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112天津LPG缩编版.ppt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112天津LPG缩编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112天津LPG缩编版.ppt(3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AC/TC31,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宣贯,全国瓶标委,一、修订过程 2008年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了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瓶规)起草任务书,2008年5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修订工作起草组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瓶规起草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08年10月、2009年3月,起草组先后在北京召开了二次工作会议,经讨论修改,形成了瓶规征求意见稿。,简 要 介 绍,2010年
2、9月,起草组在浙江上虞召开了第四次工作会议,对瓶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相应的修改。2011年4月,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审查后,以质检特函201119号文上网征求意见。2011年9月,根据征求的意见,起草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工作会议,对瓶规征求意见稿形成了修改意见。2011年12月,起草组根据第五次工作会议的精神修改并且形成规程送审稿。2012年5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报批稿。2014年 9 月 5日,本瓶规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相关规程制修订情况。(见附件),简 要 介 绍,2000年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颁布至今已十四年,
3、十四年来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保障气瓶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气瓶行业的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这期间,原有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气瓶安全监察的需要,通过对原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使其适应气瓶安全监察工作的需要。同时需将原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整合入新修订的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本次修订重点对气瓶安全监察的一般规定,气瓶材料的基本要求,气瓶设计、制造、充装、检验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规定,气瓶附件的基本要求和气瓶运输、存储、经销和使用等方面与当前实际情况不符的或不适合的条款进行修订。,二、修订原则,简 要 介 绍,同时,总体上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新修订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
4、术监察规程及新颁布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协调、统一;对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如关于加强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及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05191号)中关于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要求重新确认并纳入。吸纳成熟的科技成果,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制定程序,给出渠道,有利于技术进步、科学发展。,简 要 介 绍,6DBPVI,修订目的简述基本要求法规、标准变化行业新情况技术发展,简 要 介 绍,瓶规修订体现了以下原则:1、体现与气瓶国家标准协调统一和其他技术规范互相补充的原则1)在气瓶术语、充装技术要求、气瓶设计使用年限、检验周期等方面条款,与现行标准和修订中的标准协调
5、统一2)在气瓶设计、型式试验、充装、使用登记、附件、车用气瓶等方面条款,引用已经颁布的规范。,简 要 介 绍,2、体现通过完善技术规范进一步提升我国气瓶产业竞争力的原则1)气瓶安全技术参数规定的完善2)气瓶制造环节的更高要求(各类气瓶制造的基本要求、气瓶制造质量检验的特殊要求,如水压爆破自动记录装置、外测法水压试验、在线超声检测要求)3)气瓶安全附件的规定(气瓶阀门的要求、安全泄压装置的设计、选用和装配规定),简 要 介 绍,3、体现进一步明晰气瓶安全责任的原则1)进一步明确气瓶充装单位气瓶安全责任主体地位(包括气瓶充装安全、到期检验、日常维护以及对运输、储存、经销和使用等环节气瓶安全的宣传,
6、与经销单位气瓶安全的协议管理)2)强化气瓶安全监管责任中的年度监督检查职责3)取消经销、运输、储存等环节的规定,简 要 介 绍,4、体现鼓励创新和科学监管的原则1)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气瓶开发使用的特许条款2)气瓶充装安全管理手段的创新(通过强化充装记录要求,鼓励气瓶电子监管手段的应用)3)混合气体气瓶的安全管理(气瓶或附件标识)5、体现境内外统一的原则1)进口气瓶的监管(制造标准、设计鉴定和型式试验等统一要求)2)临时进口气瓶的管理(必须经进口国检验合格),简 要 介 绍,(一)总则部分 共15条,分为目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不适用范围、与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关系、与本规程不一
7、致时的特殊处理规定、设计文件鉴定和型式试验、进口气瓶、出口返销气瓶、瓶装气体介质、气瓶公称工作压力、气瓶分类、气瓶专用要求、气瓶标志、监督管理。,三、主要条款修改说明,1 总 则 1.1 目的 为了保障气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条 款 原 文,由于2000瓶规中提及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已经被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2009年颁布的修订部分所代替,产品质量法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又没有直接关系,本规程不再提及这两个法规。2013年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是特种设备监察与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也
8、是制定本规程所必须依据的重要法规,因此将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列入本规程。,释 义,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注1-1)下使用、公称容积为0.4L3000 L、公称工作压力为0.2MPa35MPa(表压,下同)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盛装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低温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吸附气体、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以及混合气体(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无缝气瓶、焊接气瓶、绝热气瓶、缠绕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以及气瓶附件。,条 款 原 文,消防灭火器用气瓶以及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用或者盛装电子气体用大容积气瓶的材料
9、、设计、制造按照本规程。本规程所覆盖的主要气瓶品种、品种代号及相应的产品标准见附件A。注1-1:车用气瓶、消防灭火器用气瓶的环境温度范围,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条 款 原 文,根据条例和规定,修改为-公称工作压力从1.0 MPa30MPa改为0.2 MPa35MPa-增加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公称容积为0.4L3000 L,(无变化,与联合国橙皮书危险货物运输联合国规章范本(UN Model Regulation)及ISO 11120水容积150L3000L、用于压缩气体运输的可重复充装钢质无缝长管气瓶设计制造和试验的要求保持一致)。,释 义,对公称容积小于0.4L的气瓶多年
10、来未纳入气瓶安全监察的范围,并没有因此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参考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小容积压力容器的管理原则,本次修订时仍将公称容积定为0.4L3000 L。对压力与容积的乘积满足大于或者等于1.0 MPa条件但容积小于0.4L的气瓶(如公称容积0.2L、公称工作压力5 MPa的气瓶)不需要纳入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管理范围。实际上,我国长管拖车气瓶的容积已经达到了4200L,这些都是经过特批的小范围应用,所以并未正式纳入法规。国际上也有将气瓶容积扩大的趋势,从2011年开始,挪威等国家就在起草容积10000L,压力100MPa的大容积型缠绕气瓶。虽多次未获通过,但一旦技术成熟,总归是
11、要走向市场的。我国目前有些企业,正在开发8000L的钢质导管气瓶(出口用)。,释 义,关于气瓶的分类:按盛装介质分:盛装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低温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吸附气体、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以及混合气体(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以下简称混合气体)。与2000瓶规相比,增加了低温(深冷)液化气体和吸附气体。按气瓶结构分:无缝气瓶、焊接气瓶、绝热气瓶、缠绕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等及其附件。结构分类作为气瓶今后分类的方法,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将作为型式试验机构或者气瓶制造单位资源条件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释 义,关于正常环境温度的理解:按照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
12、规定及2000瓶规规定的范围,对本规程进行了修改,使其规定相互一致,对特殊情况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气瓶使用的正常环境温度仍规定为-4060,但对车用气瓶及消防灭火用气瓶的温度范围,产品标准有特殊要求。例如GB24160-2009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规定工作温度为-4065,主要是考虑这类气瓶多安装于汽车后备箱之内,不利于通风和散热,其温度要高于正常环境温度。同时由于该标准的制订参照了ISO11439-2000气瓶车用天然气高压气瓶,因此工作温度范围与ISO11439一致。,释 义,用于消防灭火系统的气瓶,GB4351手提式灭火器、GB8109推车式灭火器、GB16669二氧化碳灭
13、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GB 25972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等标准规定以灭火系统在50或55或60时的最大工作压力作为公称工作压力,与本规程的规定不一致,因此本规程规定对用于消防灭火系统的气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对于消防气瓶,只要能表明其用于消防系统,而不会用于其他领域,其工作温度就可按消防消防标准规定的温度范围进行设计,比如在钢印上打“双标(气瓶标准和消防系统标准)”。这样,使用温度问题、充装系数问题等都可得到解决。例如:按照60最高工作温度,15MPa时CO2的充装系数是0.6,如果将最高工作温度降低到55,则充装系数就可以增加了,以便与国际接轨。,释 义,本次修订还明确了消防灭火器用气
14、瓶以及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或者电子气体用大容积气瓶的设计、制造按照本规程:(1)对消防灭火器用气瓶,根据公安部目前对灭火器材的管理模式,本规程仅适用于的消防灭火器用气瓶的设计和制造,使用及定期检验仍按公安部的相关要求执行;,释 义,(2)根据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用大容积气瓶按移动式压力容器进行出厂后的安全管理,因此本规程规定对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等移动式压力容器用大容积气瓶,仅设计和制造按照本规程管理。我国早期出现的长管拖车用大容积气瓶所依据的标准规范主要是美国DOT3AAX及ASME。国内企业生产的长管拖车用大容积气瓶目前行业内在使用的,除少部分是按照A
15、SME规范设计制造的外,绝大部分都是按照长管拖车用大容积气瓶企业标准设计制造的,在设计制造的管理模式上也已经十分规范,对保证这种气瓶的安全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释 义,应当说明的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有一种单只气瓶置于独立托架上使用的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是一种按照与长管拖车用大容积气瓶同样标准设计制造但容积较小的产品(也称吨瓶或Y瓶),主要用于电子行业盛装电子气体,其设计、制造要求与长管拖车用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相同,但由于其用途与按GB5099设计制造的钢质无缝气瓶相同,因此其充装、使用和定期检验要求也与钢质无缝气瓶相同,气瓶检验站可按GB13004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对其进行定期检验与评定
16、。这种气瓶在美国一般是按DOT3AA规范设计制造,水容积不大于1000磅(453L)。我国相应的企业标准一般规定水容积不大于450L。,释 义,1.3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 本规程1.2适用范围内的气瓶附件,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当符合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F001)的规定;车用气瓶(注1-2),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当符合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9)的规定。注1-2:本规程中涉及到的车用气瓶,是指用于盛装车辆燃料(如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氢气、液化石油气、液化二甲醚等)的气瓶。,条 款 原 文,1.4 不适用范围 本规程不适用于仅在灭火时承受瞬时压力而储存时不承受
17、压力的消防灭火器用气瓶、固定使用的瓶式压力容器以及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的气瓶。,条 款 原 文,本规程进一步明确了不适用的范围,还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明确了对仅在灭火时承受瞬间压力而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消防灭火器用气瓶,不适用于本规程。这种灭火器配备小无缝气瓶作为气源,大焊接气瓶用于盛装灭火材料,平时大气瓶内没有压力。,释 义,固定使用的瓶式压力容器包括站用大容积瓶式压力容器以及按GB19158-2003站用压缩天然气钢瓶设计、制造的气瓶。由于固定使用的瓶式压力容器采用了与气瓶不同的设计原则、计算公式及试验要求、充装、使用、检验等安全管理
18、方面的要求以及制造许可条件等也不相同,因此没有纳入本规程的范围中。,释 义,1.5 与标准和管理制度关系 本规程规定了气瓶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关气瓶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规定。气瓶(含气瓶附件)的设计、制造、充装和检验应当符合满足本规程规定的相应标准。由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出现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超出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情况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采用或者参照国际标准(或者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并且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充分征求有关主管部门和制造、充装、检验、使用等相关单位和机构的意见。企业标准超出本规程规定的内容应当由全国气瓶标准
19、化技术机构进行标准评审,并且按照本规程附件A明确气瓶的品种代号。,条 款 原 文,瓶规是气瓶(含附件)安全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法律地位高于标准,所以在安全性要求上,标准应符合瓶规的有关规定。比如材料的性能指标、安全系数等参数。但非安全性要求一般按相应标准的规定,比如:批量的大小等。,释 义,虽然企业标准是企业内部使用的标准,但对特种设备而言,由于经标准评审的企业标准实际所起的作用是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是一样的,特别是针对安全要求的强制性内容,标准评审起到把关定向、统一安全要求的作用。所以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机构对企业标准所进行的标准评审就显得格外重要。本规程同时规定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机构根据本
20、规程附件A明确气瓶的品种代号,以方便有关方面对气瓶品种的划分和识别。,1.6 与本规程不一致时的特殊处理规定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气瓶,与本规程规定不一致时,制造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申报资料至少包括有关的设计、研究、试验的依据、数据、结果以及经评审的企业标准及其型式试验报告。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产品生产和型式试验所依据的产品标准应当符合本规程1.5的规定。,条 款 原 文,参考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与其写法一致。随着技术的进步,应用于气瓶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
21、本条明确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或特殊情况等的出路和评审程序。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国家质检总局,因此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特殊情况的气瓶,不符合本规程要求时,应当由国家质检总局进行批准。,释 义,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相关专业机构或者行业组织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评审,在认真进行技术评价的基础上审批,确保气瓶的本质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可以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相关专业机构或者行业组织(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试验测试、检验检测、型式试验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技术评审,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技术评审报告,提出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
22、艺是否能满足基本安全的意见。,释 义,需要说明的是,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批准一事一议,批准只对申请单位有效,不同单位使用类似(或相同)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批准只针对申请单位,不针对申请事项,不能推广。这也符合国际惯例。,释 义,1.7 设计文件鉴定与型式试验 气瓶产品应当按照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TSG R1003)、气瓶型式试验规则(TSG R7002)的规定,进行气瓶产品设计文件鉴定和型式试验,合格后其设计文件方可用于制造。气瓶上所配置的气瓶附件,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应标准有规定的,应当先进行气瓶附件的型式试验,再进行气瓶型式试验。,条 款 原 文,本规
23、程同时规定,对国家质检总局安全技术规范或相应标准规定应进行型式试验的气瓶附件,应当在型式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气瓶的相关型式试验。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气瓶型式试验的结果是建立在气瓶附件型式试验合格的基础上。特别是对瓶阀及安全泄放装置的型式试验与气瓶的型式试验相关时,如车用气瓶及其瓶阀附件,需要更换瓶阀附件时,不仅要选用通过了型式试验的瓶阀,还一定要选用与气瓶一起进行过型式试验的瓶阀,才能保证气瓶与瓶阀附件安全性能的一致性和适配性。,释 义,1.10瓶装气体介质1.10 瓶装气体介质瓶装气体介质分为以下几种:(1)压缩气体,是指在50时加压后完全是气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Tc)低于或者等于50的
24、气体,也称永久气体;(2)高(低)压液化气体,是指在温度高于50时加压后部分是液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Tc)在5065的高压液化气体和临界温度(Tc)高于65的低压液化气体;(3)低温液化气体,是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深冷低温而部分呈液态的气体,临界温度(Tc)一般低于或者等于50,也称为深冷液化气体或者冷冻液化气体;(4)溶解气体,在压力下溶解于溶剂中的气体;(5)吸附气体,在压力下吸附于吸附剂中的气体。,条 款 原 文,1、按GB/T l6163瓶装气体分类进行了修订;2、临界温度的界限改为-50和65;(与ISO 10286气瓶术语规定一致)3、增加低温液化气体;(深冷液化气体应用日趋广泛
25、);4、增加吸附气体。5、增加溶解气体。,释 义,1.11气瓶公称工作压力(1)盛装压缩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在基准温度(20)下,瓶内气体达到完全均匀状态时的限定(充)压力;(2)盛装液化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值;(3)盛装溶解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瓶内气体达到化学、热量以及扩散平衡条件下的静置压力(15时);(4)焊接绝热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是指在气瓶正常工作状态下,内胆顶部气相空间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5)盛装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的液体以及混合气体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按照相应标准规定。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的选取应当符合本规程3.6的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技术 监察 规程 释义 112 天津 LPG 缩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