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原理第四章聚合物间的增容作用.ppt
《聚合物共混原理第四章聚合物间的增容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共混原理第四章聚合物间的增容作用.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章 聚合物间的增容作用,本节主要内容:4.1 增容作用的类型及物理本质(或增容原理)4.2 常用的增容方法4.3 增容剂的类型以及制备方法4.4 增容剂增强机理及其与共混体系的相形态的关系4.5 增容剂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应用举例,2,前面第三章讲到了P-P之间的相容性及其分类、研究了相容性的判据、判定相容性好坏的方法、以及相容性与P-P形态结构的关系。如何实现相容性的提高,实现增容效果?,本章主要内容,采用何种方法提高P-P之间的相容性(增容)?,3,前面已经讲到,大多数聚合物之间相容性较差,这使共混体系难以达到所要求的分散程度。导致共混物性能不稳定和性能下降。可以采用所谓增容措施。
2、溶度参数相差较大的两种聚合物共混,若采用适宜的增容技术,就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共混改性塑料。,4,增容有两方面含义:使得聚合物之间易于相互分散,得到宏观均匀的共混物;改善聚合物之间相界面的性能,增加相间的粘合力,使得共混物具有长期稳定的性能。,什么叫增容作用?,5,用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作为增容剂。一段组分与共混物中一种组分相容,另一段组分与共混物中另一组分增容。因此在相界面起到乳化或者偶联作用。使性能得到改善。,4.1 增容作用的类型及物理本质(或增容原理),4.1.1 增容作用的类型,按增容机理看,增容作用可分为两类:,非反应性增容及其作用原理,6,根据增容剂的微相分离行为的差别,所用
3、的增容剂分为微相分离性增容剂和均相型增容剂。前者以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为代表,后者包括无规共聚物、官能化聚合物和均聚物。,7,()增容剂应该在相界面处定位,嵌段A和B(或者接枝共聚物的主链A和支链B段)应和PA和PB 有良好的相容性,形成溶入任一共混组分而离开两相界面的现象。这样的增容剂,本身也为复相结构。,接枝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对于非反应性增容剂,为了得到良好增容效果,须遵循 以下研究结果:,8,()一般而言,嵌段共混物的增容效果要大于相同成分的接枝共聚物,即:AbB优于AgB。这是由于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所致:长主链短支链。,()两嵌段共聚物(AB)的增容效果大于三嵌段共聚物(ABA或者B
4、AB)的增容效果。这是由于中间嵌段的构象运动受到较大抑制所致。,()嵌段共聚物中各嵌段的分子量与PA和PB分子量的匹配对增容效果有显著影响。共聚物中链段的分子量要大于相应共混高聚物的分子量。,9,()接枝共聚物与均聚物的相容性可以作为它们用做增容剂时增容效果的描述。用做增容剂的接枝共混物,其支链以长且支链密度不高为宜。,()满足增容效果情况下,增容剂的用量应尽可能少;应使用分子量较低的嵌段共聚物作为相容剂。少量的低分子量相容剂,其效果相当于量大且分子量高的相容剂。,()非嵌段、接枝共混物型的增容剂大多是依赖于与共混组分间形成氢键、离子键(偶极)或者质子授受体而实现。当Pc上带有Pa、Pb上所特
5、有的官能团,则可作为相容剂,如CPE对PE/PS有增容作用。若Pc与Pa相容,Pd与Pb相容,则A-b-B及A-g-B还可作为Pc/Pd共混物的增容剂,如P(S-b-BA)可作为PC/P(S-co-MMA)体系的增容剂。,10,反应增容的概念包括:外加反应性增容剂,和共混聚合物组分间直接反应增容;共混聚合物组分官能化,并凭借相互反应而增容。,反应性增容及其作用原理(特点:增容剂与参与共混的聚合物组分之间生成了新的化学键,所以可称为化学增容,它是一种强迫性增容。),11,降低共混组分间界面张力,促进分散度的提高;.提高相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共混塑料的性能稳定;.改善组分间的界面粘结,有利于传递外力
6、。,4.1.2 增容作用的物理本质,分为三个方面:,12,4.2.1.利用氢键作用导致相容:质子给予体质子接受体 质子给予体有:PVC,含有羟基的高分子,含有伯、含有伯、仲胺的高分子等;质子接受体有:聚酯,聚醚,含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含有叔胺的高分子。4.2.2.利用离子间相互作用 电荷转移作用 以上均为引入基团相互作用。,4.2 常用的增容方法,13,聚烯烃共混物在共混过程中,发生断链,生成自由基;有时人为加入过氧化物;缩聚型聚合物在混合过程中,由于发生链交换反应,可以产生明显得增容作用。PA66和PET混合过程中,由于催化酯交换反应可产生明显得增容;酯交换反应 嵌段共聚物的生成。比如,PE
7、T/PC共混,PBT/PC共混。,4.2.5.混合过程中化学反应所引起的增容作用法,增容剂是指与两种聚合物都有较好相容性的物质,它可降低两组分间界面张力,增加相容性。如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前者用得更普遍。在聚合物A(PA)和聚合物B(PB)不相容共混体系中,加入AbB,或AgB,通常可以增加PA和PB的相容性。,4.2.4.加入增容剂,14,4.2.6.共聚物/均聚物共混体系,a.共聚物在相应均聚物体系中有乳化作用且与分子量有关 M共/M均1,从熵效应有利于增容 M共/M均1,发生相分离 因此要求:含有共同组分,注意分子量大小 比如,已丙胶加入到PE、PP共混物中,注意已丙胶序列结构对增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合物 原理 第四 增容 作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