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教科应急预案手册.docx
《医院医教科应急预案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医教科应急预案手册.doc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教科应急预案手册XXXX妇幼保健院编-1-/58目录1.1 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置预案-3-门诊部突发事件应急流程-5-1.2 门急诊病人突发心肺意外的应急预案6心肺脑复苏流程图-7-1.3 休克的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9-休克应急预案流程-13-1.4 肺栓塞应急预案-14-急性肺栓塞抢救流程-16-1.5 DIC预防及应急预案-17-1.6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19-急性输血反应处理流程-21-1.7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应急预案-22-1.8 石林彝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的预案-25-1.9 输液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28-1.10 预防和处理婴儿呛奶、窒
2、息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29-1.11 住院病人用错药处理应急预案及流程-30-1.12 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防范处理预案及工作流程-32-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应急处置流程图-33-1.13 呕吐物吸入窒息防范处理预案及工作流程-34-1.14 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流程-36-1.15 心跳骤停应急预案流程-37-1.16 突发猝死的应急预案流程-38-1.17 突发精神症状应急预案流程-39-1.18 发生意外自杀的应急预案流程-40-1.19 躁动应急预案流程-411.20 跌倒应急预案流程-42-1.21 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预案流程-43-1.22 意外烫伤应急预案流程-44-1
3、.23 成人低血糖应急预案流程-45-1.24 下肢静脉血栓应急预案流程-46-1.25 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流程-47-1.26 静脉留置针滑脱应急预案流程-48-1.27 留置尿管滑脱应急预案流程-49-1.28 伤口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流程-50-1.29 输液管滑脱应急预案流程-51-130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流程-52-1.31 重大抢救报告应急预案流程-53-1.32 患者家属在院陪护期间突发意外处理应急预案流程-54-133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流程-55-1.34 吸痰过程中吸痰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流程-56-1.1 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置预案为确保门诊
4、楼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保护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制定本预案如下:1、成立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组长:行政后勤副院长成员:院办公室医教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门诊部主任2、突发事件类别及风险分级突发事件主要为患者病情变化、医疗投诉与纠纷、停电、停水、火灾、日常生活意外(烫伤、摔倒、坠床)等方面。根据突发事件性质、人数以及不良结果的程度,将突发事件风险分为三级:2.1 一级风险:2.1.1 患方投诉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2.1.2 质疑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1.3 丢失钱财报案投诉的。2
5、.1.4 发生日常生活意外。2.1.5 小范围停电、停水。2.1.6 楼道摔伤意外未造成严重后果。2.1.7 出现晕厥等情形。以上情况经耐心解释及简单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2.2 二级风险:2.2.1 患方来门诊投诉人数少于10人,占据门诊诊疗、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222患方对门诊科室的诊疗过程提出质疑,经解释无效,影响其他病人诊疗的行为。2.2.3 出现停电、小面积起火影响门诊工作的正常开展。2.2.4 日常生活意外造成较严重后果。2.2.5 楼道摔伤意外出现严重骨折等情况。2.3 三级风险:231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如I:重大火灾、触电身亡等。2.3.
6、1 方来院投诉人数超过10人,聚众占据门诊诊疗、办公场所,严重干扰医院工作。2.3.3 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2.3.4 停尸闹丧,拒绝将尸体移送太平间或殡仪馆,在门诊大厅设灵堂、摆花圈、拉横幅等行为。2.3.5 患方在门诊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物品损坏等情形。3、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及报告3.1 发生一级风险的突发事件由当事人或科室报告医教科,医教科派人负责协调沟通,必要时请保安人员协同处理。3.2 发生二级风险的突发事件,各部门负责人报告门诊部主任和保卫科。属医疗纠纷方面的由门诊部主任、医教科工作人员为主,负责与患方沟通协调;治安
7、方面则由保卫科协调处理,应急处置小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现场组织调查,其他科室及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如门诊办公室不能协调处理可以移交医教科医疗投诉办公室处理,必要时分管院长出面处置。3.3 发生或估计会发生三级风险的突发事件,医教科和保卫科赶赴现场处理。迅速组织足够力量保安人员,在向分管副院长报告的同时,向110或鹿阜派出所报警(情况紧急时,医务人员或医教科工作人员直接报警),了解情况后并向医院主要领导报告。3.4 发生突发事件后,当事人或第一责任人(首先发现情况者)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包括患者病情变化、医疗投诉与纠纷、停电、停水、火灾、电梯运行意外、日常生活意外等,启动医院相关应急预案。门诊部主任及保
8、卫科根据突发事件风险级别启动本预案,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3.4.1 医教科、后勤工作等相关部门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3.4.2 医教科、有关科室和保卫科应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如实向院领导报告有关情况,组织相关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3.4.3 后勤工作人员应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门诊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负责三级风险突发事件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有关患方人员违法闹事的证据。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法处理突发事件。门诊部突发事件应急流程1.2门急诊病人突发心肺意外的应急预案一、分工及职
9、责病人突发心肺意外时,在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呼唤当班医生参与现场抢救,由该医师主要负责现场抢救及口述医嘱,医技科室人员作为助手参与配合抢救。并立即电话通知医教科,临床科室、麻醉科、心电图室有关人员到场参与抢救。二、抢救1、现场临时抢救按照C、A、B、D步骤执行(参照心肺复苏标准)。Airway:保持气道畅通。Breathe:观察呼吸及给氧气吸入,如呼吸骤停应进行人工呼吸。CireUIatiOn:测量血压、心跳及脉搏,如心跳骤停应进行体外心脏按摩。DrIJgs:开放静脉通路(平衡液滴注),为药物抢救做好准备。2、当病人发生低血糖危象时具体抢救措施如下:一般低血糖反应患者应立即平卧、尽快进食含有15
10、-20g葡萄糖食品或饮料。如果低血糖持续发作立即通知临床相关科室医生到场抢救。3、当病人发生心血管、休克时按相关疾病的预案实施。心肺脑复苏流程图目的: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抢救心跳骤停的患者。操作流程:1.3休克的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休克是指由多种强烈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以生命器官缺血缺氧或组织氧及营养物质利用障碍、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特征,以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重症。一、休克的分型休克有多种分类方法,以按病因分类最为简明实用。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二、休克的临床表现和程度:根据休克的严重
11、程度,临床上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休克。(一)轻度休克: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心烦躁动,面色苍白,口干,出汗,心率加快,可以超过100次/分钟,脉搏有力,四肢温暖或稍微发凉,肢端红润或稍有发绡,收缩血压在80mmHg左右,脉压小于30mmHg,尿量略减。(二)中度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四肢发凉,肢端紫维,收缩血压在6080mmHg左右,脉压小于20mmHg,尿量少于17mlh(三)重度休克:表现为神志不清,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四肢厥冷,皮肤紫纳,可有斑片状花纹改变,心率超过120次/分钟,心音低钝,脉细弱无力,稍加压即不能触及,收缩血压可降至4060mmHg左右,尿量明显减少
12、或尿闭。(四)极重度休克:患者表现为昏迷,呼吸浅而不规则,口唇及皮肤极度紫绢,四肢冰冷,脉搏很难触及,心音低钝,收缩血压低于40mmHg,无尿,可有广泛皮下及粘膜甚至内脏出血,尚有单系统或多脏器衰竭的征象。三、诊断:作为临床综合征休克的诊断,常以低血压、微循环灌注不良、交感神经代偿性亢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诊断条件:有发生休克的病因;意识异常;脉搏快,超过100次/分,细或不能触及;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粘膜苍白或发绢,尿量小于17mlh或无尿;收缩压小于80mmHg;脉压小于20mmHg;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凡符合,以及、中的两项,和、中的一项者,即可成
13、立诊断。四、治疗:对于休克这个由不同原因引起、但有共同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应当针对引起休克的原因和休克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生理紊乱采取相应的治疗。治疗休克重点是恢复灌注和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氧。治疗包括:一般紧急治疗;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治疗DIC改善微循环;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等。(一)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1 .病因治疗:尽快纠正引起容量丢失的病因是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基本措施。对于出血部位明确、存在活动性失血的休克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止血。应迅速利用包括超声在内的各种必要方法,检查与评估出血部位不明确、存在活动性失血的患者。2 .液体复苏:
14、液体复苏治疗时可以选择晶体溶液(如生理盐水和林格溶液)和胶体溶液(如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由于5%葡萄糖溶液很快分布到细胞内间隙,因此不推荐用于液体复苏治疗。2.1 晶体液:液体复苏治疗常用的晶体液为生理盐水和林格液。生理盐水的特点是等渗,但含氯高,大量输注可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林格液的特点在于电解质组成接近生理。2.2 胶体液:临床上低血容量休克夏苏治疗中应用的胶体液主要有羟乙基淀粉和明胶,都可以达到容量更苏的目的。由于理化性质以及生理学特性不同,在应用安全性方面,包括凝血功能的影响、肾脏功能负担等方面,均需要严密关注。2.3 复苏治疗时液体的选择: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晶体液与胶
15、体液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有明显差异。3 .输血治疗:输血及输注血制品在低血容量休克中应用广泛。失血性休克时,丧失的主要是血液。但是,在补充血液容量的同时,并非需要全部补充血细胞成份,必须考虑到凝血因子的补充。浓缩红细胞临床输血指征为血红蛋白W70gL;血小板输注主要适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血小板计数V5OX1(9L或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可考虑输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凝血因子的不足,大量失血时输注红细胞的同时应注意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内含凝血因子V、VID、XIL纤维蛋白原等,适用于特定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疾病以及肝移植围手术期肝
16、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等出血。对大量输血后并发凝血异常的患者及时输注冷沉淀可提高血循环中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4 .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一般不常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临床通常仅对于足够的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或者输液还未开始的严重低血压患者,才考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 .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包括循环稳定、尽早肠内营养、肠道特需营养支持如谷氨酰胺的使用、微生物内稳态调整等。6 .体温控制:严重失血性休克合并低体温是一种疾病严重的临床征象,低体温(V35C)可影响血小板的功能、降低凝血因子的
17、活性、影响纤维蛋白的形成,增加创伤患者严重出血的危险性,是出血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控制性降温有一定的积极效果。7 .复苏评估指标:传统临床指标对于指导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不能作为复苏的终点目标。如:心脏指数4.5L(minm2)氧输送60Oml/(minm2)及氧消耗17Oml/(minm2),SvO265%,血乳酸2mmolL(持续48小时以上的高水平血乳酸(4mmolL)预示患者的预后不佳,复苏的第一个24h血乳酸浓度恢复正常(2mmolL)极为关键)。8 .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复苏:对此类患者早期采用控制性复苏,收缩压维持在80-9
18、0mmHg,以保证重要脏器的基本灌注,并尽快止血;出血控制后再进行积极容量复苏。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老年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控制性复苏。(二)感染性休克1、早期液体复苏:一旦临床诊断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应尽快积极液体复苏,6h内达到复苏目标: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尿量0.5mlkgh;ScvO2或Sv0270%o若液体复苏后CVP达812mmHg,而ScvO2或SvO2仍未达到70%,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比容达到30%以上,或输注多巴酚丁胺以争取达到复苏目标。2、应对所有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有可控制的感染源存在。控制手段包括引流
19、脓肿或局部感染灶、感染后坏死组织清创、摘除可引起感染的医疗器具或对仍存在微生物感染的源头控制。在确认脓毒性休克或严重脓毒症尚未出现脓毒性休克时,在1小时内尽早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留取合适的标本,但不能为留取标本而延误抗生素的使用。3、用天然/人工胶体或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初始治疗目标是使CVP至少达到8mmHg(机械通气患者需达到12mmHg),之后通常还需要进一步的液体治疗。4、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常用的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管加压素和多巴酚丁胺。(1)去甲肾上腺素:常用剂量为0.031.5口g/kg/min。(2)多巴胺:5-20gkgmio(3)糖皮质激素:氢化
20、可的松,每日补充量不超过300mg,分为34次给予,持续输注不超过35天。(4)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5.其他治疗: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预防应激性溃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休克应急预案流程脉率100次/分,周围循环不良表现,收缩压V90mmHg,脉压差V20mmHg,尿量减少V25mlh感染性过敏性判定休克类心源性低血容 量性神经源性灶毒量药 染中容性 感素酸血活 除生正充管素 清抗纠补血激肾上腺素 抗组胺药 激素 补充血容量 升血压 葡萄糖酸钙心电监护 镇静止痛 控制J心率衰竭 纠正血容量 抗心律失常 血管活性药物 保护心肌药物控制大出血 补充血容量 输
21、血血管活性药物 纠正酸中毒止痛 肾上腺素 扩充血容量 升压药防止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POS).多发性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抢救室连续监护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出入量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立即转院1.4肺栓塞应急预案定义: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的生理特征。一、临床表现1、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烦躁不安、惊恐、咯血、咳嗽、心悸等。2、体征: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发热、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胸腔积液、P2A23、深静脉血栓的体征。4、动脉血气分析:PaO2降低,PaCO2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5、心电图:窦性
22、心动过速,T波倒置和ST段下降。6、胸部X线:心脏增大、肺浸润影和血管影,胸腔积液。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扩张,右下肺动脉横径增宽,右心室常增大。7、D-二聚体:低于500ugml有排除意义。8、深静脉的检查:深静脉的血栓对诊断PE有很大的帮助。三、急救预案1、病人平卧,保持安静,尽量减轻病人的疼痛、焦虑和恐惧。2、快速给氧,流量4-6Lmin,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3、迅速止痛,只给予吗啡5-1Omg或哌替咤50-10Omgmin已控制剧烈胸痛,必要时重复使用。4、解除肺血管及冠脉反射性递增痉挛,阿托品0.5-Img肌注,必要时重复给予。5、迅速开辟静脉通道并及时抽送检验标本。6、溶栓抗凝治疗,
23、可采取以下措施:(1)肝素:首剂50-7Omg加生理盐水20ml静滴,以后每4h重复一次;或肝素20O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持静滴24h,8-10d后减量。(2)口服抗凝药:华法林IO-15mgd,连服35d后改维持用量215mgd,共用12周。溶栓:有溶栓指征者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r-tPAo尿激酶2OOOOIUkg2h,外周静脉滴注,溶栓时间窗在14天以内。7、积极抗休克治疗,采取以下措施: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加入静滴。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8、防止心衰,必要时应用强心剂和利尿剂。毛花件C0.4-0.8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滴。毒毛花首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医教科 应急 预案 手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