,答案:100万4545(万元)100万(117)4538.48(万元),消费税税率及计征,1、某黄酒厂当月销售黄酒200吨,税率为240元/吨,应纳税额为多少?2、某糖业烟酒进出口公司2009年4月从美国进口一批蓝带啤酒,进口报关时海关核定的进口数量为200吨。税率为220元/吨。,答案:1、20024048000(元)2、20022044000(元),营业税,概念: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
25、特点 税源稳定 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赋税合理,营业税税目、税率,营业税,起征点免税项目:育养、医疗、教育劳务,某旅行社在一个纳税期内,向旅游者收取旅游费万元,同时支付了到境外旅游者而由旅游企业接团的费用万元,在境内的旅游途中,替旅游者支付宾馆住宿费万元,餐饮费万元,购汽车票万元,购游览景点的门票等万元。求该旅行社应缴纳的营业税。,答案:应税营业额60020040201010320万元应纳税额320516万元,企业所得税,概念:是对从事经济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对我国境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除外)包括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注册登记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 农村金融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0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