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系列讲座.ppt
《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系列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系列讲座.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系列讲座,讲座一:经典计量分析方法 主讲人:刘海波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013年4月24日,目的,不会数学,也会经典计量,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就是经济的测度,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926年命名Econometrics(R.Frish教授)1930年12月,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1933年学会刊物Econometrics正式出版,我国计量经济学研究状况,1979年成立了中国数量经济学会1984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创刊,经典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计量经济学。主要特征:模型导向理论导向;模型结构线性或者可以化为
2、线性估计方法最小二乘方法或最大似然方法,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为现代计量经济学。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面板计量经济学动态计量经济学等,经典计量建模基本步骤,1.建模理论基础;2.收集数据;3.构建数学模型;4.构建计量模型;5.估计模型参数;6.模型适用性检验;7.应用:预测、结构调整、政策模拟等,例题(1)理论或假说的陈述,凯恩斯消费理论:基本的心理定律是,一般而言,人们倾向于随着他们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消费,但比不上收入增加的那么多。即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大于零而小于1。0 MP
3、C 1,(2)获得数据,为了估计计量模型,要有数据。Y是总消费支出X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时间段:1980-2011,(3)消费的数学模型的设定,凯恩斯公设了消费与收入之间有正的关系,但没有明确指出两者之间的准确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Y=f(X)=B1+B2X 0 B21其中Y消费支出,为因变量;X收入,是自变量;模型参数的B1和B2分别代表截距和斜率系数。B2是MPC的度量。,几何意义,B1,1,B2MPC,消费支出,收入,(4)消费的计量模型的设定,纯数学模型是一种确定性关系,一般不是计量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给定收入,支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大小,家庭成员的年龄等。,(4)消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数量 分析 方法 系列 讲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