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讲座.ppt
《管理学原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讲座.ppt(2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学原理,xxx 副教授,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管 理,一、管理的概念:,、泰罗():,、法约尔():,、唐纳利():,、孔茨():,、彼得德鲁克:,、西蒙:,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管理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涉及具体环境。,管理必须体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基本职能,实现组织目标。,二、管理的对象:,具体对象(微观角度):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如企业,其管理对象层次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工人和作业工作进行管理基层管理工
2、作,2、对管理人员及其工作进行管理中层管理工作,3、对整个企业/组织进行管理经营管理、战略管理,适用对象(宏观角度)各类组织,我国组织划分类型:,1、经济组织:指在经济领域中从事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等社会职能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工厂)交通运输组织(航空运输公司、船舶运输公司、铁路公路运输公司)银行信贷组织(银行、信用社)社会保险组织(保险公司)商业组织(商店、百货公司)社会服务组织(饭店、宾馆)等。从所有制性质看,又可分为全民、集体、个体。,1998年,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将我国目前经济类型分为八种类型:,(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
3、3)私营经济(4)个体经济(5)联营经济(6)股份制经济(7)外商投资经济(8)港、澳、台投资经济,2、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机构是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组织。主要包括:,政党组织(中共中央、各级地方党委、党支部)政权组织(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街道办)立法组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司法组织(各级法院)执法组织(各级公安厅、局、派出所,监狱)军事组织(武装部队)。,3、文化组织 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要为目的,以从事各种文化活动为基本内容的各类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组织(各类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曲艺等组织)教育组织(各类学校)体育组织(运动队)科研组织(
4、研究院、所)医疗卫生组织(医院、防疫站)宗教组织(教会、宗教协会)互利组织(工会、俱乐部)公益组织(基金会、福利会),习惯分类:事业单位:从事文教卫生等的工作、不作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的组织。如学校、(医院)等。企业单位: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建筑企业、商业企业等。,营利性组织:以追求利润和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终极目标的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以满足社会利益和履行社会职责为主要终极目标的组织。,三、管理环境:,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1、组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1)宏观环境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5、2)经营环境因素:,客户:资源供应者:资金供应者、人力资源供应者、信息供应者、技术提供者。竞争者:政府有关部门:,2、组织内部环境:,(1)资源要素(需要投入):人财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环境资源等。,(2)管理要素(需要合理 组织、使用):计划、组织、控制、人事与激励、组织文化等。,(3)能力要素(资源要素与管理要素有机结合):供应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科研开发能力等。,第二节 管 理 者,一、管理者的概念:,在一个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就可称为管理者。具有以下特征:,1、管理者从事的是组织中体现管理职能的活动。,2、管理者对组织目标的额实现起间接贡献作用。,3、管理者行为受组
6、织目标与个人因素影响。,4、管理者考虑问题出发点是组织整体利益角度。,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有两项特殊任务:一是为组织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整体,这个整体要大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二是管理者在采取每项决定和行动时必须在组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取得平衡。,为了实现这两个基本任务,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有:,确立目标 对组织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与安排 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二、管理者的类别:,1、按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级分:,(1)高层管理者:决策层人员。负责组织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代表组织与外部环境发生各种联系;负责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对组织内部的各项活动进
7、行协调和管理,以保证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2)中层管理者:组织各部门的管理者。负责落实高层管理者的计划与决策,并协调基层管理者的活动。,(3)基层管理者:把中层管理者的计划更加具体化地分派给组织中的业务活动者,并协调业务活动者的活动。,2、按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分:,(1)综合型管理者:指对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负责的管理者。,(2)职能型管理者:按特定的、专业化领域(一般称为职能领域)划分的,主要管理该专业领域经过训练而有专长的人员管理者。如市场营销、人事、财务会计、研究开发是工业企业具有的职能领域,按这些领域设立部门,其负责人就是职能型管理者。,(3)项目管理者:
8、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科技企业中常见。为特定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设置项目组,项目组的负责人即项目管理者。,3、按管理职能分:,(1)战略管理者:,(2)日常管理者:,三、管理者的技能:,对于组织中基层管理人员或一线管理人员来说最为重要。这些能力包括方法、程序、技术等方面的业务能力,组织通常将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晋升为基层管理人员,但随着管理人员在组织层级中逐步上升,业务知识的重要性则逐步下降,对其他种类的能力的需求则开始增加,这时管理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下属的业务能力。,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这些技能与激励、处理冲突、配置协作精神等能力有关,它们涉及管理者与之接触的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对于任何
9、层次的管理者来说,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是一样的。,3、概念技能(观念技能),对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最为重要。它要求管理者要具有长远规划,广泛思考和培植精神关怀的能力。这些能力通常包括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等等。一个业务能力强但观念技能欠缺的人,只能当业务骨干,而不能成为高层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并不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具有概念形成能力。,高 层 管理者,中 层 管理者,基 层 管理者,技 术 技 能,人 际 技 能,观 念 技 能,-,-,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技能结构,四、有效的管理者:,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者。有以下特点:,1、善于利用和调配各种资源
10、,重视资源组合的效率和效益。,2、善于分析和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3、善于处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4、善于不断学习,从书本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向他人学习。,彼得.德鲁克认为有效管理者的五种习惯:,1、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2、重视自己对外界的贡献“别人希望我做出什么样的成果来?”,3、善于利用自己和别人的长处;,4、知道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重要领域,以便能有所成效;,5、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有效管理者应把握两个方面:,一、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学习管理理论知识,掌握新的管理方法;,二、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水平。,基本假设:晋升基于绩效,问题:有效的管理者是工作中最有
11、成绩的管理者,是否是组织中提升得最快的人?是否就是成功的管理者?,美国学者弗雷德.卢森斯和他的助手研究发现:管理者从事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活动:,传统管理:决策、计划、控制 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 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与外界交往,管 理 者 的 时 间 分 布:,32%,29%,19%,20%,“平均”意义上的管理者,传统管理32%,沟通29%,人力资源管理20%,网络联系19%,48%,28%,13%,11%,传统管理13%,沟通28%,人力资源管理11%,网络联系48%,成 功 的 管 理 者,44%,19%,11
12、%,26%,有 效 的 管 理 者,传统管理19%,沟通44%,人力资源管理26%,网络联系11%,第三节 管理学,一、管理学的概念:,研究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从20世纪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后,已经形成了一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一方面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另一方面又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二、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管 理 学,行政管理学,军事管理学,经济管理学,教育管理学,体育管理学,宏观经济管理学(国民经济管理学),中观经济管理学(部门经济管理学),微观经济管理学(企业经济管理学),企业经济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生产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质量管理学,技术管理学,营销
13、管理学,涉及相关学科知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运筹学、会计学、统计学等等。,学科层次:,专业领域管理知识,管理方法、技术知识,基 本 管 理 理 论 知 识,第二章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30年代。主要包括美国的泰罗及其追随者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的法约尔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德国的韦伯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共同特征:强调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因此,也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美机械工程师为了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工作效率问题,先后于1895年发表计件工资制、190
14、3年发表车间管理、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等文章阐述其科学管理思想。,泰罗研究出发点:变传统的凭经验管理状态为“科学”的管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手段:工作标准化、对工人进行培训、工作定额、差别计件工资制。,由于在管理中采用“量化”管理手段,第一次科学合理地对劳动效率进行计算,故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主要内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2、科学地挑选工人。,3、工时研究与标准化。,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职能管理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管理实行例外原则分权,科学管理的实质:劳资双方在思想上的一次完全的革命。,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1、促进
15、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2、对管理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经济人”的假设。2、将工人看成是被动的生产工具。,二、一般管理理论:,1916年,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从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第一次提出了“管理职能”的概念。,管 理 职 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的功能分解,对其他经营职能的管理,14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责对等。3、纪律严明。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
16、12、人员稳定。13、首创性。14、团结精神。,对管理科学的主要贡献:,1、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2、提出了更具一般性的管理理论。,3、为管理过程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三、行政组织理论:,背景:德国企业的家族化管理,缺乏规范,效率低下。,主要内容:,1、权力的类型:权力是统治社会和管理某一组织的基础。,传统型权力:,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合理、合法的权力,2、行政性组织体系(也称官僚集权组织):,以合理合法的职权作为基础,韦伯设计出了具有明确分工、清晰的等级关系、详尽的规章制度和非人格化的相互关系、人员的正规选拔及职业定向等特征的组织系统韦伯认为是最理想的组织状态。,3、官僚集权组织的主
17、要要素:,(1)实现劳动分工。(2)在组织中建立一个不中断的指挥链。(3)广泛的档案系统。(4)正规选拔人员。(5)上级任命下级而不是通过选举。(6)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人员,不是组织所有者。(7)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受规章制度等的约束。,对韦伯官僚集权组织理论的批评:,1、假设的有效性:,2、过分强调组织原则和恪守规章制度:,3、忽视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第二节 行为管理思想,20世纪初叶20世纪60、70年代。此阶段是从“物质人”向“社会人”管理思想转变的转折时期。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著名的霍桑实验结果证实,在工作中,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变量不是外在条件而是员工的心理状态。,一、霍桑
18、试验人际关系学说,1924年1932年美哈佛商学院教授梅奥、罗特利斯伯格等人,在芝加哥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工人生产效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物质条件的优劣,还同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同个人在集体中的融洽性和安全性有关。即人群关系对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梅奥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2、企业中出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员工满意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以提高生产效率。,人际关系
19、学说的主要贡献:,开辟了管理和管理理论的新领域;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局限性:,1、过分强调“社会人”而否定“经济人”假设。,2、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对生产效率的影响。,3、过分强调非合理主义(过分强调成本、效率、感情三者中的“感情”因素)。,二、人性本质理论:,美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即X理论与Y理论,这是对人性的两种不同的评价。,X理论:人生来就是好吃懒做的,只要有可能,工作上就避重就轻,人缺乏进取心,做工作总希望有人指点,这样可以不承担责任。,按照这种观点,要使人完成一定的任务,就需要采用“权威与服
20、从”的管理方式,严加管束、控制和指挥,并以惩罚相威胁。,Y理论:人不是好逸恶劳的,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能按照一定的目标,自觉地完成任务;人都有进取心,能在恰当的时机,承担更大的责任;人是有能力、有理想、有发明创造潜力的。控制和惩罚不是驱动人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力。,这种Y理论,能造成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满足组织和个人两方面的要求。,三、需要层次理论:,美著名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又由需要引起。理论的出发点是:,第一,人类永远是有需要和欲望的,随时有待于满足,需要的是什么,要看已经拥有的是
21、什么。已经满足的需要不会形成动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支委会构成行为动机。,第二,人类的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是有不同的层次,只有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一般而言,需要强度的大小与需要层次高低成反比。,生 理 需 要(衣、食、住、行),安全需要(人身安全、健康、保健),社会需要(归属感、友谊),尊重需要(自尊、地位),自我实现需要,低,高,第三节 定量管理思想,一、产生背景:,二、思想核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将运筹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以提高组织效率数量方法管理,定量管理思想的特点:,1、减少个人决策因素,依靠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进行决策。,
22、2、以效率高低作为决策方案的选优依据。,3、将计算机作为决策辅助手段。,定量管理思想的局限:不能很好的解释和预测组织中成员的行为;有时对影响决策的实际环境因素很难做出量化分析。,第四节 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12月,美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发表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提出了“管理理论丛林”概念,将管理理论流派分为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发表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将管理理论流派分为十一个主要学派。,一、管理过程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创始人:法约尔。孔茨也是此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中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研究分析,可以分为两步:先确定管理
23、职能,然后研究这些职能。,管理理论既是以管理职能作为基本框架,用一些能指导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方法、制度和程序等把有关理论的知识汇集起来,形成管理的科学理论体系。,二、人际关系学派:,基本出发点:管理是通过人来完成某些事情,因此,研究管理必须着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研究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群体行为学派:,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组织中各种群体行为。,四、合作社会系统学派:,主要观点:把人看成是有各种社会和心理的愿望和需求的人,而组织就是由许多具有这种社会和心理需求的人及其行为所形成的合作社会系统。组织成效的高低,取决于组织中的个人成效高低
24、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合作成效。这种成效的获得关键取决于组织的管理者。因此,着重研究管理者在合作社会系统中作用的发挥。,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五、经验学派(案例学派):,通过对案例(实例)的研究,分析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并向管理人员和学习者传授,使之从中学习管理知识和技巧。,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和 实践、有效的管理者;欧内斯特.戴尔伟大的组织者;威廉.纽曼管理过程,六、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詹姆士.马奇,在社会系统学派理论基础上,吸收了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知识而形成。,基本观点:管理就是决
25、策。,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1945年)、公共管理(1950年)、人的模型(1957年)、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等。,七、数学学派:,用数学模型对管理过程进行描述和表达,用数学方法求最优解。,此外,还有“社会技术系统”、“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者工作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第五节 现代管理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主要内容:竞争管理 创新管理 虚拟管理 模糊管理 人本管理 企业形象管理 企业全球化管理,人本管理:,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一方面,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展开;另一方面,企业的一切管理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原理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