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脂肪营养知识.ppt
《蛋白质、脂肪营养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脂肪营养知识.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蛋白质(protein),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在细胞组分中含量最丰富、功能最多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人体结构之复杂,机能之完善,无一不与蛋白质的多样性有关,第一节 蛋白质(protein),已知人体含有10万多种蛋白质分子与人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蛋白质的营养状况受到高度重视。,一、生理功能:,1.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人体的蛋白质含量仅次于水,约占体重的15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除脂肪与骨骼以外,其他组织的蛋白质的含量,比糖类和脂类都多,在人体的瘦组织(lean body mass)中,如肌肉、
2、心、肝、肾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骨骼和牙齿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指、趾甲中含有角蛋白,细胞中从细胞膜到细胞内的各种结构中均含有蛋白质。,是构成许多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生理功能的调节促进消化的酶蛋白有重要生理调节作用的激素运输脂类的载脂蛋白,2.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受体蛋白具有免疫作用的抗体具有催化作用的酶运载氧的血红蛋白有收缩作用的肌纤凝蛋白,,2.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具有支架作用的胶原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的血浆蛋白具有运送营养素作用的脂蛋白、运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遗传的物质基础核蛋白和相应的核酸等,记忆的本质也与蛋白质相关,3.供给能量在机体内,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后,经脱氨基作用
3、生成-酮酸,直接或间接地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每g蛋白质可供给4kcal的能量但是,这并不是它的主要功能4.体内其他含氮物质的合成原料嘧啶、嘌呤、肌酸、胆碱、肉碱、牛磺酸等体内重要的含氮化合物,都需要氨基酸作原料。,5.促进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的过程可视为蛋白质不断积累的过程。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蛋白质摄入不足时,生长发育状况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二、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各氨基酸按一定的排列顺序由肽键连接。由于其排列顺序的不同,链的长短不一,以及其空间结构的异同,就构成了无数种功能各异的蛋白质,1.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均由20多种氨基酸构成。大多
4、数氨基酸可在体内合成,但有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远不能适应机体的需要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远不能适应机体需要,必须从膳食中获取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是: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婴儿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这是因为婴儿体内合成的组氨酸不能满足需要,2.芳香氨基酸与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AAA):色氨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主要在肝中分解代谢。支链氨基酸(BCAA):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主要在肝外如肌肉组织中分解代谢。肝功能障碍时,由于芳香氨基酸分解减少,血中的含量增高,高胰岛素血症使骨骼肌摄入支链氨基酸增加故血中BCAA/AAA比值
5、变小。高胰岛素血症还使5羟色胺生成增加。结果进入脑组织的AAA与5羟色胺都增加,可能是肝昏迷发生、加重的因素之一。临床上为肝性脑病患者选用产氨较少、含AAA低的蛋白质以及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膳食或输液,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谷胺酰胺、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并非不重要,只是在人体可以合成。摄入的多少影响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利用。,3.非必需氨基酸,4.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半胱氨酸和酪氨酸,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30%和50%。又称半必需氨基酸,三、氨基酸模式,在必需氨
6、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上,人体蛋白质和食物蛋白质存在着差异。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对每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均有一定的范围,某一种必需氨基酸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另一些氨基酸的利用,故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才能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因此,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十分重要,这种搭配关系称为氨基酸模式所谓氨基酸模式,就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组成,并为人体所消化吸收,就越能够适应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越易被机体利用,因而,其营养价值就越高。在8种必需氨基酸中,常以色氨酸为1算出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值。,鸡蛋蛋白质与人体
7、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在实验中常以它作为参考蛋白。参考蛋白是指可用来测定其他蛋白质质量的标准蛋白。,四、限制氨基酸,按照人体的需要及其比例,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称之为限制氨基酸,若有两种以上必需氨基酸不足,则以不足的程度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限制氨基酸。植物性Pro往往相对缺少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大米和面粉Pro中赖氨酸相对含量最少,是第一限制氨基酸。所以,植物性Pro的营养价值较低。根据食物中氨基酸模式的缺点来强化时,应按限制氨基酸的顺序进行。,五、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的食物混合食用使各种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偿,可使混合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于人体要求的氨基酸模式
8、,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肉类和大豆蛋白可弥补米、面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为充分发挥这种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个原则: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搭配的食物越多越好;食用时间越近越好,同时食用最好。,六、蛋白质的代谢更新,氨基酸代谢可归纳为三条基本途径:一部分存在于组织内的氨基酸,可能再次被利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一部分氨基酸进行分解代谢;一部分氨基酸用于合成新的含氮化合物,包括非必需氨基酸。上述三条途径的主次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营养状况等,尤其是营养状况往往起决定作用,例如膳食中必需氨基酸供给不足,能量供给不足,都可使第二条途径增强。,蛋白
9、质,正常人体内Pro约为16-19%,分解,合成,动态平衡,组织Pro不断更新 修复,每天约3%的Pro被更新,图 正常人体内的蛋白质代谢概况,肠道 骨髓Pro更新速度较快,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消化道,摄入蛋白质90g(14.4gN),粪便10g(1.6gN),尿75g(12gN),其它5g(0.8gN),机体合成蛋白质300g,氨基酸池,消化、吸收蛋白质150g,肠道内源性蛋白质70g,肌肉(30%),器官 体液(50%),其它(20%),图 一个体重70kg的正常成人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返回消化,返回N平衡,七、氮平衡,在机体内,各种蛋白质都处在不断的合成和分解的动态变化之中,从食物中摄入
10、的蛋白质主要用于合成新的组织,或维持组织蛋白质破坏和更新的动态平衡。儿童少年体内蛋白质的合成率较高,蛋白质更为其生长发育所必需。由于至今尚无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及蛋白质含氮一般为16,故而,通常采用测定氮的方法来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常用于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蛋白质代谢、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在一定时间内摄入的氮量与排出的氮量一致时,机体便处于零氮平衡。,当摄入的氮量大于排出的氮量时为正氮平衡,反之为负氮平衡。处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处于康复期的病人以及需要增加肌肉的运动员等,由于机体需要合成新组织,孕妇、乳母要合成新组织、维持胎儿的发育、分泌乳汁,故应处
11、于氮的正平衡状态。,蛋白质摄入不足、创伤、应急、慢性消耗性疾病会造成负氮平衡长期负氮平衡将导致营养不良,八、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品质的鉴定、新资源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指导人群膳食等许多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氨基酸组成的不同,各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动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主要从“含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质量”包括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的程度。,评价蛋白质质量的方法可概括为生物学法和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是对食物中氨基酸进行分析,并与参考蛋白质比较进行评价。生物学法主要是通过动物和人体
12、试验测定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率和利用率。,1.蛋白质含量,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是否丰富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前提,含蛋白质很低的食物根本就谈不上其营养价值高低的问题。1883年,John Kjeldahl 发明了一个准确测定氮、并以此计算蛋白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凯氏定氮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由于各种食物蛋白质的含氮量有一定的差异,由含氮量推算蛋白质的含量时,换算系数不尽相同,由含氮量推算蛋白质含量的换算系数,一般混合膳食的蛋白质含量的计算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的含氮量乘以6.25。食物中粗蛋白的含量以大豆最高为30%40%,鲜肉类10%20%,粮谷类含量低于10%。,2.蛋白质质量,(1)生物学法蛋白
13、质消化率:蛋白质未经消化不易吸收,有些抗原、毒素蛋白可少量通过粘膜细胞进入体内引起过敏、毒性反应。食物蛋白质必须水解成氨基酸及小肽后方被吸收。由于唾液中不含水解蛋白质的酶,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但主要在小肠。,胃内消化蛋白质的酶是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肽键作用的特异性较差,主要水解芳香族氨基酸、蛋氨酸或亮氨酸等残基组成的肽键。胃蛋白酶使乳中的酪蛋白凝结,因而乳液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延长,有利于充分消化。,由于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蛋白质在胃内的消化很不完全,消化产物及未被消化的蛋白质进入小肠,经胰腺分泌的各种蛋白酶和肽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等内肽酶及氨基肽酶、羧基肽酶等外肽酶(在十二
14、指肠被肠激酶激活)以及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寡肽酶如氨基肽酶和二肽酶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在小肠内被消化的蛋白质除外源性食物蛋白质外,还有来自口腔、胃、小肠、肝脏和胰脏分泌物以及脱落的粘膜细胞的内源性组织蛋白质(总量可达被消化蛋白质的50%)。,食物蛋白质消化率:反映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程度。消化率高,表明该蛋白质被吸收利用的可能性大。蛋白质消化率吸收氮/摄入氮100%,表观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不计内源粪氮时为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true digestibility):考虑内源粪氮时为真消化率。,食物蛋白质消化率受蛋白质的性质、
15、膳食纤维、多酚类物质和酶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同一食物,由于加工方法不同,消化率也有差别。大豆制成豆腐后消化率从60提高到90。,一般来说,动物蛋白质的消化率高于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如乳类为9796、肉类为9294、蛋白类为98、而馒头为79、米饭为82%、马铃薯为74、玉米面窝窝头为66。消化器官处于不正常状态时,消化率就会降低。,蛋白质利用率,利用率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测定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分为以体重增加为基础的方法和以氮在体内储留为基础的方法两大类。,以体重增加为基础的方法: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g)/摄入食物蛋白质(g)以氮
16、在体内储留为基础的方法有 生物价,生物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植物性食物氨基酸模式不合理,生物价较低,混合膳食可使生物价提高。例如,玉米、大豆单独食用时,它们的生物价分别为60、57,若以75%和25%的比例混合食用,生物价可提高到76。北方人的体格较南方人壮实,可能与北方人喜欢将杂粮、豆类、麦面混合,制成杂和面食用有关。,在植物性食物混合的基础上,再添加适量的动物性食物,生物价还可进一步提高。如小麦、大豆、小米、牛肉单独食用时的生物学价值分别是67、57、57、69,如按39%、22%、13%和26%的比例混合食用,生物价可提高到89。,蛋白质净利用率 蛋白质净利用率储留氮
17、/摄入氮100%消化率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考虑了被测食物蛋白质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更能全面地反映实际利用程度。,(2)化学分析法一种膳食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不足或缺少,则人体用以合成体内含氮物质的效率就低。因此可以按照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模式来衡量待评价的膳食蛋白质的质量。氨基酸评分也称蛋白质化学分,是目前广为采用的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单一食物蛋白质的评价,还可用于混合食物蛋白质的评价。,氨基酸评分法较简单,只要有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资料即可通过与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比较,计算两者的各种必需氨基酸比值乘以100。比值最低的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该比值即为待
18、评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即以数值最低者作为该食物蛋白质的化学分。,氨基酸评分 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该必需氨基酸量(mg)=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中某必需氨基酸量(mg)首先分析待评蛋白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然后分别与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的同一种氨基酸的含量作比较,求出比值。,几种膳食蛋白的氨基酸评分,*理想模式:学龄前儿童,经一定比例的混合后,虽然仍有限制氨基酸,但混合蛋白的氨基酸评分有了明显提高。,九、蛋白质营养不良,(一)蛋白质的营养状况评价 1.膳食蛋白质摄入量 是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参考材料,与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结合起来,有助于正确判断机体蛋白质
19、营养状况。,2.身体测量是鉴定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重要依据,生长发育状况评定所采用的身体测量指标主要包括体重,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胸围以及生长发育指数等。,体重,l使用仪器:杠杆秤,注意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 0.1。其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kg、20kg、30kg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示读数与标准砖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灵敏度检验方法是:置100g重砝码观察刻度尺抬高了3mm或游标向远移动0.1kg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零点至刻度尺呈水平位。受试者身着短裤短
20、袖衫,站立秤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跨码并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kg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填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0.1kg。,注意事项,每天使用时,要观察杠杆秤是否有螺丝松动,并及时拧紧。每天使用前均需校正杠杆秤。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校对砝码重量避免差错。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婴儿称,身高,使用器材:为身高坐高计。注意使用前应校对零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刻线的高是否为 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21、。,测试方法:,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足跟、骶骨部及两肩间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以厘米(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注意事项,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测试人员每天测试前检查身高坐高计,进行校正。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
22、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上臂围,上臂围是指上臂正中位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围度。肌肉和骨骼在围度上相对稳定,脂肪的多少影响上臂围的测量值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15岁儿童上臂围变化不大,如我国15岁组男童上臂围为(15.51.0)cm,可初步以13cm作为界值,低于13cm作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利用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松弛围二者之差,表示肌肉的发育状况。一般此差值越大说明肌肉发育状况越好,反之说明脂肪发育状况良好。使用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被测量者双手臂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左臂肩峰点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绕上臂一周,刻度
23、需读至0.1cm。,上臂紧张围,上臂紧张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1)测量方法:被测者上臂斜平举约45角,手掌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测量者站于其侧面或对面,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2)注意事项:测量时被测者要使肌肉充分收缩,卷尺的松紧度要适宜。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上臂松弛围,上臂松弛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弛时的围度。(1)测量方法:在测量上臂紧张围后,将卷尺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令被测者将上臂缓慢伸直,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2)注意事项:测量上臂松弛围时,要注意由紧张变换到放松时,勿使卷尺移位。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胸围,使
24、用器材 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使用前经钢卷尺校对,每米误差不超过 0.2cm。,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然下垂,平静呼吸。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面前与背后共同进行胸围测量。将带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绕一周。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带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度。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带尺上与零点相交的数值即为胸围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注意事项,两名测试人员应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甲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
25、助找好背部测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予以纠正。测试人员应严格掌握带尺的松紧度,并做到检测全过程的一致性,以求减小误差。测量误差不超过1cm。肩胛下角如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上臂肌围,是评价总体蛋白储存的较可靠的指标。测量上臂中点处的围长(arm circumference,AC)和三头肌部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用下列公式计算上臂肌围 AMC(mm)AC(mm)3.14TSF(mm)AMC评价标准:国际标准25.3cm(男)、23.2cm(女)。测定值90%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蛋白质 脂肪 营养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