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与教学论.ppt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程与教学论.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科学课程的设置和类型,学习目标1理解课程的含义,了解现代科学课程的性质、特征与范畴;2理解学校科学课程设置的特点、设置类型和设置的形式;3了解现代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想与新进展,能够应用这些新理念来分析、解释和探讨科学课程的实际问题。,核心概念 科学课程;课程设置;课程类型,第一节 科学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含义在学校建立一系列具有潜力的经验,目的是训练儿童和青年以群体方式思考和行动。这类经验被称为课程(史密斯等Smith et al.,1957);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福谢伊Foshay,1969),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意在使他们取得毕业、获得证书或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格的
2、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古德Good,1959);我们坚持课程是一种对教师、学生、学科和环境等教材组成部分的范围的方法论的探究(韦斯特伯里和斯泰默Westbury and Steimer,1971);,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一种指导生活的事业,是构成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生气勃勃的活动流(鲁格Rugg,1947)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塔巴Taba,1962);通过有组织地重建知识和经验而得到系统阐述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结果,在学校的帮助下,推动学习者个人的社会有力不断地、有目的地向前发展(坦纳和坦纳Tanner and Tanner,1975),我国课程理论学者对课程概念定义的
3、探讨,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设置的各种具体教学科目,即课程“概括了多种意义:教学的内容(学科、活动等),安排,进程,时限,也包括大纲和教材。(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1),“课程”的含义归并为6个基本的方面: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施良方.课程理论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7),“课程”含义 的三个维度,着眼于从课程的形式构成上来定义课程概念:学校教育中设立的各种教学科目统称为课程,既可以泛指理科、文科等教育科目,也可以指数学科、语文科、物理科、
4、化学科等一类具体的学习科目;着眼于从课程的逻辑构成上进行定义:课程就是与实施教育相关的那些教育教学材料,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指导书籍等等,着眼于从课程的功能价值构成上来定义:把学校教育过程中所授予学习者作为学习结果的经验、学校所设置的种种教育活动统称为课程。,二、科学课程的性质与范畴 1科学课程是学校科学教育的门类结构,三级设置结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2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知识系统和学习经验,3科学课程也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各种计划,三、科学课程的本质涵义,1。科学课程首先是承载科学教育目的的科学知识信息来源与载体。,2。科学课程还是科学教育课程设
5、置结构的体现,3。科学课程也是学校中为施行科学教育而建构的科学知识探究领域与科学学习体系,4.科学课程还是人为设定的科学教育过程。,第二节 科学课程的设置与类型,一、科学课程的基本构成 1科学课程的形式构成(1)从所依据的课程理论及编制思想来划分:学科结构型科学课程学生中心型科学课程 社会中心型科学课程,从所表达的科学课程的内容构成方式与构成特性来划分:学术中心课程;跨学科科学课程;综合科学课程等类型,2科学课程的内在构成,(1)科学课程的“逻辑构成”科学思想体系;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方法体系,(2)科学课程的“历史构成”,主要以认识科学史和科学过程为核心,把与学习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相关的科学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课程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90901.html