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力学第二章课件.ppt
《论力学第二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力学第二章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 论 力 学,2023年10月4日,第一部分 静 力 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力系分类:,平面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力偶系)空间任意力系,第 2 章,第 2 章,第 3 章,第 4 章,第 5 章,专门问题,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本章主要内容,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几何法2-2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解析法2-3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与计算2-4平面力偶理论,本章讨论平面汇交力系两个问题:,1、合成(简化)2、平衡,研究方法:,1、几何法(矢量法)2、解析法(投影法),静力学/
2、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一、合成,1、两个力的合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可,2、多个力的合成,以四个力的情况为例,力多边形;合力 为力多边形的封闭边。,作用线通过汇交点A。,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设平面汇交力系由n个力(i=1,2,n)组成,记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将各力依次两两合成(或由力多边形法则合成),可将汇交力系合成为一个合力(记为)。汇交力系合力的矢量表达式为,结论: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力的矢量和确定,作用线通过汇交点。,3、n个力的合成,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F1,
3、FR,FR2,FR1,F4,F3,F2,合力矢 与各分力矢的作图顺序无关,O,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O,F2,F1,F4,F3,FR,利用力多边形法则注意问题:,各分力矢必须首尾相接合力从第一个力矢的始端指向最后一个力矢的末端按力的比例尺准确地画各力的大小和方向,力多边形合成的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大小和方向由力多边形的封闭边表示,二、平衡,平衡的结论:,受平面汇交力系作用的刚体,平衡,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几何法的优点:直观;缺点:求解需作图,精度不高。,静力学/第二章:平面
4、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一、力在正交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标量 注意投影的正负号 已知投影求力的大小和方向,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二、力的解析表达式,设沿坐标轴方向的单位矢量为,注意分力与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则力沿坐标轴方向的分力:,则有:,*分力是矢量,,投影是标量。,*当坐标轴非正交时,大小也不相等。,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当坐标轴非正交时,大小也不相等,注意分力与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即:,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三、合力投影定理,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
5、的代数和。,即:若,则,四、合成,由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的投影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为:,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五、平衡,受平面汇交力系作用的刚体,平衡,而,所以,即:,受平面汇交力系作用的刚体,平衡,平面汇交力系有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解两个未知量。,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用平衡方程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画出 研究对象的受力图2、建立坐标系3、列出平衡方程4、解出未知量,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例1:图示结构,已知P=10 kN,AC=CB,AB与CD夹角如图,各杆自重不计。求:A处反力和CD杆受力。,解:取AB为研究对象
6、。受力如图,E,45 o,建立坐标如图,列平衡方程,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由几何关系:,解出:,说明:FA的负号表示它的实际方向与图示的假设方向相反。,解题要求:(1)对象;(2)受力图(注意二力构件,三力平衡汇交);(3)坐标;(4)平衡方程;(5)求解。,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例2:图示A、B两轮的自重比为FGA/FGB=3,AB杆自重不计,摩擦不计。求:平衡时的 角。,解:1、取A轮为对象,受力如图。,取坐标系如图,30o,(1),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60o,2、取B轮为对象,受力如图。,取图示坐标系。,(2),又AB杆为二力
7、杆,(3),由式(1),(2),(3)可解出:,所以:,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1),2-3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和计算,一、力对点的矩,力矩:是力使物体绕一点转动作用的度量。,定义:,o 力矩中心,简称矩心;h 力臂;正负号规定: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平面内力对点的矩是标量;力矩的单位:N m,或 kN m。,力矩的几何表示:,Mo(F)=2 OAB面积,力矩的矢量表示:,大小:;,方向:满足右手法则,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二、力矩的基本性质,1、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力矩保持不变。,2、,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三、合力矩定理,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于
8、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即:若,则:,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三、合力矩定理,证明:,设平面汇交力系如图示,在力的作用面内取一点O,到汇交点A的矢径记为,由合力,有,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例3、已知,与 x 轴夹角为,作用点 A(x,y).求:。,解:,x,y,直接根据定义计算时,力臂的计算较麻烦。,利用合力矩定理求解。,所以:,力矩的解析公式,力沿坐标轴方向的投影为:,静力学/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x,x,dx,h,例4:作用在梁AB分布载荷如图示,载荷集度q,梁长l。求:分布力的合力的大小及合力作线位置。,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力学 第二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0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