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4,1,3 消费者行为理论,3.1 边际效用分析 3.2 无差异曲线分析,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钱胡风,2023/10/4,2,3 消费者行为理论,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能够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把握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重点 重点掌握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并通过论证说明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边际效用分析与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023/10/4,3,3
2、.1 边际效用分析,3.1.1 效用函数 3.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1.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规律 3.1.4 消费者剩余 3.1.5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2023/10/4,4,3.1.1 效用函数 欲望(wants),边际效用分析的基础是欲望。所谓欲望,是指人们对 物品的稀缺性的感受及要求满足的愿望。它有如下特 点: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并会不断产生(欲望模型);为满足这个欲望,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同时间,不同消费者的欲望程度和种类不同;欲望的强度是有限的,随时间的推移递减;欲望具有连带性和替代性;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难以满足无限 的欲望。总之,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无限
3、的欲望。,2023/10/4,5,3.1.1 效用函数 效用与总效用,效用:人们的欲望是由物品的效用满足的。所谓物品的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该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它包含两层含义:物品本身具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客观物质属性;依存(赖)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总效用: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2023/10/4,6,3.1.1 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效用的计量方法有两种: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基数效用分析有两个假设:效用可以用基数值来计量;边际效用递减。效用的计量单位为Util(尤特尔)。那 么,效用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U=U(Q)上式表明:效用U是消费量Q的函数。如果商品的种类不只一种,而
4、有多种,可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商品之间效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那么:U=U(x1,x2,xn)第二种情况:两种商品的效用互相独立,互不影响。此 时,可以把每一种商品的效用简单加总求和。即:U=U1(x1)+U2(x2)+Un(xn),2023/10/4,7,3.1.1 效用函数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某一物品的边际效用是指该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离散型边际效用函数)(连续型边际效用函数)通常,边际效用是指消费物品之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提供的效用。,2023/10/4,8,3.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定义,边际
5、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是随着一个人消费的某种物品的数量的增 加,其总效用虽然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随所消费 物品数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总效用有可能达到一个极大值,超过这一点,物品的 边际效用等于零或负数。所谓边际效用是负数,是指对于某种物品的消费 超过一定量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讨厌和损害。,2023/10/4,9,3.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特点,该规律有一系列的特点:边际效用大小与欲望强弱成正比;边际效用大小与消费量成反比;边际效用是指特定时间内的效用;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观标准。,2023
6、/10/4,10,3.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原因,原因有二: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设想某种物品具有多种有用性,这些多种有用性 的重要性对消费者具有不同等级之别。,2023/10/4,11,3.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数学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上述要点,可用数学方法进一步分析如下:就一元效用函数TU=U(X)来说,上式表明,当消费品只有X这一种时,总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大于0,即边际效用为正,总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为负边际效用函数为递减函数,即X的边际效用将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2023/10/4,12,3.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数学分析,就二元总效用函数TU=U(X,Y)来说,上式说
7、明,当消费品为X,Y两种时,总效用函数的二阶 直接偏导数为负,即假定Y不变,增加X的消费量将引 起MUx减少。假定X不变,MUy亦然。二元总效用函数的二阶交叉偏导数的分析略。,2023/10/4,13,3.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效用曲线,效用曲线主要描述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这些关 系包括: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 数的导数();总效用为边际效用的 积分()。总效用函数以递减的 速率递增,斜率为正;边际效用以递减的速 率递减,斜率为负。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总效用递增;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总效用递减;当边际效用为0,总效用达到极大值。,2023/10/4,14,3.1.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规律
8、 货币的边际效用,基数效用论认为,货币与商品、劳务一样也有效用。货币的效用也分为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货币总效用是货币给货币持有者带来的满足,这种满 足程度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主观心理感受。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增加一个单位货币所增加的满足程 度,即增加一个单位货币所引起的货币总效用增量。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微观经济学把用货币购买商品说成是用货币的效用来 交换商品的效用,是等量效用的交换。因此商品的效 用可以用货币的效用来计量,即:MU=P(其中P-价格,-单位货币效用),2023/10/4,15,3.1.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规律 货币的边际效用,如果有两个以上物品时,则:基数效用论者认为,由
9、于单位商品的价格仅仅占消费者收入中的很少部分;或者说,由于购买某一种商品支出的货币只占购买者持有的货币量的很少部分,所以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量发生少量变化时,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基数效用论假定只有一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是一个常数。,2023/10/4,16,3.1.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规律 边际效用曲线与需求曲线,下图表示茶叶的边际效用曲线与需求曲线:曲线表明价格与边际效用的关系为:P=MU/。需求曲线包含三重含义:第一,需求曲线的基础是基数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二,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所愿
10、意购买的数量;第三,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可以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或满足最大的均衡点。,2023/10/4,17,3.1.4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表达方式,设需求曲线为P=f(Q),当市场价格为P=P0=f(Q0)时,图(左)中的阴影部分定义为消费者剩余R(Q0),即 在函数是离散变量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表达式为:其中Qi表示消费者所欲购买的第i个单位商品,Pi表示为购买第i个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P0为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时所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2023/10/4,18,3.1.4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表达方式,消费者剩余的两种表达方式:价格方式:所谓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11、surplus),是指购买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该商品 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即:效用方式:在货币边际效用假定不变的情况下,消费 者消费某种商品一定数量所获得的总效用,一般说 来超过他为此所花费的货币的总效用。两者的差额,马歇尔称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一种心理现象,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但消费者在自己的日常购买行为中确实可以感觉到他 的存在。该概念常常被用来研究消费者福利状况的变 化,以及评价政府的公共支出与税收政策等。,2023/10/4,19,3.1.4 消费者剩余 边际效用价值论,前提:边际效用理论以四个假说为前提:消费者有既定的收入,并面临着既定的价格;消费者要使其消费行为
12、实现效用最大化;每一单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部分都会使效用增加;随着一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含义:边际效用理论是要解释人的行为的,其基本含 义是当用于所有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 等,而且全部收入用于支出时,效用就最大化了。运用:该理论可解释需求,并进行相关预测,其要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物品价格越高,其需求 量越低;某种商品价格越高,其替代品的需求量越 高;收入增加时,对所有正常物品的需求量增加。,2023/10/4,20,3.1.4 消费者剩余“价值悖论”,“价值悖论”又称为价值之迷,指有些物品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物品效用不大,但价格却很高(如:钻
13、石)。这种现象与传统的价格理论不一致。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水给我们带来的总效用是巨大的,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但我们的用水量是很多的,因此边际效用就少。相反,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由于我们购买的钻石极少,所以边际效用就大。根据边际效用理论,钻石的边际效用高,水的边际效用低,只有用钻石的高价格除其高边际效用,用水的低价格除其低边际效用,才能使用于钻石和水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所以,钻石的价格高,水的价格低是合理的。由此可见,物品的价格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2023/10/4,21,3.1.5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原则,效用最大化(utility ma
14、ximization)就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追求达到最大可能的效用,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使总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按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消费也就是要把自己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使自己从这些物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或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的这种行为也称为效用最大化选择。,2023/10/4,22,3.1.5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consumer equilibrium)就是在货币收入 和商品价格既定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以使效用最大 化的方式来配置其收入的状态。换言之,消费者均衡 就是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消费,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此
15、时,收入使用方式的任 何改变都不会使效用增加,而只会使总效用减少。消费者均衡的假定条件:消费者的嗜好与偏好是既定的;消费者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商品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023/10/4,23,3.1.5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如果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为一种时,均衡条件为:MU/P=,满足,处于均衡状态;如果MU/P,这意味着每单位货币所能购买 的边际效用大于每单位货币的效用,因此,增加购买 该商品会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必将增加购买,随 着购买增加,MU减少,直到MU/P=为止;同样,如果MU/P,减少购买,MU上升,直 到MU/P=为止。,2023/10/4,24,3.1
16、.5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如果消费者购买若干种商品,均衡条件为:MUx/Px=MUy/Py=MUz/Pz=,满足,处于均衡状态;即消费者所买进的每种商品的量的最后一个单位的效 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或者说,消费者的每 一单位货币所买进的每种商品之边际效用都相等。如果MUx/PxMUy/Py,那么,这意味着每一单位货 币所买到的商品x的边际效用大于每一单位货币所买到 的商品y的边际效用,这时会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直到MUx/Px=MUy/Py为止;如果MUx/PxMUy/Py,则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y,直 到MUx/Px=MUy/Py为止。,2023/10/4,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基础 第三 消费者 行为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