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修订版]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
《[年修订版]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修订版]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毛泽东看解放南京的胜利捷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
2、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带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过渡时期的社会特征,主要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具体表现在:,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
3、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二、党
4、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5、,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1952年毛泽东和党中央 提出了开始过渡的设想,理由:经过从1949年至1952年三年的时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52年国庆节,首都庆祝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三改”即对个体农
6、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翼。,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必要性:,首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从历史上看,实现工业化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其次,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
7、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56%,国营批发商业的营业额占全国批发商业营业总额的60%,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已居于相对强大的地位。,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
8、基础,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战也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19
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上述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进一步具体化了,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毛泽东修改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
10、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改造的重要准备,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修订版 修订版 概论 第三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