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发展史和分类.ppt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发展史和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发展史和分类.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发展史、分类、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前言,正确性、精密度迅速性、高效率减少人为介入产生的失误满足这些条件的就是检查的全自动化追求速度改变为质量,需求,便利方向发展以实际需求来设计和满足为目标价廉、小巧的模块组合化全自动检查系统,目的,提高采购仪器时的论证水平,涉及内容,全实验室自动化(TLA 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自动生化分析仪(ACA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展,分光光度法是其核心
2、方法技术成熟、完全替代手工法近20年只是在自动化程度和功能扩展下功夫目前大多三级和二级医院的装备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ACA),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比例泵将样品和试剂注入一条连续的管道系统中,样品与试剂被混合并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数分钟,反应混合液检测。,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中国非常流行先将样品和试剂分别置于转盘中各自相应的凹槽内当离心机开动后,内侧的试剂受离心力作用甩向外侧凹槽内,与样品相互混合发生反应该分析仪同一个离心盘一般同时分析一个项目,无自动清洗功能,由于各样品测定是分开独立进行的 故称其为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二、根据同
3、时可测定项目数量,三、根据仪器自动化程度,单通道,多通道,全自动化,半自动化,四、试剂开放程度,封闭系统,开放系统,五、按构造分为小、中、大、一体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展,大、全:模块化、一体化、网络系统化发展小、快:干片式(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生物蕊片全实验室自动化(TLA),全实验室自动化,医嘱 标本采取 运送 中心实验室对标本的处理分送 各仪器测定 结果传到中心计算机 各科室单位各取所要结果,全实验室自动化,自动化样品前处理系统 各测试单元模块式分析系统 自动化样品后处理系统 HIS、LIS信息系统,分析后处理自动化,结果自动审核 60-80%结
4、果复查结果输出和保存样本自动保存,信息控制中心,加盖,进样模块,自动化离心机,开盖器,分杯器,免疫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储存器,输出工作站,二次开盖器,第二台离心机,轨道,血清液面检测,智能H模块,分选模块,自动条码机,离心模块,去盖,分杯器,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光学原理,郎伯-比尔定律(光的吸收定律)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溶液的厚度成正比适于单色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注意,不适用于混合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光光度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分光光度法也是其核心方法,紫外光波长:400nm以下可见光波长:400-760nm红外光:大于760nm,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原理,按人工操作的方式编程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
5、机械动作代替人工按程序依次完成各项操作,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构与功能,样品系统试剂系统反应系统清洗系统管路系统比色系统条形码识读系统程序控制系统,自动生化分析仪样品处理系统,进样类型圆盘状条带状,进样系统注意问题,试管异物、大小、高度架子位置、对应的架子、清洁轨道清洁、托盘,样品分配器,注射器步进马达传动泵加样臂样品探针等组成,探针特点,可精确到1微升(ISE约100微升)液面感应器凝块或气泡检出功能防撞保护配有内壁及外壁冲洗系统易耗、易损、易污染应定期校正,探针注意问题,人员和异物:针折断、穿刺伤样品:气泡、纤维、半疑/疑试管位置,口径探针自身位置探针和反应杯的损坏液面感应器和不粘涂层挂淋、空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自动 生化 分析 基本 结构 工作 原理 技术 发展史 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