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保胆取石.ppt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腔镜下保胆取石.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胆囊的解剖,胆囊为一梨状器官,分为底、体、颈和胆囊管4部分,位于肝的脏面的胆囊窝内,其表面为脏腹膜所覆盖,借结缔组织附于肝,称胆囊床,是左右肝叶的标志性分界点。,功能:1.储存胆汁 2.浓缩胆汁 3.分泌粘液 4.排空,胆囊三角(Colot三角)是由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其内有胆囊动脉穿行,是胆道手术易发生误伤的区域。,概念,胆石症,指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于胆管结石,胆固醇结石多于胆色素结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临床表现,1.胆囊结石(1)症状: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 后或夜间发作。(2)
2、腹膜刺激征: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3)墨菲氏(Murphy)征阳性(深压胆囊区,嘱病人深吸 气,可有触痛反应)(4)右上腹触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临床表现,2.肝外胆管结石(1)消化道症状,恶心、腹胀、呃逆、嗳气、厌食油腻食 物等。(2)Charcot(夏柯)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3)当结石梗阻胆道并发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时还可出现Reynolds(雷诺)五联症:Charcot(夏柯)三联症+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3.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表现与肝外胆管结石相似;合并感染时,还易并发胆源性肝脓肿、胆管支气管瘘;感染反复发作的病人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甚至并发肝胆管癌。
3、,保胆取石术的优点,1.手术完后第一天可下床,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住院时间短至三五天。由于手术只需微孔,恢复也会很快。2.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前提是胆囊功能完整,若是在术中发现胆囊不易保留可转换为切除术,不会增加患者额外痛苦。3.保胆取石术只需1公分左右的切口,并且是在可视的情况下操作,手术安全系数很高,患者及家属都可以放心。4.在取干净结石的前提下保持完整的胆囊功能,患者术后可恢复跟正常人一样的健康生活。,手术适应症,1.胆囊结石无合并化脓性胆囊炎2.症状轻微的单纯胆囊结石3.多发结石,但B超检测胆囊壁厚度小于6mm4.无右上腹部大手术史,胆囊位置无异常5.非萎缩性胆囊结石6.儿童及青少年胆囊结
4、石,手术禁忌症,1.胆囊萎缩、胆囊消失者2.胆囊管内结石无法取出,预计术后仍无法取出者。3.胆囊管经术中造影证实梗阻者4.术前B超或造影见胆囊管内结石,而术中胆道镜无法发现 者。5.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者,应先治疗胆总管结石再行保胆。,病例,患者陈某,女,64岁,主诉:反复发作右上腹痛5年余门诊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收治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胀痛不适,呈间歇性,发作时为阵发性疼痛,伴右背部放射,不伴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表现,疼痛程度能忍受,休息后症状能自行减轻,后类似腹痛反复多次发作,多予静脉输液抗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可缓解,近期查彩
5、超提示胆囊结石,现门诊拟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收入普外科,拟行进一步治疗。刻下:右上腹隐痛不适,无畏寒发热、皮肤黄染,纳差,两便可,睡眠欠佳,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表现。,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有“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有药物及其他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6.2 脉搏72次/分 呼吸16次/分 血压125/75mmHg 患者神志清,营养尚可,发育正常,自主体位,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表浅静脉曲张,触诊软,未扪及特殊异常包块,右上腹部及剑突下轻度压痛,无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腹腔镜 下保胆取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