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ppt
《红外吸收光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吸收光谱.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10-1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0-2 经典红外谱带吸收范围10-3 红外光谱解析实例10-4 红外光谱仪10-5 试样的处理10-6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10-7 激光拉曼光谱法简介 试题,定义: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记录百分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即红外光谱。,概 述,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也称分子的振、转动光谱。,1.红外光谱,分子振动吸收光谱
2、,分子转动吸收光谱,作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的重要工具,根据有机化合物红外特征吸收频率,确定化合物结构中基团;也可依据特征峰的强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纵坐标为百分透光率(T%),表示吸收峰强度,横坐标为波长(/m)或波数(or/cm-1),在2.5m处,对应的波数值为:104/2.5(cm-1)=4000 cm-1,波数(cm-1)=104/(m),波数即波长的倒数,表示单位(cm)长度光中所含光波的数目。波长或波数可以按下式互换:,一般扫描范围在4000400cm-1。波长在2.525m,叫中红外区。波长在0.752.5m,叫近红外区。波长在251000m,叫远红外区
3、。,2.红外光谱的区的划分(0.751000m),近红外光谱区:低能电子能级跃迁含氢原子团:-OH、-NH、-CH伸缩振动的倍频吸收峰稀土及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化学的研究对象适用于水、醇、高分子化合物、含氢原子团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的振动、转动基频吸收光谱区 应用最为广泛的红外光谱区,远红外光谱区:气体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液体与固体中重原子的伸缩振动晶体的晶格振动某些变角振动、骨架振动-异构体的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氢键、吸附现象研究该光区能量弱,较少用于分析,特点:,(1)红外光谱是依据样品 吸收谱带的位置、强度、形状、个数,推测分子中某种官能团的存在与否,推测官能团的邻近基团,确
4、定化合物结构。,(2)红外光谱不破坏样品,并且对任何样品的存在状态都适用,如气体、液体、可研细的固体或薄膜似的固体都可以分析。测定方便,制样简单。,(3)红外光谱特征性高。由于红外光谱信息多,可以对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给出特征性的谱图,所以人们也常把红外光谱叫“分子指纹光谱”。(4)分析时间短。一般红外光谱做一个样可在10分钟内完成。如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一秒钟以内就可完成扫描。(5)所需样品用量少,且可以回收。红外光谱分析一次用样量约15mg,甚至只用几十微克。,定量:依据特征峰的强度,朗伯比尔定律,应用:与紫外、核磁、质谱相结合,解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一、分子振动模型、振动形式及红外
5、活性 红外光谱是由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同时伴有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即分子中的原子以平衡位置为中心作周期性振动,其振幅非常小。这种分子的振动通常想象为一根弹簧联接的两个小球体系,称为谐振子模型。这是最简单的双原子分子情况,如图10-1所示。,双原子分子振动的总能量:E振=(V+1/2)h式中:V是振动量子数;是基本振动频率。,10-1 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双原子分子振动方程式,双原子分子的简谐振动及其频率,分子的振动能级(量子化):,E振动=(V+1/2)h,:化学键的振动频率;V:振动量子数(V=0、1、2.),当V=0时,E0,称为零点能。,根据经典力学的=m1m2/(m1+m2
6、)虎克定律:,k-化学键的力常数(N/cm),与键能和键长有关;-双原子的折合原子量:=m1m2/(m1+m2),任意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为:,当V=1时,0 1振动能级的跃迁,称为基本振动频率或基频吸收带。,由双原子分子振动方程式可以看出,折合质量和键力常数是影响基本振动频率的直接因素。K 越大,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高,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反之,则出现在低波数区。,例1:由表中查知 C=C 键的 k=9.5 9.9(N/cm),令其为9.6,计算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例2:由表中查知 H-Cl 键的k=4.8,计算波数值正己烯中H-Cl键伸缩振动频率
7、实测值为2892.6 cm-1(N/cm),实验值:2885.9cm-1,k 增大,v 增大,C-C C=C CC,相同:,1429 cm-1,1667 cm-1,2222 cm-1,键力常数:,峰位:,15-17,4.5 m,7.0 m,6.0 m,计算波数:,增大,v 减小,k相近:,1429 cm-1,1330 cm-1,1280 cm-1,折合质量:,6.9,6.5,6,C-C C-N C-O,计算波数:,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N/cm),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化
8、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2、多原子分子振动,(1)振动的基本类型,伸缩振动的k比变形振动k大;因此伸缩振动出现在红外吸收光谱的高波数区,变形振动出现在红外吸收光谱的低波数区。,v s,v as,s,(2)基本振动的理论数,对于由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由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平动自由度=3,振动自由度=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由N个原子组成的线形分子:转动自由度=2,由N个原子组成的非线形分子:转动自由度=3,线 形 分 子:振动自由度=3N-5,非线形分子:振动自由度=3N-6,二、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和振动形式,(1)红外辐射
9、能恰好相当于物质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1、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分子振动能量E振 是量子化的,即 E振=(V+1/2)h为分子振动频率,V为振动量子数,其值取 0,1,2,分子中不同振动能级差为 E振=Vh 也就是说,吸收光子的能量(ha)要与该能量差相等,即a=V 时,才可能发生振动跃迁。例如当分子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1),此时V=1,即a=,产生基频吸收带。,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d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叫做偶极矩dq。它是一个矢量,方向规定为从负电荷中心指向正电荷中心。偶极矩的单位是D(德拜)。,可以用偶极矩表示极性大小。键偶极矩越大,表示键的
10、极性越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表示分子的极性越大。,如果一个分子中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排列不对称,就会引起电性不对称,因而分子的一部分有较显著的阳性,另一部分有较显著的阴性。,l,对称分子由于正负电荷中心重叠d=0,=0,所以对称分子振动不会引起偶极矩的变化。,(2)物质与红外辐射间应能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振动耦合。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才有可能发生振动耦合,吸收红外辐射。,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跃迁,无红外活性:,如:单原子分子、同核分子:He、Ne、N2、O2、Cl2、H2 等。没有红外活性。,如:对称性分子的非对称性振动,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跃迁,有红外活性。,如: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
11、性。,2、红外光谱的振动形式,一般把分子的振动形式分为两大类:化学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亚甲基的伸缩振动,伸缩振动:指成键原子沿着价键的方向来回地相对运动。在振动过程中,键角并不发生改变,记为;伸缩振动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分别用s和 as表示。,弯曲振动:指原子垂直于价键方向的振动,又称为变形振动,常用 表示。弯曲振动又分为面内和面外两种。如果弯曲振动的方向垂直于分子平面,则称面外弯曲振动。如果弯曲振动完全位于平面上,则称面内弯曲振动。剪式振动和平面摇摆振动为面内弯曲振动,非平面摇摆振动和卷曲振动为面外弯曲振动。,亚甲基的变形振动,跃迁时能级变化的大小为:,谱带的位置(波
12、数)由能级变化的大小确定。谱带的位置(波数)也就是振动时吸收红外线的波数。,as s,能级变化大的出峰在高频区,即波数值大;能级变化小的出峰在低频区,即波数值小。,非线性分子为3N6,线性分子为3N5,H2O:N3,基本振动数:3,T,CO2(CS2)分子是N=3的直线型分子,有3N-5个基本振动,即4个振动。,红外吸收峰的数目,例如:苯的简谐振动的自由度=3 x 12-6=30;再考虑到倍频、组频、差频、振动的耦合与费米共振等,产生的红外吸收峰应该非常多。实际上大多数红外吸收光谱图上的吸收峰数目小于理论数目。为什么?,A、存在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模式(只有发生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才能引起可观察的
13、红外谱带)B、存在能量简并态的振动模式C、仪器的分辨率分辨不出的振动模式D、振动吸收的强度小,检测不到E、某些振动模式所吸收的能量不在中红外光谱区。,苯酚的红外光谱,T(%),3、影响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因素,(1)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分类,100 非常强吸收峰 vs20100 强吸收峰 s10 20 中强吸收峰 m 110 弱吸收峰 w 1 非常弱吸收峰 vw,T%80%非常弱吸收峰 vw,(2)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影响因素,A、振动能级的跃迁几率,振动的基频(v01)的跃迁几率大于振动的倍频(v02、v 03、v 04),因此基频(v 01)的吸收峰强度比倍频(v02、v03、v04)强。,B、振动能
14、级跃迁时,偶极矩的变化,同样的基频振动(v 01),偶极矩的变化越大,吸收峰也越强。,化学键两端连接原子的电负性相差越大,或分子的对称性越差,伸缩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越大,吸收峰也越强。,红外吸收强度与偶极矩变化的平方成正比。,偶极矩变化的大小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a)化学键两端原子电负性相差越大,或分子对称性越差、产生的吸收峰越强。,例如,CO基团是红外谱图中最强的吸收;CC的吸收峰强度很弱。,吸收峰强度为C-OC-HC-C,(b)振动方式。相同基团的振动方式不同,分子的电荷分布也不同,偶极矩变化也不同。反对称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变形振动,(c)分子的对称性。结构为中心对称的分子,若其振
15、动也中心对称,则此振动的偶极矩变化为零。如CO2的对称伸缩振动没有红外活性。对称性差的振动偶极矩变化大,吸收峰强。,(d)其他因素,4、峰形,三、影响基团频率(Group Frequency)的因素,1.内部因素对基团频率的影响,化学键的振动频率不仅与其性质有关,还受分子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因素影响。相同基团的特征吸收并不总在一个固定频率上。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了解影响峰位移的因素将有助于推断分子中相邻部分的分子结构。,(1)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是通过成键电子起作用,包括诱导效应(I),共轭效应(C)等。它们对基团频率影响的共同点都是由于化学键的电子云分布不均匀,造成键力常数改变而引起的。在同一分
16、子中,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往往同时存在,在讨论其对吸收频率的影响时,由效应较强者决定。该影响主要表现在C=O伸缩振动中。,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诱导效应沿分子中化学键(键、键)而传递,与分子的几何状态无关。和电负性取代基相连的极性共价键,如COX,随着X基电负性增大,或取代基数目的增大,诱导效应增强,C=O的伸缩振动向高波数方向移动。,(a)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丙酮中CH3为推电子的诱导效应(+I),使C=O成键电子偏离键的几何中心而向氧原子移动,C=O极性增强,双键性降低,C=O伸缩
17、振动位于低频端。较强电负性的取代基(Cl、F)吸电子诱导效应(I)强,使C=O成键电子向键的几何中心靠近,C=O极性降低,而双键性增强,C=O位于高频端。带孤对电子的烷氧基(OR)既存在吸电子的诱导(I),又存在p-共轭,(I)影响较大,酯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高于酮、醛,而低于酰卤。,R-X:R-COR R-COH R-COCl R-COF C=O(cm-1)1715 1730 1800 1920,诱导效应:吸电子基团使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兰移),vC=0=1800cm-1,vC=0=1920cm-1,vC=0=1928cm-1,(b)中介效应(Mesomeric Effect)p 共轭,-I
18、效应+M效应,vC=0=1680cm-1,vC=0=1715cm-1,vC=0=1690cm-1,vC=0=1680cm-1,+M效应-I效应,vC=0=1730cm-1,vC=0=1735cm-1,vC=0=1715cm-1,I效应解释不了,注意:有时在化合物中,I效应与M效应同时存在,如果二者方向不一致,这时应考虑哪个效应起主导作用。例如,饱和酯的C=O为1735cm-1,比酮(1715cm-1)高,就是由于I效应大于M效应,二者的净效应使得电子云密度由氧移向双键中间,使键力常数增加的缘故。,(c)共轭效应(Conjugate Effect)共轭,vC=0=16701660cm-1,vC=
19、0=17001680cm-1,vC=0=16701660cm-1,vC=0=16851665cm-1,vC=0=1715cm-1,vC=0=17251705cm-1,共轭效应常引起C=O双键的极性增强,双键性降低,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例如,下列化合物由于双键或苯环与C=O共轭,引起键力常数减小,频率降低。,(2)氢键效应(X-H),形成氢键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缔合态),使体系能量下降,基团伸缩振动频率降低,其强度增加但峰形变宽。,如:羧酸 RCOOH C=O=1760cm-1,O-H=3550cm-1;(RCOOH)2 C=O=1700cm-1,O-H=3250-2500cm-1,无论是
20、分子间氢键的形成或是分子内氢键的形成,都使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化学键的键力常数降低,吸收频率象低波数方向;但与此同时偶极矩的变化加大,因而吸收强度增加。,如:乙醇 CH3CH2OH O=H=3640cm-1(CH3CH2OH)2 O=H=3515cm-1(CH3CH2OH)n O=H=3350cm-1,不同浓度的乙醇CCl4溶液IR光谱,(3)偶合效应(Coupling Effect),适当结合的两个基团,原来振动频率很接近,它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谱线裂分为二,一个高于正常频率一个低于正常频率,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偶合效应。,当一振动的倍频与另一振动的基频接近(2A=B)时,二者相互作用而产生强吸
21、收峰或发生裂分的现象。,Ar-C()=880-860cm-1C=O(as)=1774cm-1,1773cm-11736cm-1,(4)费米共振(Fermi Resonance),(5)空间效应,分子内由于相互靠近的基团之间存在空间静电作用而影响吸收频率的效应称为场效应。,(a)场效应(Field Effect),由于空间阻隔,分子平面与双键不在同一平面,此时共轭效应下降,红外峰移向高波数。,(b)空间障碍(空间位阻),一般情况下,环外双键和环上羰基随着环的张力的增加,其频率也相应增加。如:,(c)环张力,环内双键的伸缩频率则随环张力的增加而降低。,(1)物质状态及制样方法 通常,物质由固态向气
22、态变化,其波数将增加。如:丙酮 液态时:C=O=1718cm-1;气态时:C=O=1742cm-1,因此在查阅标准红外图谱时,应注意试样状态和制样方法。,(2)溶剂效应 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通常随溶剂极性增加而降低。如:羧酸中的C=O:气 态:C=O=1780cm-1 非极性溶剂:C=O=1760cm-1 乙 醚 溶 剂:C=O=1735cm-1 乙 醇 溶 剂:C=O=1720cm-1 因此红外光谱通常需在非极性溶剂中测量。,2外部因素,10-2 典型红外谱带吸收范围,物质的红外光谱图是分子结构的反映,谱图中出现的吸收峰与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形式相对应,但是,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光谱与其结构的对
23、应关系相当复杂,难以用振动方程式计算解决,只能通过大量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从中总结出各种基团吸收位置的规律。,例:2800 3000 cm-1 CH3 特征峰;1600 1850 cm-1 C=O 特征峰;基团所处化学环境不同,特征峰出现位置变化:CH2COCH2 1715 cm-1 酮 CH2COO 1735 cm-1 酯 CH2CONH 1680 cm-1 酰胺,一、红外光谱的特征性,基团特征频率(特征峰):与一定结构单元相联系的,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化学键振动频率。,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频率出现的范围:4000 600 cm-1,1红外吸收光谱图,2红外吸收光谱图的分区,官能团区 400
24、01300cm-1,指纹区1300600cm-1,X-H伸缩振动区 40002500cm-1(X:O、N、C、S)三键和积累双键区 25001900cm-1双键伸缩振动区 19001200cm-1,C-X(X:O、N、F、P、S)、P-O、Si-O伸缩振动区 1300900cm-1,-CH2平面摇摆、苯环取代、C-H面外变形振动区 900600cm-1,cm-1 T%,m T%,红外吸收光谱图中的假谱带:,1 XH伸缩振动区(4000 2500 cm-1)(1)OH 3650 3200 cm-1 确定醇,酚,有机酸 在非极性溶剂中,浓度较小(稀溶液)时,3650-3580 cm-1,峰形尖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 吸收光谱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