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ppt
《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 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与陶瓷(Ceramic)的主要制备工艺过程包括粉末制备、成型和烧结。其生产工艺过程可简单地表示为:粉末制备坯料制备成型干燥烧结后处理热压或热等静压烧结成品 本章将讨论粉末冶金与陶瓷的成型原理、粉体制备技术、粉末冶金的成型工艺和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最后介绍快速成型工艺。,第七章 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一、粉料的基本物理性能1.粒度(Particle Size)和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粒度是指粉料的颗粒大小,通常以颗粒半径r或直径d表示。粒度分布
2、是指多分散体系中各种不同大小颗粒所占的百分比。,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2.颗粒的形态与拱桥效应 人们一般用针状、多面体状、柱状、球状等来描述颗粒的形态。粉料自由堆积的空隙率往往比理论计算值大得多,就是因为实际粉料不是球形,加上表面粗糙图表,以及附着和凝聚的作用,结果颗粒互相交错咬合,形成拱桥型空间,增大了空隙率。这种现象称为拱桥效应(见图7-1)。,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3.粉体的表面特性(1)粉体颗粒的表面能(surface energy)和表面状态 粉体颗粒表面的“过剩能量”称为粉体颗粒的表面能。表7-1是当粒径发生变化时,一般物质颗粒其原子数与表面原子数之间的比例变化。(2)粉体颗粒的吸
3、附与凝聚(Coagulation)一个颗粒依附于其它物体表面上的现象称之为附着。而凝聚则是指颗粒间在各种引力作用下的团聚。,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4.粉料的堆积(填充)特性(Packing Property)单一颗粒(即纯粗颗粒或细颗粒)堆积时的空隙率约40%。若用二种粒度(如平均粒径比为10:1)配合则其堆积密度增大;而采用三级粒度的颗粒配合则可得到更大的堆积密度。5.粉料的流动性(Flowing Property)粉料虽然由固体小颗粒组成,但由于其分散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堆积到一定高度后,粉料会向四周流动,始终保持为圆锥体(图7-2),其自然安息角(偏角)保持不变。,第一节 粉体成
4、型原理,二、压制成型原理 压制成型是基于较大的压力,将粉状坯料在模型中压成块状坯体的。1.压制成型过程中坯体的变化(1)密度的变化(2)强度的变化(3)坯体中压力的分布 图7-3为单面加压是坯体内部压力分布情况。,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2.影响坯体密度(Density)的因素(1)成型压力 压制过程中,施加于粉料上的压力主要消耗在以下二方面:1)克服粉料的阻力P1,称为净压力。2)克服粉料颗粒对模壁摩擦所消耗的力P2,称为消耗压力。压制过程中的总压力P=P1+P2,即成型压力。(2)加压方式 图7-4为加压方式和压力分布关系图。(3)加压速度(4)添加剂的选用,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3.对压制
5、用粉料的工艺性能要求 由于压制成型时粉料颗粒必须能充满模型的各个角落,因此要求粉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为了得到较高的素坯密度,粉料中包含的气体越少越好,粉料的堆积密度越高越好。,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三、可塑泥团的成型原理 1.可塑泥团的流变特性(Rheological Behavior)图75为粘土泥团的应力应变曲线。图76表示了粘土的含水量与其应力应变曲线的关系。,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2.影响泥团可塑性的因素(1)固相颗粒大小和形状 一般地说,泥团中固相颗粒愈粗,呈现最大塑性时所需的水分愈少,最大可塑性愈低;颗粒愈细则比表面愈大,每个颗粒表面形成水膜所需的水分愈多,由细颗粒堆积而成的毛细管
6、半径越小,产生的毛细管力越大,可塑性也高。不同形状颗粒的比表面是不同的,因而对可塑性的影响也有差异。(2)液相的数量和性质 水分是泥团出现可塑性的必要条件。泥团中水分适当时才能呈现最大的可塑性,如图7-7所示。,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3.对可塑坯料的工艺性能要求 可塑性好,含水量适当,干燥强度高,收缩率小,颗粒细度适当,空气含量低。,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四、泥浆/粉浆的成型原理1.泥浆的流变特性(1)泥浆的流动曲线 图7-8为一些陶瓷原料泥浆的流动曲线。(2)影响泥浆流变性能的因素 1)泥浆的浓度 图7-9为不同浓度的可塑泥浆的流动曲线。2)固相的颗粒大小 一定浓度的泥浆中,固相颗粒越细、颗
7、粒间平均距离越小,吸引力增大,位移时所需克服的阻力增大,流动性减少。,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3)电解质的作用 向泥浆中加入电解质是改善其流动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4)泥浆的pH值 pH值影响其解离程度,又会引起胶粒-电位发生变化,导致改变胶粒表面的吸力与斥力的平衡,最终使这类氧化物胶溶或絮凝。,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2.注浆成型对泥浆的工艺性能的要求 制备出的泥浆应能够满足下列基本要求:流动性好,稳定性好,适当的触变性,含水量少,滤过性好,坯体强度高,脱模容易,不含气泡。,第一节 粉体成型原理,第二节 粉体制备技术一、粉碎(Porphyrization)与机械合金化(Mechanical Al
8、loying)方法 粉碎的过程是由机械能转变为粉料表面能的能量转化过程。机械粉碎法因其设备定型化,产量大,容易操作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粉末生产中。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添加少量的助磨剂往往可使粉碎效率成倍地提高(图7-10)。,第二节 粉体制备技术,二、合成法(Synthetic)1.原料合成的目的和作用2.合成方法(1)金属粉末的合成方法 1)还原法(Reduction Method)还原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所使用的还原剂对氧的亲和力比相应金属对氧的亲和力大,因而能够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使金属被还原出来。2)雾化法(Atomization Method)雾化法生产金属和合金粉末就是利用高压气体
9、(空气、惰性气体)或高压液体(通常是水)通过喷嘴作用于金属液流使其迅速地碎化成粉末。3)电解法(Electrolysis Method)电解法既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也可以在熔盐状态下进行。,第二节 粉体制备技术,(2)化合物粉末的合成方法 1)固相法(Solid Reaction Process)制备粉末 固相法就是以固态物质为初始原料来制备粉末的方法。化合反应法 热分解反应法 氧化物还原法 2)液相法制备粉末 液相法分为溶液法和熔液法两大类。溶液法 生成沉淀法(Precipitation Method)a.直接沉淀法 b.均匀沉淀法 c.共沉淀法,第二节 粉体制备技术,溶剂蒸发法(Solve
10、nt Vaporization Process)冰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喷雾热分解法 熔液法等离子体喷射法 典型的等离子喷管如图7-11所示 激光法 图7-12为激光法制超微粉工艺原理图。3)气相法制备粉末 蒸发凝聚法 气相化学反应法,第二节 粉体制备技术,第三节 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的成型工艺一、压制成型1.物料准备(1)粉末的分级(2)配料混合 圆锥形混料器如图7-13所示。(3)混合料湿磨,第三节 粉末冶金的成型工艺术,2.压制工艺(1)称料 称料量通常称为压坯的单重(允许一定的误差)。压坯的单重可按以下公式计算:Q=V d K式中:Q-单件压坯的称料量(单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粉末冶金 陶瓷材料 成型 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