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十章激励.ppt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激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第十章激励.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激 励,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佣一个人到指定的岗位工作,你甚至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主动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而你又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总裁 弗朗克斯,牛根生与他的“老牛基金”,牛根生,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1978-1998年的20年期间,牛根生在内蒙古伊利集团从一名普通养牛工人一直升任生产经营副总裁;在被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后,牛根生于1999年开始创办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在全国乳业行业排名第1116位,总资产1300多万元。接下来,在“人人都是老板”的
2、动力驱动下,蒙牛每天超越一个对手,年均递增速度达365%,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乳制品企业。目前,蒙牛乳业占液体奶市场稳居全国第一。2004年6月,蒙牛在香港上市,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持有股份,蒙牛的管理团队一时间成为了百万富翁,其实早在1999年创业初期,蒙牛对各级管理人员均给予虚拟股票期权,使其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公司的合作者。作为创始人,46的牛根生并不是蒙牛股份持股最多的个人,按照福布斯的排名,当时牛根生身价1.35亿美元,处于中国富豪排行榜第107位。,案 例,2005年1月,牛根生以自己拥有的蒙牛股份设立一个基金,名为“老牛基金”,用以奖励对该企业有贡献的员工。按协定,牛根生捐献股份分两步走:
3、在他有生之年,将其持有的股红股利的51%放入基金,49%留做个人支配;在他百年之后,股份全部捐献给“老牛基金”,家人不能继承,其股份所有权永远归老牛专项基金。一代又一代的继任董事长则传承两项权力,一是表决权,二是红利分配权用来奖励对蒙牛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同时帮扶公司特困员工。与激励相对应地是,在管理细节上,牛根生采取了最有效的方法罚款。从最底层的员工到中层领导、高级主管甚至牛根生本人,都要服从这个规定,迟到、开会手机响、在食堂剩饭都以罚款来约束。在谈及“老牛基金”时,牛根生说“我想超过外国的百年企业,我必须在激励与分配制度上有所创新才有可能。从蒙牛创立那天起,我们就立志为子孙后代创建一个百
4、年老店。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蒙牛活到一百岁呢?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推进机制。”牛根生信奉“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企业能否生存,决定我的收入。如果企业没有了,我的不到10%的股份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希望通过“老牛基金”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假如年薪都是一样,最有能耐的人是不是就会集聚到你的旗下来?因为 他多两样东西:一是增加了表决权,我捐出的股份的话语权归他;二是老牛专项基金的钱归他支配,他有分配权。”,小资料,椐哈佛大学的研究证明:按时计酬,员工一般发挥2030的能力;充分激励,员工的能力可发挥至8090。问题:为什么激励
5、作用如此之大?人如何才能受到充分的激励,一、激励原理,(一)激励的定义 心理学:激励是指人由于受到外部刺激或内心的体验形成了某种强烈的动机,推动人完成某种行为的心理过程。管理学:所谓激励,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手段或创设一定条件,激发下属的动机,使其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努力实现所期望的目标的过程。关键点:激发动机、努力、目标,(二)激励的过程,激励过程要点:,需要是一切行为的最初原动力。需要产生动机,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指引这些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心理准备状态)动机引起行为(行为的直接动因)激励过程并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领导者采取激励因素激发。(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三)激励的类型,1、按激
6、励的形式划分,可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 2、按激励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 3、按激励的内容划分,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4、按激励的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 西方学者: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二、内容型激励理论,定义:研究激起人们行为的动因,即研究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的问题。主要包括: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2、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4、麦格雷戈的X-Y理论 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实现,(1)基本观点:1943年出版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
7、到高逐级上升。,(2)主要内容,生理需要:人类对食物、水、服装、空气和住房的需要安全需要:人类对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劳动安全和就业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交需要:对友谊、爱情以及归属感等方面的需要尊敬需要:对成就、地位和声望的追求以及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赏识、尊敬和重视等方面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希望能体验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必须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人),以下激励措施分别满足人的哪种需要?,雇佣保证退休养老金制度意外保险制度拍板安全生产制度危险工种营养福利制度 朋友恋人,足够的薪金舒适的工作环境适度的工作时间住房和福利设施医疗保险等 食品工作丰富化,关于正确理解马斯洛需要层
8、次论的几点:,层次的替代性问题:高层次需要的发展是否使较低层次的需要消失?层次的满足度问题:各种需要相对满足的程度有不同,是否存在永不满足的需要?层次的固定性问题:五种需要是按照满足提升的方向发展,有无反方向的倒退情况?激励的持续性问题:已获得满足的需要是否还有激励作用,只有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起激励作用吗?,(3)评价,优点 理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特别得到了实践中的管理者的普遍认可价值: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 了解员工的需要差异不足:机械性、绝对化、简单化,(4)实际应用,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如何激励员工?第一,管理者要弄清楚员工目前未满足的和优势的需要是什么?设置最有吸引力
9、的目标,去激励员工。第二,要设法提高下属的需求层次,培养高层次的需要。第三,激励需要的形式灵活化与多样化,(二)成熟-不成熟理论(阿基里斯),个体(婴儿-成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特征从婴儿的被动性发展成成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婴儿的依赖他人发展成成人的相对独立从婴儿的有限行为方式发展成承认多样化的行为方式从婴儿的经常变化和肤浅、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成人比较持久的专一的兴趣从婴儿时期只顾及当前发展为成人时期的长远打算从婴儿时期在家庭中或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发展为成人与周围的人处于基本平等的地位甚至支配他人的地位从婴儿时期缺乏自觉发展为成人时期的自觉以及自制,观点,(1)人的个性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
10、过程(2)传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使个体保留在不成熟状态 当个体处在不成熟状态时,妨碍的个人的自我实现 员工产生以下反应:离开组织;沿着组织的梯级往上爬;产生明显的抵触行为;对组织的目标和内容漠不关心;形成非正式群体来支持自己的冷漠、不满和攻击(3)管理者应当使个人减少其工作中的依赖性和从属性。,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1)理论的提出两本著作: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工作与人性(1966)匹茨堡地区200名工程师和会计师的观察与研究(2)理论的内容赫兹伯格把工作中的因素分为两类:双因素,保健因素:预防出现不满,激励因素:激发人们进取和努力,工作的乐趣赏识工作责任感成就感个人发展提升的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原理 第十 激励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